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思雨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2
舞蹈服裝是舞蹈藝術中重要的表現手法之一,作為一種視覺藝術,色彩在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可見色彩設計對舞蹈服裝的重要性。當舞者在臺上演出時,觀眾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舞者的服裝色彩和個人氣質,其次才是舞蹈動作和背景音樂的展開。因此,色彩的合理運用可以賦予舞蹈服裝生命,幫助舞者抓住觀眾眼球,為舞者贏得更多的關注和自信,從而展現出更好的表演。
色彩的功能就是發揮刺激感官的作用和增加視覺沖擊的效果,不同的色彩給人不同的感受,賦予人們不同的情感體驗。色彩是服裝的靈魂,服裝因為有了色彩才具有生命力,當舞者在舞臺上翩翩起舞的時候,動作帶動服裝的律動,使人們的眼睛對于色彩的感知程度遠大于服裝的其他因素,產生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加上背景音樂和燈光、布景的配合,色彩更能表達舞蹈的藝術狀態美感,給予觀眾強烈的藝術感召力[1]。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擅長借用服裝的色彩體現一個人的習慣、情感和審美。在舞蹈表演中,可以根據舞蹈想要傳達的情感來設計舞蹈服裝的色彩搭配。例如,如果舞蹈想表達的是喜慶和熱情洋溢的氛圍,那么服裝色彩大多偏向于紅色、橙色、黃色等一些暖色調色系,給人一種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感覺,讓人心情愉悅。如果舞蹈想表達的是悲傷和絕望的情感,那么服裝色彩大多偏向灰色、黑色、深藍色等一些冷色調色系,讓人感覺壓抑、悲傷,給人一種沮喪感。由此可見,色彩在舞蹈服裝中不僅能獲取更多視線,也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手段。
舞蹈是一種用肢體語言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舞者通過肢體語言來向觀眾展開故事情節。當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許多內容不方便用肢體去展現時,就需要用其他元素去找補,讓觀眾明白舞者想要表達的故事情節的內涵。一般可以利用舞蹈服裝以及服裝色彩的搭配來表達舞蹈所要表現的主題和意義。例如許多講述民族性的舞臺劇,其服裝都有自己的特點。黃色的服裝多代表權力人物,灰色的服裝多代表貧民,絢麗多彩的服飾色彩則代表舞蹈主角。隨著故事情節的推動,觀眾會因為主角或熱烈或悲傷的情緒換上不同色彩的服飾,故事情節和人物個性的情感指向也會通過服裝色彩更加明確地展現在觀眾眼前[2]。
單色服裝的表現形式一般是為了重點強調舞臺表演的中心位,讓觀眾的視線更加集中在中心位上。它可以只運用一種色彩或者加入其他色彩,但其他色彩不能突出,著重要在整體視覺效果中突出中心位。單色服裝在群舞應用中居多,通過舞者舞蹈動作的配合以及燈光舞美的效果,給人呈現出極富感染力的審美體驗。例如,舞蹈《雀之靈》就是單色色彩應用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其舞蹈服飾采用白色,象征著純潔善良,舞者通過肢體表演塑造出孔雀靈動和優雅的氣質,在整個過程中給人以美好靜謐的視覺體驗。
在舞蹈服裝的配色中,利用不同色彩可以搭配出不一樣的藝術魅力。巧妙的服裝色彩搭配可以賦予服飾動態的美,最常見的就是明暗色彩的相互組合。常見的明亮色多為檸檬黃、綠色、淡藍色、淺粉色等,通過明亮色彩的組合給人一種清新、歡快的感受。這類服飾多運用在炎熱的夏天,舞者身著明亮的服飾進行舞臺演出,仿佛給臺下觀眾帶來清風拂面的舒爽氣息,消除了不少暑氣。明度較低的色彩多為紅色、藍色等一些偏深色的色調,給人一種低調、含蓄、嚴肅的感受。這類服飾多運用在寒冷的冬天,例如藍色和紅色搭配的舞蹈服飾多運用于節奏較慢、表達悲傷的舞蹈中。
反差大的對比色彩運用在舞蹈服飾中更是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撼,呈現出別樣的舞臺效果。例如黑色和白色、冷色和暖色的碰撞可以更加強烈地展現出舞蹈的主題思想,增添極具強烈的舞臺藝術效果。此外,對比色的搭配使得服裝色彩更加跳躍,人們的視覺印象更加深刻,這樣無形之中讓舞蹈服裝的形象認知度得到了提高,人們的情感也隨之發生變化。例如,在舞蹈《最后一片綠葉》中,那一片綠葉在滿是枯黃的舞臺之中顯得格外扎眼。觀眾的視線被這唯一的一抹綠緊緊抓住,枯黃的背景和一抹綠色形成強烈的對比,給心靈帶來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觀眾深刻地體會到了愛護環境的主題思想。
