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雄,段煉孺
西安工程大學,陜西 西安 710048
隨著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不斷地發展進步,瑞獸圖案的裝飾性和實用性不斷提高。如今瑞獸圖案被廣泛地運用到建筑、器皿、服飾、民俗工藝品等各個領域,在服裝設計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代服裝設計中,大眾在挑選服飾時不僅僅看重服裝款式和功能形式,更加關注裝飾圖案、顏色搭配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要想讓瑞獸圖案更好地得到弘揚和發展,就應該更加注重圖案的創新,讓瑞獸圖案更加有視覺沖擊力。通過對國內文獻資料的查詢,多數研究都是關于瑞獸圖案的文化起源、圖案的歸納總結、民俗民風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鮮有文獻系統地歸納和總結瑞獸圖案的藝術特點及其在服裝上的應用,因此文章將從瑞獸圖案的藝術特點及其在服裝上的應用入手,對瑞獸圖案進行解析,同時對其未來的發展和應用進行歸納總結[1]。
瑞獸圖案是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吉祥寓意的動物圖案,這些圖案承載著中華民族對某種動物的特殊崇拜文化內涵,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驅災避邪、繁衍生息的美好愿望。通過對不同動物賦予不同的寓意,表達不同的生活氣息。追溯起源,瑞獸對于中國上古時期的先民而言是一種威脅,但是他們也從這種威脅中得到了對文明進步的啟發。因此,先民們懷著對兇獸的忌憚和渴望的心態,將這些動物作為具有神奇力量的圣物加以崇拜,把其當作本族氏部落的圖騰,這也許就是當時對不同動物產生不同信仰的來源。因此新時期的許多器皿上都有不同動物的圖案,隨著時代的推移和人們思想上的進步,圖騰從早期單一的動物形象,如熊、虎、蛇等,逐步演化到融合了多種動物特征的神獸,如龍是集合了馬頭、牛耳、蛇身、鹿角、魚鱗皮等。商周時期的龍紋扁足青銅鼎上就出現了瑞獸圖案紋樣,如圖1所示。至隋唐時期,瑞獸圖案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已經十分普及,建筑裝飾、陶瓷、服飾、工藝品等隨處可見瑞獸圖案。當時皇帝的日常服飾圖案都是以龍作為主題,代表著“天之驕子”的皇權的象征。明清時期更是將瑞獸圖案進一步細化和應用。隨著歷史的進步和發展,民間藝術中瑞獸圖案的應用也日益成熟,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多以花饃、剪紙、泥塑等藝術形態呈現。隨著科技水平和社會形態的變化,瑞獸圖案設計在現代設計中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展示著一個時代和民族的魅力[2]。

圖1 龍紋扁足青銅鼎
通過了解瑞獸圖案在日常民間生活上的運用,其藝術形式可分為兩點:首先是單一的形式,即將瑞獸圖案中的一種動物的外形作為設計作品的主題,如圖2所示,年畫就是將豬的形象進行藝術加工,“豬”與“諸”諧音。因此,民間藝術就有了“諸事皆以”“諸事順利”的意思。其次是多種瑞獸圖案組合的形式。

圖2 民俗“肥豬拱門”剪紙
瑞獸圖案的文化內涵十分深遠,在傳統吉祥圖案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傳統瑞獸圖案在藝術加工上通常以含蓄、諧音等構成方式,呈現出具有吉祥寓意的裝飾紋樣。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將自己喜愛的圖案融入服飾,追溯其原因有兩點:第一是讓服飾看起來更加的美觀和舒適。圖案不僅點綴了服裝,同時把傳統的民俗文化精神和內在意義帶到了現實生活,讓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把傳統的價值觀念、藝術觀念等融入服飾藝術中。第二是傳播吉慶、辟邪的美好愿望。各個地域、民族的風土人情不同,但是都有著追求吉祥安康的美好愿景,如年年有余、事事如意等,體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人們的生活帶入超現實的境界之中,提升人們的生活樂趣、社會價值、審美情趣。因此,在服飾設計中不僅要注重服裝給人們帶來的美感和舒適感,更要體現出服裝在文化軟實力上的引導作用。同時,服裝的設計可以打開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在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上有著不凡的意義。
中國傳統瑞獸圖案經過歷史長河的推移變化,從新石器時期至今,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演變都是對早期圖案的再造和細化。從新石器時期的具體單一,到春秋的簡潔概況、唐宋的繁縟富貴、明清的威儀肅穆,再到現代趨于簡化。衍生想象和造型手法不斷創新,但對傳統圖案的聯想和再造是不能丟失的。
(1)衍生與實物的結合。瑞獸圖案的產生源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敬畏和追求,具有視覺裝飾的特點,例如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就是將傳統瑞獸圖案衍生到人們日常生活之中,這一天人們通過賽龍舟的形式進行祭祀活動,這也是將瑞獸圖案的衍生與日常的實物活動相結合的表現,以此使人們獲得對瑞獸圖案視覺導向的新的思維方式。
(2)形式與寓意的結合。在瑞獸圖案設計中其內在的本質含義是創造的根本,要做到具體的造型和抽象寓意的結合統一。例如,麟吐玉書的圖案來源于民間神話,相傳孔子出生前,麒麟降臨人間并口吐玉書。整個構圖形式多樣,其中,麒麟口含“玉書”寓言著早生貴子。旁立鳳凰,鳳凰象征著四海升平,天下安定。形成了整體外形和內涵吉祥意義的結合,強化了設計作品的主題寓意。
隨著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瑞獸圖案在現代服裝中的運用也十分廣泛。瑞獸圖案在服飾中的運用首先增強了人們的民族文化自信,讓服裝設計可以更加凸顯文化軟實力的特色[3]。其次,提升了服飾款式的應用,在圖案的構圖形式、元素添加、類型衍生等方面呈現服飾的視覺特色。如圖3所示,比音勒芬龍騰圖案中國風短袖,將瑞獸圖案中“龍翔鳳翥”“鳳凰戲牡丹”等傳統典故圖案,用現代服裝設計的手法進行詮釋。同時把中國古代建筑美學中“紅磚翠瓦”的色彩組合運用在服飾設計上,賦予服裝新的吉祥內涵。

