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田野政治學: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的重要路徑

2021-01-06 08:34:23黃振華
探索 2021年6期
關鍵詞:理論方法研究

黃振華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哲學社會科學的特色、風格、氣派,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成熟的標志,是實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體現?!盵1]338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政治學在恢復重建中不斷發展,并逐漸在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等方面展現出自己的特色、風格、氣派。特別是近年來,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逐漸成為政治學者的群體自覺,并為今后的政治學發展提供了標識[2]。由此,探尋中國特色政治學的構建邏輯及其路徑不僅成為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構成中國政治學人的重要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政治學是對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學科,但近代以來中國政治學的發展不僅起步較晚,而且充滿曲折,甚至一度被取消。直到鄧小平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3]180,中國政治學才開啟了艱難的恢復重建歷程。在恢復重建之初,中國政治學基礎薄弱,主要以吸收、引進西方政治學的知識體系和學科體系為主,具有較明顯的“西化”傾向[4]。對于西方政治學的引進有助于快速建立中國政治學的學科知識體系,但也極易導致中國政治學的主體性缺失,表現為“在學習吸收外國政治學的過程中,出現了照搬照抄、簡單套用、盲目追隨的傾向,在話語表達上屬于‘套著說’,處于復制的狀態”[5]。這一傾向在當前倡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背景下,引發了中國政治學人的憂慮,并進一步凝結為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的群體自覺。尤其是當中國的政治學人越來越認識到西方的政治概念和政治分析范式對中國特定的政治現象不具備完全的解釋力時,對于創新適合中國政治發展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與話語體系的動力顯得尤為強烈[6]。

中國特色政治學的構建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有著不同的路徑與方向,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長點。其中,尤為關鍵的環節在于推進中國政治學發展的本土化實踐,這也被視為中國政治學學科成長發展的必然[4]。這是因為政治學本質上是為解決具體的政治問題而產生的,只有與中國的實踐相結合,中國的政治學才能夠找到其存在和發展的合理依據,從而獲得學科主體性,進而形成區別于西方政治學的“中國特色”。由此產生的問題是,如何將源于西方的政治學知識體系與中國實踐相結合?或者說,如何實現中國政治學的本土化發展?圍繞這一問題,中國政治學界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一條重要路徑便是將田野調查方法引入政治學領域,通過田野調查方法將規范的政治學知識與中國實踐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學研究路徑。作為一種重要的質性研究方法,田野調查方法在20世紀80年代進入政治學者的視野,并為中國特色政治學的形成和發展注入了動能與活力。尤其是近年來,“田野政治學”作為一種特定的研究取向,日益為學界所關注,并成為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的重要探索[7]。本文以田野政治學的構建過程為例,嘗試從一個側面考察田野調查方法與中國政治學的融合過程及機理,進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政治學的構建提供啟示和借鑒。

1 田野政治學的源起:從規范研究到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是質性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常指研究者進入某一場域,通過直接觀察、深度訪談、實地參與等方式獲得第一手資料的研究過程。田野調查的最大優勢在于其直觀性和可靠性。在田野調查中研究者可以直接感知客觀對象,獲得直接的、具體的、生動的感性認識,這是其他研究方法所不及的。由于田野調查在獲取事實材料上的重要價值,其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毛澤東很早就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經典論斷。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田野調查最初來源于人類學,主要用于民族志書寫,但在人類學中也并非一開始就廣泛采用田野調查方法。早期的很多人類學者實際并不從事田野調查,而主要以傳教士的書信、日記、圖書館的文獻資料等作為開展研究的基本依據。因此,這一時期的人類學研究者也被稱為“搖椅上的人類學家”[8]。直到20世紀20年代馬林諾夫斯基出版《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田野調查才逐漸成為人類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并確立起人類學田野調查與民族志寫作的基本要求和規范,乃至成為人類學者的“成人禮”。對此,有人類學者認為:“田野調查與人類學知識的起源是密切相連的,是人類學學科自我界定和合法化的‘商標’,也是成為人類學家成熟職業身份的‘通過禮儀’(rite of pass age)?!盵9]20由于田野調查在獲取第一手資料上的特有優勢,這一研究方法此后逐步擴展到其他社會科學門類,并成為社會科學研究中最為重要的方法之一。

