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拓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6)
在工學結合和實境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基于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對金屬材料和熱處理技術專業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是適應新時期市場經濟發展,推動學校教學質量改革的重要成果研究方向。對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在專業就業崗位的調研前提下對課程進行全面改革,可以從課程設計,教學評價和理論與實踐結合應用等方面著手,構建起以學生未來就業為目的,加強學生個人實踐能力提升的教學方法,是新時期高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全新探索和應用。
通過分析工學結合和實境育人教育思想的工作內涵,可以發現,高職院校建立這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最主要的目標是要實現以滿足崗位需要為主體,建立起以學生基礎素質教育為前提,貫穿專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有效結合工學實踐的方式,使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學生能夠及時參與到實踐工作的學習當中,有利于幫助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探索,讓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踐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從而滿足市場對專業就業人才的應用需要。因此,針對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的發展,高職院校在開展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時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了解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發展背景。高校在構建以“工學結合,實境育人”為核心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時,必須要了解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的發展景。因此在構建培養體系前高校需要真實有效的到各個專業對口公司進行調查走訪,結合我國專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對專業未來的發展走向及發展前景做出詳細分析,需要從人才培養的社會背景、產業背、行業背景、職業背景、需求分析和前景發展等多個維度出發,用數據真實的了解在當地現有的市場發展前景下,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相關專業高級技術人才就業的前景[1]。由于目前我國市場內關于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專業高技術技能人才應用缺口較為突出,在我國現有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前提下,我國要實現制造業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必須要培養以技術和管理為重點內容的人才,能夠真正滿足企業人才培養和管理的需要,也是企業進入市場并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現有的調研背景下,考慮到我國關于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開設院校較少,學校只關注理論學習,忽略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應用的情況,相關院校必須要加強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調整的需要,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為學生參與市場就業提供更大的優勢和機遇。
(2)明確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人才的就業方向。在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時,要讓學生更好地適應市場和社會人才的需求,就必須要了解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人才進入社會后專業對口的職業領域和就業崗位。從“工學結合,實境育人”的教學思想下,確保學生在學習后能夠獲取相應的行業從業資格證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十分重要。根據專業崗位的不同需要,高校需要不斷完善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人才就業崗位能力分析課程教學,在專業培養目標的引導下,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自身的職業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專業實踐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表面上,能夠真正培養以學生為主體,實現課程知識內化遷移的目的。在這一條件下,院校可以采取“一主線、二階段、三層次和四模塊”的人才培養改革實踐條件,對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案進行有效改革。其中,一主線是要構建以金屬材料和熱處理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主線;二階段則是高校在專業教學前兩年需要根據金屬材料和熱處理技術的大類專業對學生進行培養,后期再根據不同的專業模塊進行細化分類,分兩個階段解決學生專業的適應性問題和就業的針對性需求,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踐機遇和機會[2]。三層次則是指的是讓學生在完成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理論學習,掌握相關理論和知識的前提下,讓學生能夠將必須要理論應用在基礎的實踐技能訓練當中,為學生提供專業理論實踐踐課程,最后再是讓學生根據自己未來專業工作的具體崗位定位,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提供專業技能培養的方向,讓學生能夠形成更加深入和系統的專業學習及實踐訓練,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環節。而四模塊則包含了對學生專業基本素質、工藝技術、檢測技術和設備與模具技術為主的四大教學模塊,這是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學生能夠在行業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就業的內容整合,也是整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內容保障。
(1)課程設計與開發。依據工學結合的教育思想,為了推動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人才崗位就業的需求,在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按照前期對專業發展背景和學生崗位能力適應情況分析得到的結果,需要由專業教師引導學生將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及工藝納入到課程專業職業標準考核內容中,通過情景教學和任務驅動等方法完成課程的項目化設計與應用。以《粉體材料成型設備與模具設進》課程設計和開發應用為例,這一教材課程整體上可以分為六大學習情景:一是教學204軸承帶內球面外環雅痞的拉下式壓膜結構設計;二是關于汽車發動機凸輪齒軸齒輪帶輪壓培自動壓模設計;三是粉末注射成型機及成型模具的設計;四是管材模具設計;武士行星三齒輪斷麼麼最設計;五是行星傘齒輪鍛模模具設計;六是軸套拉桿式半自動通過式精整模結構設計。每一個教學情景都明確了學生在不同教學環節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和任務目,讓學生對專業課程能夠形成系統性的認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實現提高學生課程知識掌握的目標。
(2)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為了關注學生職業就業的需要,在構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前提下,需要關注專業課程課時比例的調整和設計。按照職業性任務和專業性技能訓練為主要教學重點,與相關企業進行密切對接,企業展開實習訓練合作,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可以讓學生參與到企業實訓課程的教學當中,能夠滿足新時期人才培養以任務驅動和項目導向為主的教學手段目標,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訓鍛煉的同時,提高自身技能的遷移和內化處理,幫助學生推進教學和工作為一體的專業發展模式,完成課堂和實踐探索應用,使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適應能力都能夠得到顯著性增強。在校內開展教學培養工作時,以專業的培養目標為主線,融合進綜合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及評價和為一體的多項專業實訓活動,有利于建立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專業化實訓中心,幫助學生在校內、校外都能夠真實地體驗到專業實訓和實踐鍛煉的情況,能幫助學生對行業產生進一步理解,讓學生對行業文化形成一定的了解。
(1)分析現有專業教材使用狀況。從當前專業課程采用的教材來看,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采用的專業課教材都是部編或者省編版教材,教材整體更新周期較長,知識的更換速度較慢。而面對現有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大量產業結構出現了調整和優化升級,對人才提出的專業應用需要也所不同。這就導致現有的專業課程使用教材和實際教學需求之間產生了脫節,學生在教材中掌握到的知識明顯落后于實際應用的情況。特別是大部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較差,在現有的教材上,對理論教學的要求更高,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興趣明顯得不到提升。
(2)推動高職院校專業教材開發。為了緩解現階段專業教學理論和社會實際應用知識更新緩慢的問題,學校需要關注校本教材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按照專業教學的需要,成立專門的教材編撰小組和辦公室,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完成校本教材的編輯和出版,能夠更加詳細和及時地對教材知識做出調整。為了確保教師自主編撰的教材符合當前生產一線的需要,在校企合作的關系下學校可以派遣教師到企業一線進行參觀學習,讓教師能夠真實了解到企業現有的用工狀態,才能有針對性地對教材授課內容做出調整,開發工作式或者活頁式教材,實現良好的產學對接需要。在后續斷的教學過程中,按照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工藝的不斷升級和調整,隨時對教材知識點進行更新,能夠讓學生更及時地掌握到一線的專業技能。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要對自身的教學授課方式進行調整,通過加強對學生的技能和實踐操作訓練,引導學生主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實踐技能,才能真正的發揮出校本教材應用的優勢和價值。
綜上所述,根據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技術專業建設發展的需要,提出“工學結合,實境育人”為核心的人才培育模式,能夠推進高校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對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調整,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推動學生畢業后更好適應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