舞蹈服裝色彩在舞蹈表演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舞臺演出的時候要考慮舞者膚色、性別、民族習性等多方面的問題。眾所周知,舞蹈是世界人民進行友好交流的溝通方式之一,世界各地的人民都有自己獨特的舞蹈服裝和服裝色彩,因此,在進行不同舞蹈服裝的色彩搭配時要考慮到世界民族性,多從舞者角度考慮,利用服裝色彩烘托舞者膚色,展現舞者的美。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服裝色彩時,要盡可能加入能夠代表舞蹈民族性質的色彩元素,將舞蹈作為一張名片被外界所認識[3]。例如,蒙古族的舞蹈服飾大多十分華貴,頭飾和配飾都極為精美;印度舞者則喜好穿著色彩豐富的紗麗,以艷麗的孔雀藍、大紅色居多,面料刺繡并鑲有金線。他們把紗麗披戴在頭上,身上搭配各種配飾諸如手鐲、項鏈、鼻墜等,典型代表為印度的肚皮舞,當舞者舞動時,全身的配飾加上服裝極具印度舞的熱情明媚的特色。
舞蹈藝術主要是通過舞者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舞蹈的主題思想。例如,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能歌善舞,他們喜歡用舞蹈動作和極富色彩的服飾來表達內心的情感。當遠方的客人來到西藏,好客的藏族人民會舉辦篝火晚會,邀請客人一起共舞并送上哈達,白色的哈達象征著純潔、吉利,這是向客人表達尊敬和歡迎。再比如朝鮮族人愛好素色的服飾,尤其偏愛白色、灰色和玉色,當族里的孩子出生的時候,朝鮮族人會給孩子穿上“七色緞”,他們認為七色緞象征著彩虹,并通過這種方式祈禱孩子未來的生活能夠像彩虹一般充滿光明和絢麗。
設計師在設計舞蹈服飾的過程中,不僅僅要考慮舞蹈服裝色彩的民族偏好,還要了解該民族對色彩的禁忌,避免觸犯民族信仰。世界各地對宗教信仰和區域文明的理念不同,因此在選擇舞蹈服裝和服裝色彩上都有各自的民族忌諱。中國一般喜歡紅色,它代表著喜慶和吉利,這源于古代對日神的崇拜。在一些隆重的慶典上,舞者也會選擇紅色的舞蹈服飾來進行演出,歡快的舞步加上鮮艷的紅色營造出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而黑白色則多用于葬禮,表達的是悲痛沉重的氛圍。但在西方國家,紅色代表的是生氣、憤怒和危險,甚至在古羅馬時期,豎起紅旗是發動進攻的信號。因此,西方舞者在婚禮、演出等重要場合進行演出時,會選擇黑白色,顯示對舞臺的尊重和重視。
舞臺是舞者表演的場所,舞臺背景、燈光、服飾的協調統一是保證舞臺演出效果的前提條件,直接影響表演效果。為了給觀眾呈現出一場最好的視覺盛宴,要根據舞蹈的主題思想設計相應的服裝并搭配適合的色彩,即舞蹈服飾的色彩和舞臺環境呈現統一和對比的效果。
這種設計多是通過協調舞臺布景和舞蹈服飾的關系,讓服裝色彩保持統一,雙重體現舞蹈的舞臺效果。例如,舞蹈《安塞腰鼓》所表現的是陜北漢子的豪邁和勇敢,根據這個主題思想,其舞蹈服飾的設計多以當地代表性的白羊肚手巾、羊皮襖、紅腰帶來展現陜北服飾的地域特點。除此之外,舞臺背景的布置上,也采用了虎頭以及其他具有當地特色的圖騰做裝飾,背景色彩模擬陜北縱橫溝壑的黃土地,體現出陜北舞蹈的區域性,將舞蹈的主題定格在區域的空間。在進行舞臺演出時,陜北漢子雄壯的體魄、善良的內心以流暢的線條和粗獷的動作表現出來,滿滿的豪邁氣魄直逼觀眾內心。這種舞蹈服裝色彩和舞臺背景的相互協調可以達到雙重的舞臺效果。
這種設計方式要求在服裝的款式和色彩上進行大膽創新,運用夸張且個性的方式,將舞蹈的主題視覺沖擊化地展現給觀眾。例如,群舞《南泥灣》的整個舞臺營造出的是江南小調般的輕盈和飄逸,音樂舒緩,舞者的舞姿輕盈,其舞蹈服飾迎合了本身的抒情主題,選用輕紗面料,但是用紅襖綠褲來表現陜北人們的民族特點。這種強烈的色差十分刺激觀眾的感觀,不僅表達了南泥灣青山綠水的舞蹈主題,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綜上所述,舞蹈藝術離不開舞蹈服裝的襯托,舞蹈服裝是舞蹈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服裝色彩則直接體現了舞蹈所要表達的人物形象和民族特征。色彩在不同舞蹈的服裝設計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針對不同的舞種設計服飾和服裝色彩主要取決于舞蹈的主題。色彩不同,所表達的情感和人的心情也是不同的。因此,設計者要對服裝色彩靈活運用,用最合理的色彩搭配去展現最好的舞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