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忠
(江西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114)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卷而來,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原則,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南昌機場)分別于1月22日開始對到港旅客、1月30日開始對出港旅客開展體溫檢測。經過一年多艱苦卓絕的“戰斗”,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趨于穩定,進入常態化防控。南昌機場的疫情防控步入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的軌道,取得了階段性的戰績,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省市領導的肯定。本文總結了一年來疫情防控的實踐經驗,探討機場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管理策略。
作為南昌機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責任單位,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各二級部門、各支線機場主要負責人為其成員,下設測溫組、留置組、信息組、后勤組等四個小組,承擔機場防控的測溫甑別、疑似旅客留置、信息報送和監督檢査等工作。從各部門抽調人員到航站樓各出入口測溫,嚴格落實各單位測溫工作責任制。隨著防控形勢發展,公司對防控機制進行了健全深化,改設旅客防控組、員工防控組、安全運行組、信息工作組、綜合物資組、宣傳督導組等六個專項小組,每個小組均由公司副總經理擔任組長,具體負責旅客疫情防控、員工健康防護、機場安全運行、信息報送、疫情防控物資采購發放、新聞宣傳等工作。并提出應急響應機制、協調決策機制、協調聯動機制、工作清單機制,總體部署相關防控工作,協調解決防控重大事項,對重點單位進行督導檢查。
經國務院批準,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納入國境衛生檢疫傳染病,采取相應預防、控制措施[1]。南昌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成立了交通工作組,具體負責交通行業的疫情防控,制訂了火車站、機場、碼頭和長途客運站等“三站一場”的旅客體溫監測工作指南。建立專門班子,分管副市長牽頭,交通局、機場、鐵路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不定期召開會議處理工作協調問題。屬地區政府派出了工作組常駐機場。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指定相關部門與工作組進行不定期聯系,隨時溝通、解決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問題。與南昌機場海關簽署了疑似旅客轉運協議,確定了聯系人與聯系電話,隨時開展工作溝通。
在兩個航站樓設置了8個測溫點,制訂了測溫工作制度,對上崗與撤崗時間進行了明確,確保了進出航站樓旅客測溫全覆蓋。針對不出控制區的中轉旅客,安排了中轉柜臺工作人員對旅客實施體溫檢測,確保所有旅客均接受測溫。完善了醫護人員使用水銀體溫計進行體溫復測要求。截止12月31日,機場組織了598人次測溫人員培訓、考核,使其掌握了個人防護、測溫流程、異常問題處理。
在航站樓出入口測溫點發現的體溫異常旅客,讓其佩戴好口罩按指定線路引導至臨時留置點。醫護人員對其重新測量體溫,進行醫學甄別,第一時間轉診至指定醫院排查。在航站樓中轉柜臺測溫點、航空器上發現的發熱旅客,則經最短路徑進入機坪,由救護車通過機坪轉診至指定醫院。對來自或到過疫情較重地區、境外入昌的非發熱旅客則由政府工作組轉運至指定賓館進行集中醫學觀察。
配備環境衛生消毒專員,建立日常環境衛生和消毒制度,對航站樓、貨運區等公共區域開展預防性消毒,旅客聚集重點區域每天至少開展兩次。加強垃圾分類,強化醫療廢物回收和清理,及時清運。發熱旅客離開隔離區后,對該區域及其行走路徑進行緊急消毒,對旅客接觸部位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
根據政府發布的疫情防控信息,及時修訂工作程序,完善和細化各類防控措施。全面梳理本單位高風險崗位清單,根據崗位風險分級分類制定相應的員工防護措施。對本單位人員進行防護用品佩戴知識培訓,并定期檢査,確保防護措施落實到位。組織與旅客接觸的一線崗位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新冠病毒疫苗應接盡接。未接種疫苗人員,調離高風險崗位。
堅持進口冷鏈食品“四無五不”防控措施,即無檢疫證明、無核酸檢測報告、無消毒證明、無追溯管理平臺追溯信息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采購、不使用、不運輸、不貯存、不銷售。嚴格落實貨物防控“三等同、四固定”,提高貨運區入口防控要求、人員防護標準,將其等同于航站樓入口;提高國際貨物和國內冷鏈貨物防控標準,將其等同于進口冷鏈貨物;固定貨運作業人員、作業場地、生產設備和休息區城。加強貨運外航機組進出機場全流程閉環管控,避免與旅客、其他機組人員混行,產生交叉感染。
1月22日至12月31日,南昌機場共進行旅客測溫850余萬人次,發現發熱人員453名,轉診其中446名至定點醫院,進一步排查,全部排除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協助屬地政府工作組轉運5979名來自或到過武漢等疫情較重地區的非發熱旅客、境外入昌人員至指定賓館集中醫學觀察。經醫學觀察,其中5人被專家組認定為境外輸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人被認定為境外輸入新型冠狀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目前南昌機場無一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南昌機場疫情防控措施有效。
