鄭惠芝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2046
絲網印刷技術是中國的一大發明,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中國古代秦漢時期就有了夾頡印花的方法,再到東漢時期,夾頡蠟染方法已經廣為流傳,并在印制水平上也有了顯著提升。至隋代年間,人們對于夾頡印花工藝又有了新的探索,開始用繃有絹網的框子進行印花,發展為絲網印花。唐朝時期宮廷里穿著的精美服飾就是用絲網印花方法印制而成的。到了宋代絲網印刷又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把淀粉加入燃料中進行絲網印刷,這樣綻放的色彩更加絢麗豐富。時至今日,絲網印刷技術仍在不斷發展完善,已然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文化精神和實用價值的凝練,促進了世界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
絲網印刷工藝簡單、收效快,印刷成品色感豐富、色澤鮮艷、具有質感、立體感強、著墨性好,深受大眾的喜愛。其次絲網印刷的適應性強,對于承印物大小、形狀或者承印材料的面積大小都沒有限制,可以在紙張、織物、金屬、塑料、陶瓷、玻璃等不同的承印材料表面進行印刷,同時,絲網印刷對于油墨的適應性也很強,水性、油性、合成樹脂乳劑型、粉體都可以[1]。憑借著這些鮮明的優勢特點,其成為各大行業生產環節中必不可缺的一種印刷方式。
現代社會已經步入信息化科技時代,工業與工業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絲網印刷也是如此。要想更好地把絲網印刷和設計結合起來,必然要先了解絲網印刷與其他印刷方式之間的關聯性與區別性。
凸印又被稱為“凸版印刷”,是現代四大印刷工藝的形式之一,也是主要的印刷工藝之一。其原理比較簡單,先在木板上雕刻出圖像或者文字,然后去除非文字或圖像的部分,這樣圖文部分就能凸顯出來,最后涂上油墨,覆紙施加壓力,油墨就從印版轉移到了紙張上。凸版印刷的主要特點是墨層厚實、顏色飽滿、層次豐富。
凹印又被稱為“凹版印刷”,是一種直接的印刷方法。在凹坑中填上油墨,然后施加壓力直接壓印到承印物上,所印畫面的濃淡層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淺決定的,凹坑越深,油墨含量也就越多,壓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層就越厚;如果凹坑較淺,油墨含量也就較少,壓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層就較薄。凹版印刷的主要特點是細膩厚實、畫面層次清晰、顏色鮮艷。其不足之處在于制版技術過于復雜,成本較高[2-3]。
平版印刷又被稱為“化學印刷”,印版上的圖文和非圖文部分處于同一平面,原理是利用“油水排斥”的原理實現印刷。通過油水互相排斥的原理使圖文部分抗油親水而排墨,然后施加壓力印刷到承印物上。平版印刷的主要特點及優勢是速度快產量大,在四種印刷技術中,平版印刷也是最具競爭力的,因為它可以快速復制,實現大批量作品,也是最為流行的主流方式。
總的來說,凸印、凹印、平版印刷與絲網印刷四種印刷方式的原理和特點大有不同,各自憑借著不同的優勢及特點在不同的領域大放異彩,成為當今印刷的主流方式。
設計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技術性的創作與創意活動。視覺傳達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用視覺符號來傳播信息,通過各種視覺元素的組合和編排來表達設計師的理念和想法,有目的、有計劃的利用圖形、文字、色彩這三大要素來創造表達設計師想法的視覺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與絲網印刷的結合,可以通過印刷工藝來把設計理念變為現實,有效地傳達設計師需要傳遞的信息,最終實現大眾傳播的積極作用。同時絲網印刷是目前適應性最強、運用最廣泛的印刷方式,可以為不同的材料材質印刷提供便利,更好地讓設計師表達其設計理念,其工藝設備及操作原理簡單易學,不管是前期的制版環節還是后期的印刷過程都易于掌握,且不受承印物質地的限制等優勢,為平面設計提供了更為寬廣的平臺。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成為傳遞信息的主要媒介,互聯網以其強大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印刷技術也開始逐漸受到影響,實體的印刷媒介開始逐漸弱化,實物類的印刷物變得越來越少。但是絲網印刷作為傳統設計的實現載體,仍然有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地位,對平面設計的影響也不可低估。無論是平面設計師還是其他領域的設計師,最終作品的完成都要依靠印刷來實現,因此其仍是設計師們最喜愛的表現方式,也是必須掌握的一門學問。
