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回顧與前瞻

2021-01-06 08:34:23高凡夫
探索 2021年6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研究

高凡夫

(嘉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浙江 嘉興 314001)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明確提出“偉大建黨精神”,指出“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號召全體共產黨員“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1]8。這是繼2005年提出“紅船精神”之后,習近平對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豐富作出的又一重要貢獻。“偉大建黨精神的提出,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共產黨認識自我的新發展,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達到了精神成長與發展的新高度。”[2]對于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研究來說,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就是作為中國共產黨標志性革命精神的建黨精神歷史形成最早,但進入學界視野最晚,最近十幾年學者們才開始研究。在習近平提出“偉大建黨精神”之前,建黨精神研究相對滯后,也缺乏較有影響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導致“我們對建黨精神的研究存在挖掘深度不夠、理論成果不多、研究體系和話語體系不健全等問題”[3]。這種研究狀況與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歷史地位極不相稱。因此,本文試從建黨精神研究的學術發展脈絡出發,一方面考察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現狀,另一方面在此基礎上提出前瞻性研究的著力點,以此進一步推動和深化偉大建黨精神研究。

1 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前奏

在“偉大建黨精神”提出前,學界對建黨精神的探討與認識,無論是概念命名還是內涵界定都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對于建黨精神概念的提出和建黨精神研究的起步,學者們存在不同的認識。有學者認為,“建黨精神”概念是胡建成等人在2011年提出的[4],但在這之前就有學者明確提出了這一概念[5]。還有學者把郭淑敏提出的“建黨精神”概念,與目前學界討論的“建黨精神”概念相等同[6]。這可能更是一種誤解。因為郭淑敏所探討的“建黨精神”,是指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目標、任務以及建黨思想、原則等[7]73,與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的“建黨精神”并不相同。對于建黨精神研究的起步,有學者指出“建黨精神研究從紅船精神研究開始、從浙江嘉興南湖起步”[6],“學界對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的研究肇始于紅船精神”[8]。但事實上早在紅船精神研究之前,就已經有學者開始了有關建黨精神的研究①學者們在研究新民學會中已經開始觸及建黨精神研究。新民學會被譽為“建黨先聲”,毛澤東等一批新民學會會員作為建黨先驅,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產生了重要影響,因而新民學會精神也可以視為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的重要來源和組成部分。詳見:莫志斌.新民學會研究綜述[J].湖南師大社會科學學報,1988(5):86-87;肖巧平,王龍彪.論新民學會奮斗向上的精神[J].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3):12-15.。從探討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及其建黨精神內涵的學術發展脈絡來看,在“偉大建黨精神”提出前,建黨精神研究主要經歷了紅船精神研究、創黨精神研究和建黨精神研究等幾個重要階段。

1.1 紅船精神研究

2005年習近平提出弘揚“紅船精神”[9]后,紅船精神逐漸引起學界關注。從學術研究來看,黨的十八大之后紅船精神的研究逐漸增多,成為學術界探討的熱點議題[10]。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之后,習近平在南湖紅船旁再次闡釋了紅船精神,更是將紅船精神研究推向高潮。

習近平提出“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后,很多學者把紅船精神和建黨精神緊密聯系在一起,或者直接把紅船精神視為建黨精神,即“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被譽為‘紅船精神’”[11]1。也有學者認為,早期共產黨人在建黨實踐中體現出來的偉大精神,就是紅船精神所承載的首創、奮斗、奉獻精神,所以紅船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12];紅船精神也可以稱為建黨精神,包括建黨初期開展革命活動所體現出來的革命精神[13]。還有學者指出: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的精華所在和生動寫照,集中反映著中國共產黨的精氣神,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從這個意義上講,紅船精神就是建黨精神[14]序言,2。可以說,“偉大建黨精神”提出前,紅船精神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紅船精神就是建黨精神的觀點成為學界主流認識。

1.2 創黨精神研究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紅船精神”概念的提出為學者們思考“建黨精神”提供了啟示。從概念定義看,“創黨精神”與“建黨精神”指代的是同一種精神,即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在建黨過程中鑄就的早期革命精神。在創黨精神研究之前,也有學者對“新民學會精神”進行了一定探討,但“新民學會精神”并非整體意義上的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創黨精神”是對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的整體性概括和命名,在建黨精神研究學術史上具有重要的開創性意義。