此次疫情發展非常迅速,南昌機場雖進行了廣泛宣傳,人員思想動員,組織機場醫護人員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防控方案,但初期防護物資準備不足。部分原因是1月22日啟動防控工作,正是傳統春節假日前兩天,許多物資供應單位已經放假,物流處于停頓階段。
疫情發展迅速,又臨近春節長假,各級部門文件起草,公文處理時間相對較長。一線單位對疫情防控政策不夠了解,缺乏明確執行依據,工作難度加大。南昌機場曾出現發熱旅客轉診到了定點醫院,旅客拒不下車、醫院拒絕接診的現象。
早在去年1月21日,為應對疫情,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32個成員單位確立了聯防聯控工作機制[2]。各級地方政府相應成立了聯防聯控機制,各部門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形成了疫情防控工作合力。但地方政府在實踐工作中,更多強調了信息通報,督辦檢查,追責問責,忽略了工作會商與協調。
對于公眾應知應會,普及疫情預防知識的防控手冊、消毒指南、診療方案可以通過網絡、電視、廣播發布。為指導一線單位防控,行業或部門能公開的工作措施、工作指南,建議利用微信,QQ等聊天程序率先在工作群發布,后續以正常程序進行公文流轉。機場應該隨時關注各級衛健委和民航局官方網站,及時掌握疫情防控最新政策。
聯防聯控是政府為應對突發傳染病的蔓延和擴散所建立的一種聯合防控工作機制,一般由衛生行政部門牽頭,工作協調、信息通報和督辦檢查為其主要工作機制[3]?!秱魅静》乐畏ā返谖?、六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傳染病防治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傳染病防治及其監督管理工作。機場應該與屬地地方政府加強溝通,完善聯防聯控機制,爭取在地方政府領導與支持下,緊急調集人員或者調用急需防控物資,形成有效合力[4]。
為應對復工復產旅客大流量,很多機場采購了測溫門、紅外線測溫儀等設施。測溫時,應嚴格復測標準,從嚴設置報警值,防止因設備誤差漏放體溫異常人員;應提高測溫槍復測比率,發現誤差較大時,及時對測溫設備進行校正。
根據疫情變化、地方政府政策、實際運行情況,機場應及時調整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并組織醫護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防控方案、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等文件的學習與培訓。機場必須按照國家衛生部門和民航行業防范要求[5-7],制定各崗位工作人員防護標準,合理發放個人防護用品。利用多種渠道宣傳教育員工,讓全體人員正確認識與合理使用不同種類的防護用品[8]。成立督導組,定期檢査員工防護用品佩戴情況,確保一線關鍵崗位防護措施有效。
強化入境客貨運航班管控,聚焦進口貨物、冷鏈食品、入境旅客行李的裝卸和運輸環節,堅持“人物同防”[9]。嚴格落實工作流程規范,盯緊把牢每一個環節,嚴格落實閉環管理措施。加強協調協同,強化從業人員防護,保障防疫消殺人員、貨運人員等一線工作人員作業安全。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人員與環境做到應檢盡檢。完善預案,確保一旦出現散發性病例,能夠及時應對、有效管控。
加大健康科普宣傳,規范消毒行為,強化技術指導,讓公眾掌握消毒知識,采用正確的消毒方法,杜絕錯誤消毒,防止過度消毒[10]。針對不同場所、旅客高頻接觸物品消毒,國家衛健委在《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術指南》《公共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衛生防護指南》中推薦了多種消毒方法,詳細介紹了消毒劑濃度、消毒時間[11-12],機場消毒工作人員應該按照相關指南嚴格落實。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3019名醫務人員被感染[13],德國2萬余名醫護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14],因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護人員去世的新聞時有報道。面對這種高傳播力的新型病毒疫情,雖然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一系列診療及防控指南,但機場平時開展傳染病防控舉措較少,經驗不足,醫護人員和一線工作人員心理波動較大,此時更需要心理撫慰。有研究表明,心理干預的確能夠提高災后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15]。建議與專業心理機構合作,邀請心理學工作者和心理援助專業人員第一時間遠程協作指導或不定期現場輔導,引導醫護人員和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心理調整。
經歷過一年來的疫情“大考”,我們終于迎來了疫情防控平穩狀態,每個機場人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成果,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建議相關部門加快防控文件流轉下發,機場繼續強化與政府相關部門聯防聯控機制,加強測溫工作質量控制、強化醫護人員專業培訓和全員個人防護、堅持人物同防、嚴格落實各項消毒措施、開展員工心理撫慰工作。我們必將迎來這場疫情防控“戰役”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