在中國政治學的發展歷程中,田野調查方法很長時間處于缺席的狀態。從歷史上看,中國政治實踐十分漫長,但中國政治學相當短暫,中國長期處于有政治而無政治學的狀態[10]。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中國政治學起源于1903年京師大學堂開設的“政治學門”[1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政治學在1952年的院系調整中被取消。直到1979年,鄧小平提出政治學等學科“需要趕快補課”[3]180,中國政治學由此進入恢復重建和發展。然而,長期以來中國政治學普遍關注的是整體性的政治制度問題,主要運用的是規范研究方法,依據的是文本。“在1980年代之前,中國的政治學從未‘下鄉’……在這之前,中國的政治家們做過調查,政治學者極少有過調查?!盵12]在很大程度上,經典意義上的中國政治學主要關注的是作為宏大主題的國家政治,是一種“廟堂上的學問”。直至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田野調查方法開始為一些政治學者所關注,并運用于政治學研究中。其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當時政治學者最為關注的領域,也引發了中國政治學研究的重要轉型。在相當程度上,正是農村和農民問題吸引政治學者進入鄉村田野。20世紀90年代以后,田野調查方法在政治學領域的使用日益擴展,這一方法也成為研究中國政治實踐和政治現象最為重要的方法之一,對于推動當代中國政治學的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田野調查方法在政治學中的運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那么,田野調查方法是如何進入政治學研究領域的?背后遵循怎樣的演化邏輯?對新時代中國特色政治學的構建又有何種啟示和借鑒?圍繞上述問題,近年來興起的“田野政治學”提供了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研究案例。田野政治學是中國政治學的一種研究路徑,主要指以田野為對象,以田野調查為方法,對政治現象和政治規律的研究。田野調查方法是田野政治學最為鮮明的標識,并使其成為“一個因在學術研究中采取相同研究方法而形成的‘方法論學派’,它主張以田野調查為基本研究方法,強調政治學必經田野調查獲取理論研究材料和學術靈感的學術共同體”[13]。“田野政治學”最早由徐勇教授倡導,并由張厚安、徐勇等一批華中師范大學的政治學者長期堅持和推動。田野政治學是田野調查方法與中國政治學長期交互融合的產物,也為考察田野調查方法與中國政治學的互動過程提供了可能。歷經30余年的發展,田野政治學已成為中國政治學版圖中極具特色的一條研究路徑,并逐漸獲得學派自覺,其對于推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做出了積極貢獻。

從田野政治學的構建過程來看,田野調查方法與中國政治學的結合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并可劃分為從規范研究到田野調查的視角轉換、田野調查方法的自覺意識形成以及基于田野調查的理論自覺萌生三個階段。上述三個階段具有梯次發展的特點,但又并非截然分開,而是相互交叉重疊在一起。隨著不同發展階段的演進,田野調查方法與中國政治學的融合日趨深入,并最終形成了田野政治學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化政治學研究路徑。田野政治學盡管是近年來才提出的一種研究取向,但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初現端倪。以張厚安、徐勇為代表的一批政治學者突破傳統的規范研究路徑,采用田野調查方法開展農村基層政權研究,開啟了政治學研究從“殿堂”到“田野”的視角轉換。在田野政治學的構建過程中,田野調查方法的進入并不是偶然的,其中體現了政治學者對既有研究方法的深刻反思和對新政治實踐的敏銳把握。

其一,對傳統研究方法的反思,是促使田野調查方法進入政治學的內生動力。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政治學的恢復重建,中國政治學逐漸發展起來,但這一時期的研究整體上還沒有擺脫規范研究的既有傳統?!斑@種規范性研究著重從價值層面研究政治問題,論證什么是好、應當的,對政治生活加以規范。其研究方式主要是論證、解釋,重點是回答‘為什么’的問題?!盵12]這一研究取向長期占據著政治學研究的主流,很大程度上固化了政治學研究的理論視域,由此也引發了一些學者的反思。對此,田野政治學的先行者張厚安在回憶其早期的研究經歷時就認為:“改革開放前的25年,盡管也出了一些研究成果,可是從研究內容與方法上看,總跳不出一個‘怪圈’,那就是從理論到理論、從概念到概念、從書本到書本,基本上是一種注釋式、經院式、教條式的研究……在反思中,我們逐漸認識到社會科學研究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唯書、唯上、不唯實’了,不變是沒有出路的?!盵14]在此背景下,要突破傳統的研究范式就需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這就為田野調查方法的進入創造了條件。