從提出時間來看,余伯流于2006年提出“創黨精神”概念[15],2008年又將“創黨精神”更名為“建黨精神”[5],但并未對“創黨精神”的內涵進行深入解析。完成這一任務的是李小三。他明確提出創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最早源頭[16]193,并對創黨精神的內涵進行了全面概括和總結[16]197-199。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不僅全面總結了創黨精神的深刻內涵,而且事實上也和“紅船精神”的提出一樣,在“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認知基礎上更進一步,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生成時間提前到建黨之初。創黨精神研究雖然在學界產生了一定影響,但隨著紅船精神研究的興起而逐漸淡出學界視野。

1.3 建黨精神研究

在“創黨精神”概念的基礎上,學者們提出了“建黨精神”。在這一時期,雖然紅船精神就是建黨精神的觀點已經成為學界主流認識,但也有學者正式提出“建黨精神”這個概念,考察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源頭。盡管在2010年就有學者提及“建黨精神”,但主要研究毛澤東的建黨思想①王軍認為,毛澤東建黨精神是在毛澤東建黨理論基礎上形成的,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無產階級政黨精神。詳見:王軍.毛澤東建黨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內在關系探析[J].寧夏黨校學報,2010(6):53-56.,與現在討論的“建黨精神”概念及其內涵不一樣。直到2017年,學者們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的角度提出“建黨精神”概念。因而從學術研究角度來看,“建黨精神”研究起步較晚,在“偉大建黨精神”提出之前相關研究成果比較少。但相關學者探討了建黨精神的內涵,以及和紅船精神的關系,從而使建黨精神的研究進入新的階段。

對于建黨精神的內涵,高福進概括為大無畏精神、創新求變思維、愛國愛民情懷以及追求真理理想等[3]。張云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上海建黨精神,即“忠于信念、堅定理想,順應潮流、勇擔重任,不憚前驅、開拓創新”的精神[17]。齊衛平也對此進行了歸納概括,認為上海革命圣地凝結著建黨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真[18]。對于建黨精神與紅船精神的關系,高福進認為“紅船精神不能等同于建黨精神”,因為建黨精神是一種總體的精神,建黨精神與紅船精神是整體與局部、總體性與個體性、長期性與階段性的關系,二者是一種隸屬關系[3]。這一觀點是將建黨精神視為宏觀的、整體性和長時段的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而紅船精神只是一種從屬于建黨精神的、個體化階段性的具體革命精神。也有學者認為,“用紅船精神的內涵完全替代建黨精神的內涵表達,會模糊概念邊界”[19]。這些學者認為紅船精神與建黨精神是兩種精神,紅船精神是建黨精神的一部分,是從屬于建黨精神的一種具體形態的革命精神。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這一階段的“建黨精神”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就十分接近“偉大建黨精神”。因而2021年“偉大建黨精神”提出后,學界提出的“建黨精神”概念的內涵也就自然與“偉大建設精神”保持一致,揭開了建黨精神研究的新篇章。

1.4 建黨精神研究滯后的主要原因

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偉大建黨精神提出之前,建黨精神研究已經走過了十幾年歷程,學界對建黨精神概念與內涵的理解認知也一直在不斷變化。但總體來看,由于建黨精神研究起步較晚,至今尚未取得較有影響的研究成果,這與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是不相稱的,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從學術研究來看,與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其他研究領域相比,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研究整體起步較晚。改革開放前,中共黨史研究主要“以宣傳黨的光輝成就為主,因突出政治性而忽視科學性”[20]。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一度也只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加以宣傳利用,很少開展真正的學術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術意義上的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研究才開始真正興起。在這一過程中,較早引起學界高度關注并開展深入研究的,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重要革命精神。而包括建黨精神在內的早期革命精神由于沒有獲得正式命名,尚未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很難引起學界重視,更談不上深入的學術研究。這一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創建史研究,重點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重要史實考證和史料挖掘整理,因而“建黨精神”在很長一個時期未能進入學界視野。