圖3 比音勒芬龍騰圖案中國風服裝
此外,圖案在服飾中的位置擺放和圖案衍生給大眾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同時圖案和服飾的面料和工藝手法不同也會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如一些國潮服裝中將刺繡工藝與瑞獸圖案結合,如圖4所示。突出了圖案在面料肌理方面的視覺表現,色彩搭配上也有了新的深化體現,讓消費者可以更加體會到傳統文化帶來的視覺表達。科技的提升也是當下服裝設計重要的一環,人們可以根據用途選擇計算機繡花或者人工刺繡,這樣的選擇可以體現圖案在服裝的經濟效應和價值提升兩個方面。計算機印花也是瑞獸圖案在服裝應用中的常見手法,設計師可以直接將瑞獸圖案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設計,再通過打印機和絲網印刷使瑞獸圖案呈現在服裝之中。這樣使得服裝工藝變得簡單、圖案清晰度高、印刷質量好。

圖4 國潮服裝
(1)審美性。瑞獸圖案應用于服裝設計的審美性。設計師應從傳統圖案中提取有價值的、有深刻內涵的瑞獸圖案。通過文化創新創造的作品豐富人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同時帶給人們新的視覺沖擊和信息交流方式。人們對美的認知不斷提高,對服裝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生活中的服飾設計是源源不斷的,服飾也需要強大的傳統文化作為支持。
(2)經濟性。瑞獸圖案設計運用到服裝產品中都是要通過其產生的經濟效應來衡量的,因此,設計工作者在考慮瑞獸圖案設計時不僅要給大眾帶來視覺美感和沖擊感,還要了解不同風格形式適合采取什么樣的工藝手段。不同的制作手法與不同的服飾特點、款式、造型、工藝、面料結合,使服裝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經濟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服飾材質。中國傳統服飾通常采用天然纖維和棉麻制品,圖案以塊面呈現,突出材質天然的肌理感。同時服飾質感方面需體現出舒適、天然、健康的效果。②技法工藝。如中國刺繡工藝,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刺繡工藝可以依靠機器實現。因此,繡法變得簡單,風格別致,同時圖案制作效率高、速度快、節約成本,體現出具有中國特色文化的服裝設計。激光印花工藝更是滿足了消費者自主設計的需求,他們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圖案印制在各種各樣的服裝之中,因此現代設計工作者應結合現代流行工藝和設計手法,徹底了解消費心理和市場需求來形成經濟效應和文化效應。
(3)社會性。服裝產品設計運用傳統瑞獸圖案時要重視其社會性的體現。近些年,追溯傳統文化,傳承優秀精神是人們應追求的價值觀,同時隨著人們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視覺表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日常生活中視覺傳導的應用比較普遍,如街頭海報、手機App推送、電影、電視劇等,滿足視覺傳導的真實性和文字的觀賞性和藝術性。在服裝設計中,融入具有特色的服飾元素,不僅可以提高服裝的識別度,其次也使人們逐漸熟知和豐富服裝設計風格。
瑞獸圖案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研究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文章對瑞獸圖案在服裝設計上的構成形式、工藝手法、應用方式和設計原則進行了總結分析。瑞獸圖案在服飾中的不同工藝和構成,賦予現代設計師更多的靈感,設計師在創作時應尋找服裝背后的文化價值,讓傳統文化和現代設計更好地結合,以更好地推進瑞獸圖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