其二,新的政治實踐和政治現象的涌現,是推動田野調查方法進入政治學的根本動力。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一系列新的政治實踐和政治現象不斷出現,對于政治學者提出了理論挑戰。尤其是隨著農村改革的推進,農村和農民問題愈發重要,也吸引政治學者從研究宏大的政治體制問題轉向研究鄉村?!盎謴筒痪玫恼螌W研究主要側重于意識形態的導向和國家政治制度的宏觀構造方面,這被視為政治學研究的主流。然而,政治實踐常常以其自身的執著超越政治學研究的視野。作為中國改革試點的農村改革的實踐將政治學的目光由國家上層引向農村基層?!盵14]這一變化不僅僅體現為研究對象和議題的轉換,也對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是因為改革開放以來產生的許多農村和農民問題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出現過的,也無法從書本上找到答案。這意味著要解答這些問題就必然要求研究者進入田野現場,通過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由此,田野調查方法“不自覺”地進入政治學者的視野當中。

從規范研究到田野調查的視角轉換,是田野政治學構建的重要起點。在這一階段,村民自治研究的興起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梢哉f,正是村民自治研究的出現才使得田野調查方法真正受到政治學者的關注,并直接推動了田野政治學的發展?!半S著村民自治制度的實踐,千百年來被政治所邊緣化的農村百姓走向政治前臺,成為政治主體……研究村民自治制度,必然要研究作為制度主體的村民和制度單位的村莊,并促使政治學研究從高高在上的殿堂走向‘下里巴人’的田野?!盵10]從學科歸屬上看,早期的農村和農民問題是沒有嚴格的學科門檻的,不同學科的學者都可以介入并發表見解。村民自治研究的獨特性在于:一方面,這是一個具有鮮明的政治學學科屬性的研究領域,政治學者肩負著責無旁貸的學術使命;另一方面,這又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政治實踐,有賴于政治學者進入鄉村田野開展深入研究。由此,隨著越來越多的政治學者介入村民自治研究,也將田野調查方法一并帶入政治學研究領域。

從規范研究到田野調查的視角轉換,體現了田野調查方法與中國政治學的初步結合。在這一階段,政治學者開始使用田野調查方法,并意識到田野調查的重要性。然而,在運用田野調查方法的同時,研究者也普遍缺乏嚴格的方法訓練和理論預設。“研究者只是知道應該做實地調查,而不知道為什么做,更不知道怎樣做。因此,在做調查之前,普遍缺乏應有的理論預設,即對調查的主題是什么、應該達到什么目的等問題缺乏足夠明晰的認識。在某種程度上陷入為了調查而調查,學術增量不夠?!盵10]對于從事田野調查的政治學者而言,其開展田野調查主要以村莊個案為主,以獲取所需要的調查資料為目的。這意味著田野調查主要被視為一種獲取資料的技術手段,而并非一種科學方法。由此來看,田野調查方法的進入是“不自覺的”,只是由于政治實踐和政治現象的驅使,而頗為“意外”地進入政治學者的學術視野當中。