此外,學界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的認識也有一個發展過程。最初“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觀點,在學界特別是黨史學界產生過廣泛影響,也曾是學界的普遍共識。直到“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得到學界廣泛認同之后,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就追溯到井岡山精神之前的建黨時期。這反映了我們黨和學界對建黨精神的認識在進步。而就“建黨精神”概念本身來看,“從提煉和命名的角度來說,由于作為一種獨立形態的革命精神的創造主體不集中、革命中心地域分散、實踐活動復雜多樣等,要想提煉出一個能夠充分、形象地代表早期革命精神的精神名稱或概念,的確存在著很大的難度和挑戰”[21]。這也是建黨精神研究滯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偉大建黨精神”的提出,既解決了概念及其內涵界定的問題,又將建黨精神以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研究推向新高潮與新境界。

2 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現狀

偉大建黨精神提出后,學者們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迅速開展了偉大建黨精神研究。在較短時間內學界發表了數量可觀的研究成果,一是多家學術期刊以專題形式刊發系列研究論文,二是各級各類主流報紙刊發了大量理論宣傳類文章。偉大建黨精神的這些研究成果主要探討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 偉大建黨精神提出的重大意義

學者們認為,偉大建黨精神的提出有著非同尋常的重大理論與現實意義。盡管這并非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最重要方面,但仍引起了學者們的高度關注,對其蘊含的重大理論與現實意義進行了探討。

一是偉大建黨精神對建黨歷史的科學總結,有利于深刻認識和理解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的歷史。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源頭,是黨的百年奮斗史偉大開端的精神風貌的集中展現,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偉大建黨精神的提出,“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的科學總結”[22],充分肯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對建黨的貢獻,為我們深化對中國共產黨先驅者的研究提供了理論遵循[23],必將有利于引導全黨深刻認識和理解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的歷史[24]。

二是偉大建黨精神對建黨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高度提煉概括,是黨的創新理念的最新表達。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立足百年黨史高度的創新性表達,是黨的創新理論的最新表達,是對偉大建黨精神內涵的高度凝練和中國共產黨百年精神譜系的宏觀概括。它不僅是對建黨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重大創新,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百年精神譜系的重大創新[25],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之根、魂、源、脈進行再抽象、再提煉”[26]。

三是偉大建黨精神對黨的自我認識達到新高度。偉大建黨精神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自我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偉大建黨精神作為黨的領導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慶祝活動上提出的標志性政治宣示和理論創新[23],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光輝歷程和偉大跨越后實現了高度的精神主動、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具備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2],“標志著我們黨對自身歷史的認識和總結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對自身的性質和宗旨的理解和把握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對自身精神譜系的領悟與闡釋達到了一個新高度”[27]。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共產黨人對世界和中國的認識尤其是對黨的自我認識達到了新的時代高度,標志著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在精神上的重要升華和時代性自覺[22]。

2.2 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背景與邏輯基礎

學者們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與發展也有其必然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

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有著特定的背景,是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必然邏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社會條件、思想基礎和組織因素等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特定的歷史背景[28]。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20世紀初社會運動的歷史產物,是中國革命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自強不息、英勇斗爭、艱苦探索的精神結晶。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成了偉大建黨精神的萌發,中國共產黨人早期創黨實踐特別是黨的一大促成了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工農運動的興起則有力推動了建黨精神的豐富和發展[24]。

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還有其理論邏輯與現實邏輯,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的統一體[29]。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是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理論基礎[30]。其中,偉大建黨精神的直接理論來源是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其形成土壤,而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實踐和領導革命的偉大創造是其實踐基礎[31]。或者說,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傳承、交織耦合是其理論邏輯,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演進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鏡鑒交互融合是其歷史邏輯,中國共產黨在建黨前后實踐發展中堅持目標導向又把握問題意識的良性互動是其實踐邏輯[32]。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理論淵源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的繼承與發展,實踐淵源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文化淵源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33]。因此,偉大建黨精神的生成邏輯,源自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質、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不懈探索和中國共產黨先驅創建政黨及其領導革命的斗爭實踐。

