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瀟靜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數字化、網絡化和集成化的發展,服裝表演類三維動畫展示成為當前行業創新展現形式的重要載體。虛擬現實作為模型空間展示服裝款式的平臺,將多元設計以虛擬空間創作與建設的方式展現出來。既有利于三維空間的形象展示,最大效率地借助現代化手段完成了服裝表演創新,又有利于服裝表演行業的產品開發加速、設計周期壓縮、質量提升與成本降低,是服裝表演行業展現行業競爭力的關鍵手段。
虛擬現實技術作為技術思維與藝術思維結合的產物,具有虛擬性、綜合性、空間性等屬性特色。其中,虛擬性是指可以采用具體方式與虛擬環境進行結合,以虛擬模式展現各類內容資源;綜合性是指可以借助視覺形式建立示范媒介,通過多維信息創造,體驗虛擬空間;空間性是指可以借助三維渲染能力,形成人機交互的模擬現實與互動情感。虛擬現實技術與服裝表演行業的結合,有利于將虛擬現實與服飾設計有機結合,為觀看者提供更為豐富的設計觀感與視覺體驗。在實際表現方面,由于三維形式對質感、動感具有表現需求,服裝表演行業的虛擬現實技術借助虛擬現實服裝設計領域對三維人體幾何參數數據的應用,利用二維紙樣設計建立三維衣片,通過與數字人體模型的結合,建立數字模型的動態服裝演示[1]。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在服裝表演行業中,借助三維數據的引入完成服裝款式的顯示效果。服裝表演活動則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手段為服裝設計提供智能資源。虛擬現實還可以借助虛擬仿真模擬顧客身著服裝的動態效果,實現系統數據庫與用戶數據庫兼容,完成數據庫自由交互,最大限度地提高設計效率和設計效果。
全景網絡在最初發展時主要是由多類真人模特、服裝人模與人臺照片建立全景360度環繞旋轉拍攝,所有被拍攝服裝產品著裝在真人模特、人模或人臺上,每次拍攝按相同姿勢進行原位置、多角度的拍攝,建立按序形成的多數量照片,完成著衣模型的組合圖片[2]。同時,借助Flash與Actions cript腳本語言的疊加控制完成近似旋轉后的組合系列圖片展示。全景網絡階段,消費者可以借助服裝型號,借助不同體型、膚色的真人模特、服裝人模、服裝人臺進行試穿拍攝,消費者依據體型差異形成自身對服裝的準確判斷。
根據國內現行服裝虛擬展示與發展形態來看,當前虛擬服裝展示以虛擬三維建模的服裝網絡展示為主體。但是該階段的服裝展示與表演目前仍停留在宣傳與試用階段,服裝展演利用模擬形態進行網絡服裝表演的三維虛擬展示,試衣效果明顯與預期的虛擬展示狀態存在一定差距,與消費者現實試穿或展示目標略有偏差。在3D試衣間展示中,虛擬平臺對個人默認體型進行系統選擇,結合消費者對具體數據(肩寬、身高、膚色、臉形等)的形體特征輸入,形成固定體型模式的三維展示。這一虛擬平臺的建設是以吸引消費者關注網頁信息作為前提,通過服裝的三維展示吸引消費者關注服裝表演的各類內容,進而深入完成對服裝虛擬展示的需求[3]。這一階段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虛擬三維建模的服裝網絡展示,但是展演效果略僵硬,盡管提高了消費者的娛樂感受,但現實效果略差。