2 田野政治學的提升:田野調查的方法自覺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較早引入田野調查方法,田野政治學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但在田野政治學的構建初期,田野調查方法的運用仍然處于“不自覺”的狀態。隨著田野調查方法日益廣泛的運用,田野政治學者開始對田野調查方法進行反思,并有目的地改進和優化田野調查過程,逐步形成運用田野調查方法的自覺意識?!叭绻f我們于80年代中期開始的鄉村政治研究尚帶有一些不自覺色彩的話;那么,進入90年代后,我們的研究便步入自覺狀態……10多年的田野調查,使我們對這一點體會得尤為深刻。我們認為,這一研究思路或許會上升為政治學研究的主流方法?!盵15]從田野政治學的構建過程看,田野調查方法自覺意識的形成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演化過程,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強化田野調查方法的價值。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田野調查方法的廣泛運用,田野政治學者不再簡單地將田野調查作為獲取研究資料的手段和工具,而是開始思考田野調查的內在價值,從而為研究提供方法指導。在這一時期,田野政治學者著重強調了田野調查的兩個基本取向。其一,強調實際先于理論,即“不輕視理論,但反對從先驗性的理論出發剪裁實際生活,特別強調實際調查。任何理論觀點都必須建立在充分扎實的社會調查基礎之上”[15]。這意味著田野調查是先于理論的,理論必須建基于田野調查之上,遵循“事實第一”的原則。其二,強調事實先于價值,即“不否定價值取向,但在實際調查中堅決摒棄先入為主、以個人價值偏好取代客觀事實的做法”[15]。與其他學科相比,政治學是一門具有很強價值偏向的學科,要做到價值中立難度很大。田野政治學嘗試將價值中立作為基本的研究取向,從而確立其主體性??傮w上看,無論是實際先于理論還是事實先于價值,都體現了田野調查方法的內在價值,避免了對田野調查方法的工具性使用,從而形成“以方法引導研究”的基本路徑。

二是構建多層次的田野調查體系。從田野政治學的構建過程來看,早期政治學者對田野調查方法的運用較為單一,主要以個案調查為主。這類調查普遍以村莊為對象,以研究者個人為主體展開。隨著田野調查方法的廣泛運用,田野政治學者不再滿足于個案式的村莊調查,而是有目的地設計和優化田野調查過程,形成多類型、系統化的田野調查項目。一方面,組織開展“百村觀察”計劃,實現從個案式調查到大規模抽樣調查的轉型。此項調查自2006年開始啟動,在全國選擇了300余個村莊5 000余個農戶進行長期定點跟蹤調查,“目標是如建立氣象觀測點一樣,能夠及時有效長期觀測農村的基本狀況及變化走向,以此積累學術資源,為后來者奠定基礎”[16]。與以往的田野調查不同,“百村觀察”是一個長期堅持并有眾多人員參與的大型調查工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調查培訓流程,調查的專業化程度大為提升。另一方面,組織開展“深度中國調查”,涵蓋了口述調查、家戶調查、村莊調查等不同類型。其中,口述調查“主要是通過當事人的口述,記錄20世紀上半期以來農村的變化及其對當事人命運的影響……關注的是大歷史下的個人行為”;家戶調查“主要是以家戶為單位的調查,了解中國農村家戶制度的基本特性及其變遷”;村莊調查“主要是以村莊為單位的調查,了解不同類型的村莊形態及其變遷實態”[17]。在此,不同類型的調查對應不同的研究主題,從而形成了多層次、系統化的田野調查體系,體現了田野政治學者對于田野調查方法的自覺運用。

三是引入田野實驗方法。田野實驗是實驗者通過對研究對象進行人為干預的某種處理而進行的實驗調查活動,是在觀察對象的生活環境中進行的[18]。田野實驗結合了田野調查與實驗研究兩種研究傳統,體現了田野政治學者在運用田野調查方法上的高度自覺。對此,田野政治學者很早就提出了“實驗先于方案”的學術主張,并圍繞改革開放之后基層治理的制度變遷先后進行了以農民參與為目標的“水月庵實驗”、以農民組織為目標的“岳東實驗”、以農民能力為目標的“南農實驗”和以鄉鎮選舉為目標的“楊集實驗”等一系列田野實驗。通過四次前后相繼的實驗及理論反思,田野政治學者認識到村莊治理的制度文本與制度在鄉村社會運行存在巨大差異,以及制度環境對制度運行的制約,進而將后續研究置于鄉村社會歷史深處,走向鄉村社會的根基,最終在實驗試錯的過程中深化田野政治學的學術自覺,建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自信。