2.3 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

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源頭,有其深刻內涵、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中國共產黨的強大思想優勢、政治優勢、精神優勢和道德優勢等[34],使得偉大建黨精神內涵豐富而深邃,能夠跨越時空,貫穿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融入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35]。

一是偉大建黨精神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是一個有著內在邏輯關系的有機整體,不是具體革命精神疊加的總和,而是融合各種革命精神的思想精髓[36]。其中,“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具有統領作用,“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動力來源,“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實際表現,“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責任要求[37]。這就意味著偉大建黨精神是一個邏輯嚴密、內在統一的有機整體,全面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本質特征和優勢所在,深刻表明了我們黨“從哪里來”的歷史基因,明確指出了我們黨“向何處去”的光明前景[29]。偉大建黨精神科學內涵的這四個層面各有其特定的指向,但又相互聯系、緊密結合,涉及中國共產黨的思想信仰、政治行動、品格風貌、道德情懷等層面的內容[38],可以視為偉大建黨精神的魂、本、基、根①參見《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7期的一組文章,即歐陽奇的《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偉大建黨精神之魂》、車宗凱的《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偉大建黨精神之本》、陳洪玲的《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偉大建黨精神之基》、仝華的《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之根》。。從政黨特質來看,偉大建黨精神科學內涵這四個層面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理論品格、實踐要求、精神力量和政治品格[39],反映了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性、道義性、人民性與革命性。

二是偉大建黨精神具有多維的內涵特征。偉大建黨精神具有宏觀性、覆蓋性、滲透性的特點,其內涵具有中國共產黨精神的坐標意義[36],與其他革命精神一樣蘊含著實踐性、人民性、創新性、科學性等共同特征[40],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實踐性、斗爭性、人民性[41]。此外,擔當性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鮮亮底色,創造性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核心屬性,人民性是偉大建黨精神的一條主線[42]。偉大建黨精神充分彰顯了科學性與價值性的有機融合、理想性與現實性的交相輝映、黨性與人民性的辯證統一等鮮明品格[26],并具有時代性、開創性、源頭性、先進性和實踐性等鮮明特質[43]。整體而言,偉大建黨精神內涵具有革命性與斗爭性、創造性與實踐性、整體性與一貫性、先進性與科學性有機統一等特征[31]。

三是偉大建黨精神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處于源頭地位,之后形成的系列革命精神都是偉大建黨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展開、體現、演進與傳承。換言之,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源和本、根和魂,是黨的各種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練[34]。偉大建黨精神作為宏觀層面的總體概念,其內涵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之總匯,中國共產黨人各種精神表現的具體內容都是建黨精神的孵化和演繹[4]。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源頭,其科學內涵是精神譜系的精髓和核心,猶如一條紅線貫穿其中,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是偉大建黨精神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結果[40]。因此,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活水源頭,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鮮亮底色[23]。

四是偉大建黨精神具有深遠的時代價值。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精神之源,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體現,通過不斷發展從而形成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因而偉大建黨精神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時代價值。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精神動力[35]。具體而言,偉大建黨精神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定中國文化自信、提高黨治國理政能力[30],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提供歷史依據和重要借鑒,是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精神財富,為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動力支撐[44]。同時,偉大建黨精神是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核心基因,是推進民族復興偉業的精神支柱,是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方向引領[45]。偉大建黨精神也為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價值指向,為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價值指向[46]。

2.4 新時代弘揚和傳承偉大建黨精神的意義與路徑

積極弘揚和傳承偉大建黨精神,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時代和新征程中有著重要意義。新時代弘揚和傳承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把建黨精神融入管黨治黨的全過程、各方面,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加強“四史”學習教育[36]。首先,要立足偉大建黨精神,全面理解和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其次,將偉大建黨精神注入國家治理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再次,以偉大建黨精神推動黨的自我革命,切實加強全面從嚴治黨[22]。因此,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趕考”之路,需要不斷將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中國共產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精神指引[47]。

