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何育風,左高駢,易樹堅
(1.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 530222;2.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 530222)
壯醫經筋推拿有著費用低廉、操作簡單、不良反應較少等優點。臨床中常用壯醫經筋三聯療法(經筋推拿+經筋針刺+經筋撥罐)、壯醫經筋結合傳統針灸、壯醫經筋結合整復手法等。壯醫經筋療法在臨床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尤其是在痛癥方面應用更為普遍而且效果較好。
現代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腰椎間盤退變的同時受到外力作用或者其他因素影響,導致致纖維環被破裂從而總成單獨或連同軟骨終板級髓核向外突出壓迫脊髓、神經而發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在祖國醫學中歸屬于“腰痛”“痹癥”的范疇。其基本病因為外傷、肝腎虧虛、氣滯血瘀、或感受風、寒、濕外邪,血脈痹阻,導致腰部疼痛和活動受限。
梁子茂等[1]用經筋理論將105例患者分為:足太陽經、足陽明、足少陽三種分型,運用經筋推拿+經筋針刺+撥火罐形成的三聯療法,發現壯醫經筋療法采用三經筋分型結合三聯療法治療后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應用療效較好,其中足太陽經筋效果高于其他兩組。覃英梅等[2]采用現代壯醫經筋療法聯合溫陽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總有效率達96.67%,優于溫陽灸法治療的對照組(79.06%)。蘭小春[3]等將壯醫經筋理論結合干擾電治療加上其他復合手法用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并取得了94%的總治療率。同時認為壯醫經筋手法具有消除炎癥和提高痛閾的作用。吳飛[4]等將我國壯醫針刀經筋解結和經筋針刺解結治療組與毫針經筋解結治療組對比結果發現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2%,相對于對照組的 75.8%總有效率效果較為顯著。夏天[5]等運用經筋推拿手法、壯醫火針刺法及拔罐的壯醫經筋綜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發現絕大部分患者VAS評分、JOA評分以及脛神經、腓總神經傳導速度治有明顯改善。王鳳德[6]等醫生將壯醫經筋摸結和壯醫經筋解結對比傳統手法和針法發現壯醫經筋手法治療效果較傳統手法和針法較好。覃彬原[7]等運用壯醫經筋推拿療法配合手指點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已經取得較好療效。經筋手法是通過松解經筋并配合穴位的手法,調節火、龍路,在一定范圍內促使血管擴張,外周阻力明顯將降低,使肌筋組織局部血液循環得到改善,恢復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壯醫經筋無論單獨應用還是聯合其他方法治療均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但臨床上需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聯合運用。
頸椎病綜合征是由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性椎間關節改變導致相鄰組織相互受累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疾病綜合征,其中可以分型為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混合型、脊髓型等分型。臨床中常以頸肩部疼痛、頭暈、手麻甚或四肢無力等癥狀。中醫學中一般認為頸椎病是“痹癥”的范疇。其基本病因為外傷、氣滯血瘀、或感受風、寒、濕外邪,血脈痹阻,經脈失養。
覃彬原[8]將壯醫經筋療法跟頸椎牽引結合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發現能比較明顯的緩解頭暈、疼痛等癥狀,治療有效率較高達92.68%。李仁鋒[9]等把壯醫經筋手法組與傳統推拿手法組進行分析對比,觀察兩組針對患者的近期、遠期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后發現壯醫經筋手法組近期總有效率為96.00%、遠期總有效率為90.00%,均高于傳統推拿手法組的總有效率;兩組均沒有發現明顯不良反應。王鳳德[10]把將經筋推拿+經筋針刺+循筋撥罐的三聯療法與頸椎側旋提推法相結合后發現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效果較為顯著。黎文杰[11]等所運用的壯醫經筋挑刺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的病發可有效減輕疼痛、麻木等癥狀,療效顯著。馮玉山[12]等研究發現經筋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時比普通針刺手法的療效較好。覃彬原[13]等運用壯醫經筋手法結合穴位放血用來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認為值得向臨床推廣。張儀美[14]等把作為治療組的經筋推拿手法、壯醫火針刺法及拔罐綜合療法與作為對照組的常規針刺療法進行了綜合比較,發現疼痛程度、活動受限及總體癥狀評分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值得臨床推廣。經筋手法松解緊張的軟組織,改善相關部位的微循環,改善缺氧狀態,使受損的軟組織得到修復。總體上來說,壯醫經筋療法治療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明確,且安全、不良反應小,為臨床提供了一條新的治療思路,值得進一步研究[15]。
壯族傳統稱眼睛為“勒答”,認為眼睛其實是天、地、人三氣的精華所在,對眼睛的健康十分重視。壯醫認為眼部同其他部位相同,若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自然也會產生“筋結病灶”導致疾病的產生。