進入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21世紀以來,田野政治學者對于田野調查方法的運用更加自主和自如,也形成了日益清晰的方法自覺。這種調查自覺意識的形成是田野調查方法與中國政治學有機融合的關鍵。正是由于田野調查的方法自覺,田野政治學者不再只是機械、被動地運用方法,而是不斷挖掘田野調查方法的內在價值,并拓展和優化方法本身。在這一過程中,田野調查方法不再“外在”于政治學研究,而是真正融入政治學研究過程之中,二者的融合趨于緊密,并形成了方法與學科之間的良性互動。

3 田野政治學的成型:基于調查的理論建構

田野政治學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研究取向,不僅在于政治學者對于田野調查方法的運用,更重要的在于將田野調查方法融入理論建構之中,即基于田野調查的理論自覺的萌生。田野調查與理論建構的內在一致性和高度關聯性是田野政治學區別于其他政治學研究取向的本質要求,也是田野政治學走向成熟的標志。對此,田野政治學的倡導者徐勇教授認為,田野政治學的基本特性便是“有理論關懷的田野調查,基于調查的原創性理論”,其基本路徑是基于田野事實概括和提煉理論概念。“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實踐創造了豐富經驗,卻缺乏相應的概念對其加以概括和解釋,存在‘概念赤字’現象。中國之治與中國之理之間嚴重不對稱。大量的研究只是一種敘事表達,而不是由獨創性概念構成的學理表達,造成‘有理說不出’的困境?!盵7]這一現實困境對田野政治學提出了挑戰,也為其向更高階段發展提供了契機。

從田野政治學的建構過程來看,田野政治學首先表現為“走向田野”的政治學,即政治學者將田野調查方法引入政治學研究領域,并自覺和廣泛地運用田野調查方法的過程。這是田野政治學構建的基礎,但并不構成田野政治學的本質屬性。田野政治學本質上是一種“超越田野”的政治學,即在田野調查基礎上建構中國理論。“從知識生產的邏輯看,田野政治學是一種本土化傾向很強的研究取向,其并不排斥西方的理論和概念,但更強調對中國事實的挖掘,并以此構建中國社會科學的主體性。”[19]由于以建構中國理論為目標,田野政治學不僅要“走向田野”,更要“超越田野”,而這又反過來對田野調查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因為只有獲得具有足夠深度和厚度的經驗事實,才有可能打破既有理論的遮蔽,從而為產生更具解釋力的原創性理論和概念提供事實依據和支撐。

從歷史演變的過程來看,早期的田野政治學者更加重視田野調查方法的實際運用,尚未形成充分的理論自覺。盡管如此,早期的田野政治學者仍提出了若干重要理論概念。其中,以“鄉政村治”概念的影響最為廣泛?!班l政村治”由張厚安先生提出,他認為:“‘鄉政村治’,鄉政指鄉一級政權(包括鄉鎮政府),是國家依法設在農村最基層一級的政權組織;村治指村民委員會是農村最基層的群眾性自治組織。鄉鎮政權和村民委員會的結合,就形成了當代有中國特色的農村政治模式?!盵20]在他看來,“鄉政村治乃是在治理鄉村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政治格局,它是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筑活動并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鄉政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具有高度的行政性和一定的集權性;村治則以村規民約、村民輿論為后盾,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和民主性。就村治對鄉政的作用而言,村治是鄉政的基石”[20]。“鄉政村治”概念的提出大大提升了田野政治學者在政治學研究領域的地位和影響,也為構建田野政治學的理論自覺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隨著田野調查的日益深入,田野政治學者愈加認識到理論建構特別是核心概念建構的重要性。2015年以來,華中師范大學推動開展了以“深度中國調查”為主題的傳統社會形態調查,其基本出發點便是通過深度調查產出中國理論。在田野調查過程中,田野政治學者基于豐富的經驗事實進行理論提煉,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理論概念,如農民理性[21]、家戶制[22]、韌性小農[23]、祖賦人權[24]等。以“家戶制”概念為例,徐勇教授基于廣泛的田野調查提出:“以強大的習俗為支撐的完整的家庭制度和以強大的國家行政為支撐的完整的戶籍制度共同構成的家戶制,是中國農村社會的基礎性制度或本源型傳統?!盵16]在此之后,田野政治學者圍繞“家戶制”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例如,有學者進一步界定了“家戶制”的概念內涵,認為“家戶制”是一種以家戶為單位的社會組織制度,具體表現為以家庭為單位的組織方式、以家長為主導的關系模式、以家戶為中心的觀念意識、以戶籍為標識的國家責任等多重內涵,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家戶制國家”“家戶自主性”等概念[19]。除此以外,學界圍繞“家戶制”的討論也日漸增多,并產生了頗為廣泛的學術影響。