新時代積極弘揚和傳承偉大建黨精神,需要以實事求是為靈魂,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生生不息的傳承動力。面向新的百年奮斗目標,我們要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總結偉大建黨精神成功傳承的經驗,把這一偉大精神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下去,使中國共產黨在新的百年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48]。因此,在弘揚和傳承的過程中,一要抓思想聚人心,提升理論武裝引領力;二要抓立場強黨性,提升精神文明向心力;三要抓研究固根基,提升主流話語的解釋力[30];四要抓陣地建隊伍,提升思政課的感染力[49]。我們要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踐行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磨礪頑強意志,進行偉大斗爭;要忠誠于黨,為人民美好生活而奮斗[50]。同時要加強教育引導,把偉大建黨精神內化為思想自覺;完善紀法制度,形成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行動自覺;用好黨史資源,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31]。

3 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前瞻

偉大建黨精神是在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經驗、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基礎上提出的,有著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與此相適應,偉大建黨精神研究需要提高學術站位,從新時代高度和全球視野,把偉大建黨精神置于“兩個大局”尤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闊背景之下,積極構建多學科協同機制,創新研究思路與方法,對偉大建黨精神進行全面研究。

3.1 改進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方法

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地位和影響,決定了偉大建黨精神研究需要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傳播學以及文化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與方法,構建多學科協同機制,充分發揮多學科合力優勢,對偉大建黨精神進行長時段、寬視域、多視角的全方位研究,才能產生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重大標志性成果。然而,總體來說,由于建黨精神研究起步較晚,無論研究內容、研究視野還是研究方法,都有待進一步深化和改進。很多成果尚停留在宣傳性、普及性和一般性描述階段,只是對一些重要概念的泛泛解讀,且同質化重復現象嚴重。

目前偉大建黨精神研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從學科歸屬和研究視域看,現有研究更多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特別是黨史黨建專家學者的成果,研究學科和研究群體相對單一,多學科協同機制尚未形成,全方位、多視域、多學科綜合考察的研究成果還不多見。二是從研究視角看,現有研究成果主要是對偉大建黨精神本身的基本內涵和時代價值進行解讀與闡釋。這種研究是一種橫向的和靜態的論證分析,缺乏縱向的、動態的、過程性的考察與梳理,難以厘清偉大建黨精神科學內涵形成、發展和完善的歷史脈絡與演進規律。同時,當前學界研究目光基本著眼于國內,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對外傳播缺乏足夠重視。三是從研究方法看,現有研究成果更多是從無產階級政黨性質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角度進行的理論分析,較少運用“新革命史”和“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發展歷程及其重要影響進行深入考察,尤其缺乏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發展與中國百年社會文化變遷之間互動關系的探討。

基于此,筆者認為,進一步加強和深化偉大建黨精神研究,應當積極改進研究方法,重點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充分借鑒和運用“新革命史”和“新文化史”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回到歷史現場,把中國共產黨創建和建黨精神的形成置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變遷的大背景之下,全面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過程、發展脈絡、演進規律及其與中國百年社會文化變遷之間的互動關系。二是從歷時性和共時性視角出發,以歷時性研究深入考察偉大建黨精神與各個具體形態革命精神的關系及其對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百年生成發展的深遠影響;以共時性研究充分彰顯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與永恒價值;以歷時性和共時性相統一研究,探索總結偉大建黨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弘揚傳承規律、手段方法與經驗啟示。三是從全球史視野加強比較研究與個案研究,探尋偉大建黨精神的世界意義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通過與不同國家和地區政黨特別是百年大黨的政黨精神比較,全面展現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與其他政黨精神之間的共通性與獨特性,進而深刻揭示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在世界政黨精神中的地位和影響,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2 深化偉大建黨精神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的學理研究

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研究,是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核心內容,也是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傳承研究與對外傳播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如何從百年黨史出發,立足新時代,準確把握“兩個大局”,面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從學理層面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系統考察與解讀,把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精神動力,是當前學界的重要使命與擔當。

一是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革命精神和建黨精神的論述研究。恩格斯深刻指出:“一個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樣達到這個目的的政黨,一個真正想達到這個目的并且具有達到這個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頑強精神的政黨,——這樣的政黨將是不可戰勝的。”[51]139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始終高度重視革命精神的激勵和動員作用,有著大量關于革命精神和建黨精神的重要論述。這些重要思想和論述,是深化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與科學指南。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相關論述進行追根溯源和全面總結,是深刻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前提,更能夠進一步增強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學理性和歷史厚重感。