視覺傳達藝術是一種新興的藝術概念,主要是通過視覺符號傳遞各類信息,更加注重的是“信息傳達”,若視覺傳達的藝術形式千篇一律,則很難達到信息傳播與交流效果。絲網印刷是設計師實現技術美和表現質感的一種方式,視覺傳達設計與絲網印刷的結合,能夠實現設計師更新穎的創意想法和解決方法,為大眾帶來更具美感的視覺享受,真正實現藝術性與技術性的統一,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絲網印刷表現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能為視覺傳達設計提供多種表現樣式,造就獨特新穎的視覺效果,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狀的限制,作品立體感強、色調豐富、顏色再現力強,印刷適應性強、靈活度高,可綜合運用各種技法和材料等特點,提供給設計無限的可能性,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沖擊和觸覺質感,真正實現技術與藝術的統一,為作品注入更多的情感性和文化性,從而滿足大眾的需求。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藝術表現語言也在不斷地拓展與演變。在表現形式上,用來制作或復制版畫作品是絲網印刷工藝經常使用的方式,將視覺設計作品從計算機輸出轉變成手工絲網印刷表現形式,增強了作品的視覺張力,達到質的飛越,不僅豐富了絲網印刷工藝的藝術表現,而且提升了設計作品的視覺效果。藝術需要不斷探索、發現新的設計理念,創作出獨具特色的優秀作品。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現代的審美觀念審視藝術,提取精華,再結合當下的繼承與發展,創作出具有中國本土藝術特色和現代審美價值的絲網印刷作品。
絲網印刷技術如此廣泛使用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使用材料的廣泛性,如紙張、紡織品、木材、金屬、玻璃、塑料、皮革、石材等,這些豐富多樣的材料為設計的實現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表現出其他印刷方式所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其次,絲網印刷的多功能性和再現鮮艷色彩和清晰圖像的能力,用于表現文字和線條,或是單色和套色,都能表現出色澤鮮艷和質感豐富的效果。通過不同材質的紙張可以展現其均勻的色澤、漸變、美感和印刷肌理,從而實現高質量的印刷質感,使紙張表面的色澤發揮到令人滿意的觸動感和愉悅感。以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讓作品充滿光彩,煥發活力,形成新的視覺形式感的絲印作品。
綜上所述,絲網印刷有著很大的獨特優勢,其工藝方法、表現形式和材料應用都有著其他印刷形式所無法比擬的優點。正是由于它的靈活性和廣泛的適應性,使得很多的設計作品甚至在以紙張為印刷載體的印刷品中采用絲網印刷取代膠版印刷,以便更生動地表達創意設計理念。如何創作出更加完美、新穎獨特的藝術作品,仍有許多問題需要不斷探索。
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傳達信息,如何更好地運用文字、圖形、色彩這三大視覺元素來表現設計思想,使受眾能夠感受到設計師背后想傳達的隱藏含義是其根本。絲網印刷作為最適合實現視覺傳達設計風格多樣性的媒介,將設計理念通過印刷的方式呈現為實體,將形式與內涵很好地展現,其技術性體現出的現代性和藝術性遠遠超過其他印刷技術。在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藝術可以跨越語言和種族的障礙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使人們感受到圖形的意義,這種視覺語言本身已經超越了文本語言和肢體語言中的情感表達方式,使溝通變得更加快捷。絲網印刷與視覺傳達設計相結合是當下火熱的現象。將絲網印刷工藝和視覺藝術設計緊密結合,使絲網印刷的形式美感與視覺設計的藝術形式結合得更完美,需要設計師們充分參與到印刷環節,并且掌握絲網印刷工藝的技術特點和藝術特征,充分發揮絲網印刷的長處,突出其優點,才能不斷創作出具有個性和震撼力的絲網印平面設計作品。絲網印刷是一種古老又年輕的技術手段,在今后的藝術創作中不僅僅停留在探索設計表現形式的表面,文化觀念的認識與領悟也是未來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