虛擬現實的平臺展示是服裝表演的未來趨勢。從服裝平臺的展示來看,3D形象的表現已經成為展現藝術魅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例如2012年虛擬歌手洛天依的形象展現,預示著虛擬人物開始登入藝術舞臺,而2016年洛天依的春晚合唱,則標志著虛擬歌手開始成為現實舞臺的主體形象之一。從服裝表演角度來看,虛擬人物的交互設計使舞臺舞美設計環節與形象交換成為現實,在舞臺的立體幻象中建立與觀看者對服裝類型的藝術效果與效果互動,這一效果打破了傳統舞臺對傳統模特與T臺的表演形式局限性,完成了特殊立體角度的人物虛擬展演。虛擬T臺形象的展示為觀眾建立全色彩、全動態的真實所見,無須借助特殊3D眼鏡完成立體觀賞,實現立體觀賞效果,在保持完全三維形態基礎上完成了360°無死角的現場參與。例如“Loom Loop”時裝周展演中,利用舞者舞動影像投射,創造出舞者虛擬形象的方式。這一服裝展示結合燈光、聲音、影像、舞蹈等舞臺手段,通過全新結合完成表演主體的虛擬藝術展示。Disel品牌時裝發布會上,配合虛擬3D影像的展示,服裝表演輔助煙霧、怪獸等渲染舞臺表演場景,借助震撼的視覺效果表現設計師相對夸張的藝術表現力與沖擊力。可以說,現實舞臺、虛擬場景與人物結合將設計主題、服裝展示、模特風格以更為豐富的新鮮感、藝術感傳遞出來,展現出了藝術表演的設計魅力與T臺風格[4]。
伴隨著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發展的蓬勃發展,虛擬現實的應用優勢逐漸展現出來。尤其是在當前服裝流水線作業的前提下,虛擬現實在提高服裝推廣效率、降低服裝設計成本、減少生產消耗等方面產生了積極價值。尤其是在服裝CAD技術領域,諸多3D系統已經能夠逐漸完善豐富服裝表演與虛擬現實的結合技術[5-6]。例如,CONCEPT 3D服裝設計系統借助人機交互3D人體模型,直接將布料懸垂動態效果與多角度立體視覺效果進行結合,通過屏幕將二維圖片轉化為三維立體設計,完成真實的效果展示。與此同時,為了輔助CAD 3D效果的實現,三維服裝虛擬現實技術再次與服裝表演建立相互提升模式,將計算機圖形學領域研究熱點與服裝虛擬表演形式結合,利用信息采集技術的多領域延伸,與新興領域數據建立系統結合與處理平臺,在高存儲容量、高運算速度等高配置條件的配合下,完成了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平臺的技術升級,鼓勵了3D數據與處理技術的不斷提升。服裝3D虛擬現實作為當前行業研究的特色領域,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就國內而言,目前服裝表演行業的網上銷售、服裝展示等數字服飾表現大多還是以2D形式進行表現,其虛擬與真實效果的呈現缺少立體的體驗觀感,導致衣物繪制下的技術不能滿足觀眾的服裝審美需求。3D數據的科學讀取與現實技術的有機集合,在渲染與加工的基礎上,建立了光彩斑斕的“虛擬+真實”而非單純“虛擬+現實”的表現場景,對服裝展示具有直接的感受體驗效果。目前我國常見的虛擬現實引擎主要包括VRP、EON-Reality等軟件,盡管這些軟件的應用能力相對于其他國家仍舊較弱,但是三維虛擬服裝的變化與定制已經進入當前的研究中,且真正能夠開始應用于服裝表演行業,產生多維的虛擬展示成果,成為三維虛擬服裝表演的未來趨勢[7]。
虛擬現實技術作為創新的多維人機體系,其實現與完成須通過對服裝的虛擬適應與人體測量綜合而成。利用仿真系統對真人的虛擬適應,通過不同服裝內容及配飾的改變建立了全新的模擬服裝狀態與風格。借助多維人機虛擬適應,全新技術手段創建的三維服裝模型,能夠達到真實人體模型的兼容性與動態效果模擬呈現,完成現場模型與客戶的實質交流。尤其在虛擬服裝展示中,虛擬服裝可以直接按照消費者要求進行調整并投入生產,完成了設計與制作的過程結合,達到了虛擬展示的便捷性。正如Stefan Eckert曾在Holographic Fashion Show中創造出具有情感表現力的服裝表演,正是借助了虛擬影像的技術互動配合,將夸張的動作、帥氣的表情和服裝設計主題結合,建立了完整的表演性動作,呈現出了優秀的設計效果[8]。
