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敏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交通建設服務中心,貴州 遵義 563200)
財政投入是提升農村公路建設及養護管理體制的重要資金支持。但是,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各地區對于農村公路建設與管理養護的財政投入存在一定的差異,部分地區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不僅影響了農村公路建設的質量,也不利于農村經濟發展與居民出行安全的保障。
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對于公路養護的意識并不健全,相關部門并沒有認識到公路養護,對于農村公路質量保護的重要性,在農村公路建成后,并沒有進行相應養護工作的開展,導致農村公路在后期使用的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難以解決,影響了農民的經濟收入,也不利于農村交通運輸的不斷完善。
目前,農村公路建設主要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進行組織驗收工作的開展,導致農村公路建設出現單一部門獨裁的情況,部分農村交通主管部門管理人員為了提高自己的功績,在農村公路建設的過程中,加大了對公路建設質量的監管,保證了農村公路建設過程的質量。但在農村公路后期使用的過程中,并沒有加強對公路養護工作的重視,導致農村公路養護措施得不到落實,不利于農村公路的長期使用。
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技術水平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由于農村地區地形復雜,公路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根據農村地形條件,進行河流、村莊、農田等特殊區域的建設規劃,以保證農村公路滿足農村各地區交通運輸的需求。但是由于地形的復雜性,增加了農村公路建設的難度,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會由于技術及其他特殊因素,導致農村公路施工質量受到影響。二是由于農村公路建設大部分由農民進行施工起步,并不具備專業的公路施工技術,在施工過程中,不能根據施工圖紙的標準,進行施工工藝的切實落實,導致農村公路建設問題較多,影響了農村公路的質量。三是農村公路養護人員并不具備專業的知識,其在進行農村公路養護的過程中,存在意識不足、養護工作落實不到位的現象,降低了農村公路的使用壽命。
提升相關人員對于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質量的重視度,對于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改革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的重視,有助于管理體制改革效果的提升。
首先,政府相關部門應當發揮自身的模范作用,不斷根據農村經濟發展需求,認識到公路對于農村經濟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轉變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的傳統思想觀念,進行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計劃的制定,有助于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完善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制度,以制度為支持,保證公路建設養護工作符合相關標準,既可以保證農村公路工程建設的質量,又可以延長農村公路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的成本。最后,為了避免農村公路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塌陷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路面排水、施工、防護等工作的完善,增強對農村公路養護的重視度,從而保障農村公路的質量,為農作物的售賣提供良好的交通環境,促進農民收入的提升。
農村公路建設與管理是鄉鎮人民政府交通管理部門肩負的重要任務,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給予農村公路質量保證需求,進行行政管理制度的健全,為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首先,交通管理部門可以結合公路建設養護需求,設立鄉村公路專管員,對于所負責的交通公路,進行管理職權的劃分,把管理義務落實到個人,使得鄉村公路專管員可以根據公路建設養護需求,進行相應管控工作的落實,降低交通管理部門的工作壓力。其次,為了提升鄉村公路專管員的工作積極性,鄉村政府可以從財政撥款中拿出一部分,作為公路專管員經費的獎勵或補助,調動公路專管員的主動性,使其可以及時發現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中存在的問題,并督促相關部門進行改進,有助于農村公路質量的提升。最后,交通管理部門可以為農村公路專管員進行日常監督、管理與巡查工作的布置,保證公路專管員日常工作的規范性。同時,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發展,進行動態化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機制的健全,使得信息技術與公路專管員共同進行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有助于提升管理效果。
針對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資金不足的問題,可以采用以下幾方面的措施進行公路建設與養護投入資金的增加。首先,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把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納入財政資金撥款當中,根據不同地區財政收入的差別,逐步增加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的資金投入,從而保證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由于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對于農村經濟發展具有帶動作用,政府財政部門可以以此鼓勵農村企業參與公路建設與養護資金的投入工作,以優惠政策的方式,進行資金的籌集,減輕政府財政部門的壓力,為公路建設與養護提供相對充足的資金。政府財政部門可以把公路建設與養護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示,以增加農村企業對于政府的信任,從而保證政府公路建設與養護資金籌集渠道的穩定性。最后,為了減輕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壓力,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公路養護重要性的宣傳,提升農民的公路養護意識,使得農民在日常公路使用的過程中,重視對公路的保護,降低對公路的傷害,有助于公路養護工作壓力的減輕。
政府相關部門可以根據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的需求,進行人才素質培養工作的開展,為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工作提供相應的人才支持,保證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流暢性。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人才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工作人員對于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的重視度,使其根據農村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要求,進行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的不斷落實。另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應當結合專業技術應用需求,進行多方面人才的培訓,為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等相關工作的落實,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證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與管理環節的有序開展,促進農村公路質量的提升,從而滿足農村農作物銷售與農民出行的需求。
由此可見,農村公路質量提升,對于農村建設與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當不斷對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新農村建設與發展需求,進行相應優化措施的提出,保證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升公路質量,做好新農村發展的基礎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