二是緊密結合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進程和近代中國百年社會文化變遷,探尋偉大建黨精神生成發展的歷史脈絡、動力機制與演進規律。偉大事業鑄就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一個開創性的過程,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一種重要文化現象,與中國共產黨建黨實踐相統一,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同樣是一個曲折發展的歷史進程。因此,應當將偉大建黨精神放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進程中,放在近現代中國社會文化發展進程中進行深入考察,積極探尋偉大建黨精神生成發展的歷史脈絡、動力機制與演進規律,特別是深化偉大建黨精神發展演變與近現代中國百年社會文化變遷之間互動關系的研究,以深刻彰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歷史地位和重大社會影響。

三是辯證認識作為整體意義的建黨精神與作為個體的黨的早期創始人的思想精神的關系。所謂建黨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黨的先驅群體所集中體現出來的堅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嚴謹求實作風和良好精神風貌等,是一種集體精神和作為整體意義存在的早期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先驅群體中的大多數人在選擇加入共產黨的時候,無疑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正是這些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優秀品質和偉大追求,鑄就了偉大建黨精神。然而,“黨的初創時期人物與后來各時期的黨員成分有所不同,他們多是知識分子出身,又處于社會最黑暗、最動蕩時期。他們的思想隨著社會動蕩的變化比較大”[52]328。因此,黨的早期建黨群體中較多的人前后有著復雜的思想經歷。在建黨百年和新時代背景下,偉大建黨精神研究應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之上,堅持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既要從宏觀和整體視角深刻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時代價值,又要辯證認識作為個體的黨的先驅群體中每個成員的功過是非,從整體與局部、集體與個體的關系中準確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生成的主流因素和發展脈絡。

四是深化建黨精神與紅船精神的關系研究。紅船精神提出后,紅船精神與建黨精神的關系問題,始終是二者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偉大建黨精神提出后,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作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紅船精神,與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的偉大建黨精神兩者之間的關系。目前來看,無論是“紅船精神是建黨精神的集中體現”,還是“紅船精神就是建黨精神”,以及建黨精神包含紅船精神、建黨精神與紅船精神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等觀點,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偉大建黨精神無疑是在紅船精神的基礎上提出的,是紅船精神的進一步發展、完善與提高。但問題是,偉大建黨精神是否可以包含紅船精神,或者說是否由于偉大建黨精神的提出而使紅船精神就失去其研究必要,這應當是學界明確回答的一個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我們需要看到,正是由于紅船精神的提出,建黨精神研究才逐漸引起學界重視,也才會有偉大建黨精神概念的提出。僅就這一點來說,紅船精神的政治意義和學術意義不應被忽視。對于兩者的關系,“我們要看到二者性質上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要認識到二者同時存在的必要性,而不是二者必居其一,用一個取消或取代另一個”[23]。因此,偉大建黨精神研究,應當繼續深化建黨精神與紅船精神的關系問題研究,厘清二者之間在形成邏輯、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等方面的異同以及各自存在的必要性,使建黨精神研究與紅船精神研究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五是深入開展比較研究與個案研究,全面深化對偉大建黨精神科學內涵和重要歷史地位的認識。目前實行政黨政治的國家和地區達180多個,政黨有6 200多個,其中百年歷史的政黨有66個[53]。有百年歷史的政黨只是少數,百年大黨之所以能夠成為百年大黨,有其內在必然邏輯與發展規律[54]。這些百年大黨也有著形式不同、內涵各異的政黨精神及建黨精神。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同樣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成果,豐富發展了人類文明的范式和內容。因此,應當放眼全球視野,深入開展中外政黨比較研究和個案研究,積極開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百年大黨發展歷程和經驗比較研究,特別是加強中外百年大黨和執政黨的政黨精神及建黨精神比較研究。通過比較,進一步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國際地位和世界意義,凸顯偉大建黨精神的比較優勢,更進一步說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3.3 加強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傳承的規律研究