目前,虛擬現實在服裝表演中的應用已經逐漸帶動了時裝展覽、電子商務、實體店購物等類型模式的利潤增長。據相關數據統計,虛擬現實技術對消費者購物體驗具備積極作用,能夠帶動消費者的有效決策,帶動消費者參與服裝設計師與參展商的立體呈現中,為電子商務服裝的增長提供技術支持。
虛擬服裝展現的個性化創造思維具有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能夠降低物質條件與空間環境帶來的效果優勢。但是,在應用中,服裝表演的虛擬應用可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首先,在數字人體模式的創建與整改層面,由于虛擬現實服裝表演的活動會相對降低規劃性與工作量,同時數字化的技術手段會增加技術層面的設計內容,甚至會提升資金投入的比重,導致在高效的展演效果下,基本成本的投入大幅提升。
虛擬現實技術盡管具有強勁的發展優勢,但是新事物的更新下必然會有時代的局限性,服裝表演中的虛擬現實應用就具有這一問題。第一,應用程序的使用自身就具備下載運行的難度,且目前正在開發當中的適用于手機App的相關技術仍不成熟,對普通用戶產生了一定的門檻。相對于時尚秀展或大型活動的部分群體參與、新媒體平臺的三維技術演示,消費者直接接觸虛擬現實的機會較少,導致了3D建模技術的普及率較低,這也是未來行業發展中所要面臨和突破的問題。第二,3D 技術的視覺效果體驗能夠帶來高質量的環境效果與高水平的場景狀態,但是這一實際展示水平對機器設備的設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整個虛擬現實的效果渲染,僅配置單一的計算機系統或硬件都是不夠充分的,無法滿足虛擬現實與服裝表演的實際需求[9]。
對部分垂直式的服裝網站或企業品牌來看,服裝虛擬展示不僅僅存在技術與認識的差距,還需要認知當前服裝虛擬現實的實際表現水平。在該技術的實際應用中,當前諸多品牌對虛擬現實技術的現實應用效果與預想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對于一般品牌或企業,缺少服裝虛擬表演的條件。因此,服裝虛擬技術的應用可以側重與高級訂制真實服裝相結合,從高端層次開始入手,借助量體裁衣、高級訂制的虛擬人體結合形式,為品牌會員劃分等級,進而加深對真實人體與虛擬服裝的3D展示呈現,將三維服裝設計的實際效果與高級定制會員的基本需求結合,自上而下完成對虛擬三維建模網絡展示的基本需求[10]。
伴隨著現代化技術手段與數字化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服裝表演技巧已經無法適應逐漸發展的表現效果與審美需求。服裝表演的傳統形式被賦予全新的服裝感染力,增加了全新的技術語言要求,展現出形式美法則基礎上的創新審美效果。在實際服裝表演中,從業者應當具有全新的實驗主義精神,將創造的奇妙空間感與舞臺編排感、虛擬配合感相互結合,建立概念化的虛擬展示內容,提升服裝表演的科技型與文化性、藝術性的結合力度,豐富傳統的服裝表演形式。
在實際教學中,服裝表演專業也應當注重對多元技術手段的嘗試,尤其是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應用層面,建立特有的行業性需求,將服裝表演實踐中的創作手法與技術手段結合,豐富服裝設計的表演內涵,強化觀眾審美與創新應用的虛擬互動,建立標準化、系統化的藝術互動與審美過程,滿足基本的行業表演需求。在專業建設中,應當輔助增加適應服裝表演行業發展的技術支持手段學習平臺和歷練機會,將虛擬服裝表演引入課堂教學,給予學生更多機會參與虛擬服裝表演的應用型過程,在課程互動與實踐的把握下建立虛擬現實與服裝表演專業的結合平臺,帶動服裝表演行業的表演形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