田野政治學理論自覺的萌生,體現了田野調查方法與中國政治學的深度融合。田野政治學者不僅自主自覺地使用田野調查方法,而且建立了田野調查方法與理論建構的邏輯通道,從而將田野政治學與其他政治學研究取向區分開來?;谔镆罢{查理論自覺的萌生是田野政治學成長發展的里程碑,預示著田野政治學的日益成型和成熟。但需要看到盡管田野政治學者提出了一些理論概念,但這些概念是否能夠經得起檢驗,是否具有足夠的解釋力,是否能夠為政治學界所接受和認可仍然有待觀察。這也意味著田野政治學的構建仍然任重而道遠,未來還有一個更加漫長的構建和發展過程。

4 田野政治學與新時代中國特色政治學的構建

經過30余年的發展,田野政治學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成就,并日益崛起為政治學的“田野學派”[12],引發了學界的關注。對此,有學者認為:“田野政治學研究把握住了中國政治學學術轉型的要求和機遇;對過往農村研究和田野調查進行反思,提出了政治學走向田野的課題和方向,實現了對政治學研究走向田野的自覺。這種學術自覺,不僅體現出獨特的學術視野和學術遠見,而且找到了農村問題研究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實現了農村問題研究的升級換代,對構建中國政治學學術體系做出了恰當而有效的回應?!盵25]還有學者評價:“田野政治學在理論和方法上的主張,符合時代的要求,與當下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發展趨勢相契合,對于當代中國政治學學術發展和學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盵13]田野政治學的崛起,也讓一些政治學者看到了中國政治學在基本理論研究上的重大轉型和變化,并認為中國政治學已處于“范式革命”的重要時點上[26]。田野政治學不僅是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的重要標識,也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政治學做出了重要貢獻。一方面是拓展了中國政治學的理論視域。通過引入田野調查方法,中國政治學實現了從“殿堂”到“田野”的視角轉換,農村基層政權、村民自治、鄉村治理等研究主題進入政治學者的視野,中國政治學的議題范圍大為拓展。另一方面是提高了中國政治學的專業化程度。田野政治學是以田野調查方法為基礎的一種政治學研究取向,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共同旨趣的學術共同體,其專業化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對于政治學研究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一方面是推動了中國政治學的本土化實踐和主體性塑造。田野政治學本質上是一種具有很強的本土化傾向的研究路徑。無論是田野調查還是理論建構,田野政治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中國大地,“從根本上說,中國政治學的‘田野學派’是生長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個研究學派”[25]。在走向本土化的同時,田野政治學獲得了極大的學術主體性,也無形中推動了中國特色政治學的構建。田野政治學的形成和發展揭示了田野調查方法與中國政治學的融合之道,其背后所蘊含的互動機制也為新時代中國特色政治學的構建提供了諸多啟示和借鑒。

一是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需以特有的政治實踐和政治現象為基礎。方法服從于研究對象,對于方法的選擇也有賴于研究問題的驅動。從田野政治學的構建過程看,正是由于改革開放以來一系列特有的政治實踐和政治現象的牽引,才促使政治學者關注和引入田野調查方法,并推動了田野調查方法與中國政治學的融合。與此同時,在運用田野調查方法的過程中,田野政治學者不僅實現了從“規范”到“田野”的轉換,也借助田野調查這一方法“媒介”實現了規范的政治學知識與鮮活的中國實踐的結合。這是因為,政治學者是以中國作為場域開展田野調查的,其所關注的問題和對象都具有鮮明的“中國性”。政治學者越是深入中國社會內部,其所掌握的政治學知識就會愈加導向于解決具體的實踐問題,從而形成基于中國場景的政治學知識體系。而且,越是中國特有的政治實踐和政治現象,越能夠吸引政治學者的關注,并將田野調查方法引入其中,從而形成研究者、研究方法與研究問題的“三位一體”式的結合。從這個角度看,1980年代以來田野調查方法與中國政治學的結合是具有一定歷史必然性的,也是由中國政治實踐的內生邏輯所決定的。從長遠來看,中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仍將處于大變革的時代,也必將涌現更多有待研究的政治實踐和政治現象,田野政治學的發展空間依舊廣闊。