習近平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1]8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偉大建黨精神對之后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產生了直接和深遠的影響。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處于上位和統領地位,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百年生成發展的歷史進程,就是偉大建黨精神百年弘揚傳承與發揚光大的歷史進程。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有著不同的發展演進,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傳承也有著不同的特點與體現。

一是加強偉大建黨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表現及其演進規律研究。偉大建黨精神像一根紅線,貫穿于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之中,每一種具體形態的精神都包含了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因子,都是偉大建黨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進、弘揚與傳承。或者說,每一種具體形態的精神都是偉大建黨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表現,偉大建黨精神正是通過每一種具體形態的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得到弘揚傳承與發揚光大。由于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歷史使命和實踐主題,這就決定了偉大建黨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演進發展和階段性特征。只有深刻把握其演進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才能夠厘清偉大建黨精神的發展脈絡和傳承進路,也才能夠更好地為偉大建黨精神時代傳承提供歷史借鑒與經驗啟示。因此,偉大建黨精神研究必須加強偉大建黨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進發展研究,在深刻把握偉大建黨精神演進規律和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傳承的有效路徑與方法。

二是深化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化、大眾化研究。偉大建黨精神具有穿越時空的永恒價值,對于不同領域和不同群體都有著重要啟發與傳承意義。弘揚傳承偉大建黨精神,首先需要深化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化、大眾化研究,用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語言和方法,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進行通俗易懂的解讀與闡釋,把偉大建黨精神及時、全面、準確地傳遞到廣大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學生之中。因此,我們需要深化偉大建黨精神傳承對象研究。受各種國內國際復雜因素影響,當前中國民眾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傾向,不同利益群體的價值訴求存在明顯差異。弘揚傳承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對中國民眾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狀況深入調研,進行分眾化研判,準確把握不同群體的利益關切與價值訴求,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傳播策略,使偉大建黨精神的弘揚傳承更具科學性、針對性與親和力。

三是深化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手段與方法研究。弘揚傳承偉大建黨精神,必須結合新時代特點,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方法。其一,積極探索“四史”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的實施路徑;其二,創新推進偉大建黨精神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家庭的有效方式方法,特別是積極探索偉大建黨精神全面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的路徑方法;其三,全面構建靈活運用各種現代化融媒體手段和載體、線上線下緊密結合的傳播模式,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主陣地作用,確保傳播效果的有效化。通過這些策略方法,真正把偉大建黨精神宣傳教育與弘揚傳承落到實處,最終使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具有強大感召力與凝聚力的價值共識。

3.4 加強偉大建黨精神的對外傳播研究

當前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得到全球越來越多的認同。積極推進偉大建黨精神對外傳播,對于充分展現中華文明優秀成果、塑造中國大國形象和中國共產黨良好政黨形象,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不僅要重視偉大建黨精神在國內的弘揚傳承,同時應當高度重視偉大建黨精神的對外傳播,讓偉大建黨精神在全球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影響。

一是加強偉大建黨精神的世界意義研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革命是世界民主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其偉大建黨精神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和重要成分,不僅屬于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同樣屬于世界人民,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偉大建黨精神研究,應當著眼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把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人類文明的寶貴精神資源,著力研究偉大建黨精神的世界意義和中國共產黨對全人類的重要貢獻。

二是加強講好偉大建黨精神故事研究。“講好中國故事”是“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而“中國故事”的核心就是“中國共產黨故事”,偉大建黨精神故事更應當是中國故事中最生動、最具感染力的故事。加強偉大建黨精神對外傳播研究,重要的就是要研究如何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和偉大建黨精神故事,“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55]。

三是加強偉大建黨精神對外傳播策略方法研究。偉大建黨精神對外傳播,是中國共產黨政黨形象對外傳播的重要內容之一,應當遵循對外傳播的一般規律和特點。偉大建黨精神對外傳播研究,一要深入剖析當前中國對外傳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二要全面考察不同國家和地區傳播對象的特殊性與復雜性;三要積極探索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話語模式、傳播內容、傳播手段技巧和傳播體制機制,使偉大建黨精神對外傳播獲得良好效果。

