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曉
德州市產品質量標準計量研究院,山東 德州 253000
與傳統的檢測技術相比,現代化的紡織檢測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基本實現了全行業的機電一體化,智能化和自動化成為行業技術的新特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便捷性顯著提升,紡織檢測技術的效率也得以提升。這些技術為紡織檢測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新技術的使用標志著紡織檢測技術的發展邁入了新階段[1]。
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電子技術成為社會全行業普遍適用的技術,高新技術也得到廣泛運用。紡織品的檢測技術也在技術變革的背景下有了長足的進步,不僅實現了傳統檢測技術的革新,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紡織行業的發展。對現代紡織檢測技術進行分析之后,可以發現其具有以下特點。
現代紡織檢測技術是以儀器檢測為基礎的,通過運用檢測儀器對紡織品的相應指標實施檢測,來確定紡織品的質量水平是否達標[2]。在新式振動方法的支持下,傳統的單根纖維測量方法逐漸被淘汰。國外學者以此技術為基礎,設計了多元化的測量方案,這些方案均以振動法作為測量基礎,具備自動化、標準化的特點,使用簡單的單鍵操作就可以提供纖維密度的測試,提升了測量速度和準確度。根據相關的實驗數據表明,在1個小時之內,兩人同時操作自動化檢測設備,可以完成190個樣本的檢測工作。在自動化設備的輔助下,減少了檢測結果的人為干擾,顯著提升了結果的準確性。
第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發達國家的研究團隊推出了一種新型的控制系統,有效解決了樣品檢測的時間和誤差。在單纖維測試中,可以運用設備及時處理多種數據,有效控制了產品的斷裂伸長率。當前國內所常用的測量方法是光度檢測法,在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下,可以高效檢測出化學成分相似的產品。第二,數據圖像技術也被廣泛運用于紡織品檢測之中,測試速度有所提升。第三,光學纖維的直接分析設備可以快速鑒定出纖維成分和卷曲程度。第四,激光檢測技術也已經得到廣泛運用,激光掃描儀的速度更快,準確度更高。
圖像處理技術發展于20世紀80年代,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圖像處理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醫療、地理信息管理、辦公自動化等領域[3]。在現代紡織檢測技術領域,光電傳感技術不斷發展,其中德國茲韋格公司生產的光電檢測儀器代表著世界先進水平,其生產的檢測設備可以準確檢測出纖維的密度和粗細程度,且檢測結果受到的人為干擾較小。在傳統的檢測工作中,人工工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要有人力的參與,檢測結果的穩定性就難以保證。只有人為干擾越少,結果精度才會越高。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產品生產的效率和質量日益受到關注,現代紡織檢測技術也在朝著高效率、高質量的方向發展。當前,羊毛束纖維檢測器已經能夠完成檢測、整理、拉伸等多種功能。在一次性完成纖維束檢測的基礎之上,縮短檢測耗時;毛羽組合試驗儀可以根據工作量的大小來調整檢測時間;在運用紗線結構試驗儀時可以避免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干擾,所得結果更加精確。同時,現代紡織檢測技術可以提供纖維束的均勻度信息,快速得出檢測產品與相關行業標準的差距。
在以往的技術引進中,很多企業缺乏遠大的發展理想,過于依賴技術的改進。一些負責人在技術引進時盲目相信國外的技術,對于引進的技術缺乏改進的勇氣,單單依靠國內的廣闊市場來謀取利潤,這對于紡織品行業的長遠發展不利。目前,我國所掌握的檢測技術可以滿足一般性的要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會對紡織品質量有更高的要求。日后國內的紡織品檢測技術要朝著質量評估的方向發展,必須掌握同行業的先進技術,開發出新型的檢測技術以便可以快速得出產品的加工效果,最終能夠預測出紡織品的質量。擁有質量預測技術可以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的不足,有效提升成品預測的精度,保障紡織品質量檢測水平的提升。目前,茲韋格公司已經可以運用計算機技術來準確模擬出紡織成品,在減少浪費的前提下可以提升整體的紡織品質量。
從理論上講,紡織產業的各個領域都可實現完全的人工智能化,包括檢測。但是由于技術、成本的限制,目前在紡織檢測領域只有少數相對成熟的應用技術[4]。但是,紡織檢測技術領域的人工智能化發展趨勢是不可逆的。其一,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多個行業常用的生產技術,現代紡織檢測技術也要朝著這一方向發展。其二,人工智能可以有效降低人工的壓力,減少人工成本,兼顧檢測結果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未來紡織檢測技術的智能化特征將逐漸凸顯。很多大型的紡織廠已經引入了大批的先進儀器,檢測工作基本實現了自動化,但是部分設備在運轉中可能出現故障,仍然需要人工的調試,但是其優勢已經逐漸凸顯。微型計算機已經成為紡織品檢測的重要部分,今后微型計算機可以完全代替人工工作,減少檢測結果的人為干擾。
在前計算機時代,紡織品檢測儀器可以實現簡單的靜態檢測,很多機構已經將在線檢測作為日后的研究熱點,線上檢測紡織品的質量可以提升結果的準確度,形成綜合性的數據。及時繪制檢測結果圖標,減少原材料的浪費。現代化的檢測技術可以實現梳棉、粗砂、邊條等多個環節的線上檢測,利用多種光感部件的組合可以看到檢測樣本的具體情況,而在傳統的檢測設備的工作中會出現難以避免的結果誤差。
在在線檢測設備中,核心的工作程序是控制。利用檢測過程的協同處理,可以達到更為理想的檢測狀態,未來的檢測技術能夠更多地考慮到環境的影響力度,展現出更為全面的檢測結果和內容,進一步提升紡織品的質量。為了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需要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強化社會監督,完善市場招投標工作。目前我國在羊毛纖維的測試方面還有很大的設備需求,需要更加實用的儀器。同時,按照環境保護的相關要求,需要擴大無公害紡織品的生產規模。國家要出臺相關政策,促進產學研的融合。
現代紡織檢測設備的發展朝著功能集成、自動智能的發展方向,這是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必然趨勢。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紡織行業就已經引入了國際先進的紡織品檢測儀器,該儀器能夠在相當程度上替代人工的工作。但是當時的儀器還存在功能較為單一、效率相對不高的問題,檢測結果也受到更多不可控因素的干擾。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當今新的設備有較多的功能,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對樣本長度、密度、色澤、延展能力等多方面的檢測。在未來的發展中,紡織檢測技術的精度和速度等性能將更為優化,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相信會有更多的控制系統被運用到紡織檢測技術中[5]。
總之,隨著高科技技術的發展,紡織檢測技術和相關設備也會不斷更新,今后的發展也一定是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之間的科技合作也日趨深入,現代紡織企業要強化國際合作,研發更為先進的檢測技術。要始終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原則,推動紡織業的深入發展。目前,紡織品檢測領域中所運用的科技知識越來越多。在我國整體科研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現代紡織檢測技術將會朝著更快、更精、更強的方向發展。功能集成化和人工智能化將成為檢測技術的新特征,進一步促進紡織品行業的發展。隨著科技力量的投入,相信行業的發展前途將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