二是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是一個長期持續的互動過程。田野政治學是中國政治學40余年發展的重要成果,體現了田野調查方法與政治學學科的深度融合。從二者的融合過程來看,一種新的特色研究取向或研究范式的形成至少受到兩大約束條件的制約。一方面是長期性。從田野政治學的構建過程來看,田野調查方法與政治學的融合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歷史演化,聚合了從張厚安、徐勇再到中青年學者數代學人的長期努力。只有經歷長期的學脈傳承,一種新的研究范式才能夠形成和穩定發展,并成為學術共同體成員共同認可的研究取向。另一方面是互動性。田野政治學的構建不僅具有長期性,而且有賴于方法與學科的良性互動。田野調查方法的運用能夠持續產出有影響的政治學研究成果,政治學研究也能為田野調查方法提供充分的施展空間,并為檢驗、反思和優化田野調查方法提供可能。只有達到方法與學科的良性互動,才能為新的研究取向或研究范式的產生提供持久動力,從而最終形成田野政治學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學研究路徑。

三是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的要義在于理論建構。田野調查有其特有的方法價值,但田野政治學的核心價值并非只是簡單的田野調查方法的引入,而是能夠產出更具解釋力的“中國理論”。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政治學者習慣于引用西方的政治學理論和范式解釋分析中國的政治實踐和政治現象。但西方的政治知識體系是在西方國家歷史和經驗基礎上形成的,其與中國實踐之間存在著潛在張力,特別是“當中國經過不斷探索形成自己的發展道路,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實現快速發展后,基于西方歷史和經驗而形成的政治學知識體系與中國現實之間的不洽,或無法對中國現實和問題做出有效解釋的問題,便日漸突出”[7]。由此也形成政治學有效知識供給不足的問題。田野政治學的重要價值在于通過廣泛深入的田野調查,產出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政治概念,建構了更加契合中國場景的政治學理論。事實上,中國政治學恢復重建40年,重要成果之一便是從概念引進、學習、接受和運用,到建構概念的自主、自為和自覺。這是政治學中國學派自覺的重要標志[27]??傊?不能產生創新理論的研究取向是空洞的,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從田野政治學的構建過程看,一種新的研究取向或研究范式的形成,必然是以產出具有原創性的概念和理論為標識的,這也是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的核心要義。

總體上看,中國特色政治學的構建是與新時代中國政治的實踐樣態相適應的,其以不斷涌現的新政治實踐和政治現象為牽引,以方法與學科之間的持續互動為動力,并最終以更具解釋力的理論建構為旨歸。田野政治學是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的一條重要路徑,但并非唯一路徑。田野政治學在長期演化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有益經驗,可以為中國政治學者探索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特色研究路徑提供啟示和借鑒。從長遠來看,中國特色政治學的構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遠未完成,未來也充滿著諸多不確定性和挑戰。但只要立足于中國大地,始終堅持以破解中國政治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為導向,那么就必將賦予中國政治學愈加鮮明的實踐品格,并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為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理論方法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用對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欧美在线| 亚洲美女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欧美国产视频| 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综合九九|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综合网站|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91亚洲免费视频|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影院|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99|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国产va在线观看|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婷婷在线网站|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国产v欧美v日韩v综合精品| 精品福利视频网|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黄网在线|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日本不卡在线| 亚洲天堂免费| 看国产毛片|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午夜丁香婷婷|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欧美精品啪啪|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一区18禁|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亚洲69视频|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911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 自拍欧美亚洲|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91福利免费视频| 免费不卡视频|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91色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日韩无码黄色|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91在线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亚洲视频在线网| 伊人蕉久影院| 成人午夜网址| 亚洲成年人片| 色偷偷综合网|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a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国产精品一线天|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