覃峰[16]等員運用壯醫經筋三聯療法治療視屏終端視疲勞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機制,發現經過治療后的淚膜破裂時間和淚液分泌試驗水平明顯提高,角膜熒光素染色積分水平下降的較為明顯(P<0.05),臨床總有效率達到了83.75%。可以較明顯的改善臨床癥狀。吳西西[17]等專家根據弱視程度把本次研究對象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弱視亞組,用壯醫經筋結合西醫戴鏡法、遮蓋法進行綜合治療后,結果發現輕、中、重度亞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5%、90%、80%。梁宗挺[18]等發現用壯醫經筋療法可以比較有效的提高調節靈敏度,為近視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新臨床思路和方法。張宇翔[19]等發現給予視疲勞的兒童以壯醫經筋推拿療法可以降低近視的發病率,降低近視的度數。壯醫經筋通過對眼部及頸項部的“筋結”進行“解結消灶”改善眼部微循環,達到治療的效果。就目前我國文獻資料來看,眼部疾病的治療方法較少,壯醫專家認為壯醫經筋治療眼病疾病有著操作簡單,無不良反應,安全性高等優勢值得向臨床推廣并且進一步科學研究。
筋膜炎一般是泛指由于筋膜、肌肉、肌腱和韌帶等軟組織的無菌性炎性反應。膝關節炎也被稱為退行性或變形性膝關節病,主要臨床表現為行走酸痛、腫脹、積液、屈伸不利及膝蓋紅腫等癥狀。
唐宏亮[20]等將96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分為采用壯醫經筋推拿的治療組和常規推拿治療的對照組,經過2個療程治療后得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75%優于對照組的89.58%的結論,同時研究發現患者的簡化McGill 評分量表及Roland-Morris問卷的變化情況治療組均優于對照組。肖茜[21]用壯醫經筋療法治療腰臀肌筋膜炎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她認為壯醫經筋療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具有見效快,療效好等優勢。趙東風[22]等專家發現用壯醫經筋手法與壯醫刺絡放血相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時,能夠有效改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產生的疼痛。壯醫經筋手法、壯醫經筋針刺及刺血療法相結合的三聯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經過3個療程治療后發現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23]。張莉娟[24]等采用壯醫經筋療法同針挑法相結合,經1個療程的治療后發現,較明顯的緩解患者肩部疼痛和改善話肩部活動。壯醫運用特色的“查灶術”“消灶術”并且結合針刺、拔罐療法,以到達溫經通絡、活血祛瘀改善炎癥患者的疼痛的目的。壯醫經筋在炎癥方面治療具有獨特的機理和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壯醫中所獨有的“三道兩路”理論,其中臟腑位于體腔內,經筋網絡全身可以保護內臟,協同臟腑將人體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趙紅娟[25]等把壯醫經筋療法聯合疏肝消癖散對45名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進行臨床應用療效觀察,發現有效率(91.34%)優于45名用核散結片治療的對照組的有效率(82.21%)。對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有著減輕疼痛且無不良反應等優點。沈小淞[26]等把壯醫經筋療法與常規推拿相結合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通過運用外治手法治療內科疾病取得較好的療效。王鳳德[27]醫生臨床發現采用壯醫經筋療法并結合傳統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后痙攣性癱瘓,改良Ashworth痙攣量表(MAS)、在總有效率、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定(NDS)、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定(ADL)和臨床療效評定都要較常規治療組有所改善。經筋手法作用于身體的經筋、穴位所產生的刺激。使“三道兩路”運行相互協調、相互調整,使三氣同步運行,從而達到達到治療內科疾病的作用。
胸椎、骶髂關節的紊亂目前無統一的診斷標準,臨床中常以術者觸診及患者的癥狀來診斷。
蘭小春[28]等在治療胸椎小關節紊亂上,將壯醫經筋療法與仰臥壓肘法結合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孫鵬[29]等采用壯醫經筋推拿結合運動療法治療患者,在總有效率、疼痛視覺模擬標尺法(VAS)、HSS肘關節功能評分評估均優于常規推拿治療的對照組,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谷振飛[30]等用壯醫摸結法+壯醫解結法+拔火罐解結三聯的療法對50名股外側神經卡壓綜合征的患者進行了20天為期的1個療程的治療并進行了隨訪,發現治愈的患者腿部異常感未復發,顯效患者腿部異常感覺有所改善。黃俊能[31]等認為,壯醫經筋療法結合整脊手法治療骶髂關節錯后,改良Macnab臨床療效評價結果、腰椎功能評分均(P<0.01)高于常規針灸推拿治療的對照組。通過壯醫理筋手法與整脊、正骨等相結合,使軟組織與錯位的關節得到恢復,減輕患者病痛。
壯醫經筋療法是民族醫學的精華,中華民族的瑰寶。通過近5年度文獻研究發現,壯醫經筋療法對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等取得顯著療效,同時最近幾年壯醫經筋療法在內科、傷科疾病、五官科等臨床應用中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但是目前壯醫經筋療法依然普遍存在病種較少、病例樣本較小、臨床工作者的操作不統一以及基礎實驗的缺乏等問題,后續應在壯醫理論指導下開展嚴謹科學的臨床研究,深化基礎機制研究,讓壯醫經筋療法更好的服務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