3.5 謀劃建黨精神和“建軍精神”“建國精神”的貫通性研究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確保二〇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這就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基礎上確立了“建軍百年奮斗目標”,從而把中國共產黨建黨、建軍、建國三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緊密聯系在一起。2021年7月30日習近平再次強調,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把握強國強軍時代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要確保如期實現既定目標[56]。建軍百年奮斗目標的確立,為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奮斗新征程提供了又一催人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遵循了先建黨、后建軍、再建國的軌跡演進。建黨、建軍、建國成為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而有序推進并持續完成的三大目標任務。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建黨和建軍的直接目標就是為了建立和建設新中國,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建黨、建軍、建國,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重要標志性事件。在建黨、建軍、建國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建黨精神、建軍精神、建國精神,既特色鮮明又一脈相承。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先驅群體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文化標識,建軍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新型人民軍隊的精神結晶,建國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人民民主專政新中國的共同意志體現。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和誕生,不僅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建軍和建國的根本前提和條件,由此鑄就的偉大建黨精神,也為建軍精神和建國精神的孕育生成提供了根本滋養與堅實基礎。

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是黨的性質宗旨、奮斗目標、良好作風和優秀品質的集中體現,是融入黨、人民軍隊和全國各族人民血脈與靈魂的精神內核,貫穿于立黨、興黨、強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之中,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彰顯出旺盛生命力和持久影響力。偉大建黨精神不僅對一系列重要革命精神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也直接促進了建軍精神和建國精神的形成與發展,并共同推進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發展。在這個意義上,“建黨、建軍和建立新中國,是繼五四運動后新民主主義革命最主要的內容,相伴而生的建黨精神、建軍精神和建國精神,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精神寶庫”[57]。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建軍、建國三大精神“作為20世紀以來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使中國人民從屈辱和災難中蘇醒,大步走向民族的振興和繁榮”[58]。

因此,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將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建軍、建國三大歷史性事件視為一個整體緊密聯系在一起,從更宏闊視野和更長時段范圍的“大歷史觀”視角,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從對中華民族文明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近代中國人民探索史和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的觀照中,全面系統地考察闡釋建黨精神、建軍精神、建國精神的深刻內涵、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探尋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生成演進規律,更加彰顯建黨精神、建軍精神、建國精神的偉大歷史意義,無疑成為學界義不容辭的重要使命。但目前這一重要問題并未引起學界足夠關注,很少有學者富有遠見地將建黨精神和建軍精神、建國精神緊密聯系在一起,進行深層次的宏觀和整體的貫通性研究。如何將三者緊密結合,在高度重視和加強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基礎上,盡快啟動和深化建軍精神與建國精神研究,顯然是學界面向“兩個大局”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所應當及時關注的重要課題。

4 結論與討論

從學術史回顧來看,建黨精神提出較晚和概念不統一,是制約建黨精神研究深入開展的重要原因。然而每一個與建黨精神相關的重要概念的提出,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建黨精神研究走向一個新的階段和層次,也都進一步深化了人們對建黨精神內涵的理解與認知。偉大建黨精神的提出,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不僅使建黨精神的概念內涵達成高度共識,更將建黨精神研究推向新的高度與境界。

偉大建黨實踐孕育了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也伴隨著黨的百年奮斗之路,為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提供了豐厚滋養,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深入研究闡釋偉大建黨精神,不僅是立黨、興黨、強黨的時代需要,更是面向“兩個大局”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順利實現的歷史擔當。未來偉大建黨精神研究,應當在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基礎上,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規律和百年成功經驗,為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事業提供重要經驗與啟示。同時,偉大建黨精神研究應當充分展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自信,把偉大建黨精神作為構建新時代中國話語體系的重要元素和展現中國共產黨良好政黨形象的寶貴資源,積極推進偉大建黨精神的對外傳播,讓偉大建黨精神成為展現中國良好大國形象的重要標識。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研究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九九久久99精品| 国产v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丝袜| 亚洲精品777|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日韩视频福利|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无码丝袜人妻|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资源站|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精品三级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区| 久久亚洲天堂|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无码'专区第一页|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久久不卡精品| 福利视频99|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亚洲天堂久久新|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片在线无码观看|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男人资源站| 婷婷色婷婷|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色久综合在线| 538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三级|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激情|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韩国福利一区|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香蕉网久久|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