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霞
骨質疏松作為臨床上最為常見的骨科疾病,也是影響絕經婦女身體健康的多發疾病。由于圍絕經期女性的卵巢功能發生較大程度的改變,特別是雌二醇分泌能力的下降,極易導致發生骨質疏松,加之垂體代償性的分泌增加,使得卵泡刺激素水平明顯得到了明顯升高。據相關研究表明,雌二醇能夠與成骨細胞表明上的激素受體結合,從而對骨代謝造成了影響[1]。伴隨著絕經期女性生理過程的進展,雌激素分泌量明顯降低,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減少骨基質的分泌,導致骨吸收以及骨形成無法得到有效的調節,從而減少了骨量,降低了骨密度[2]。另外,由于圍絕經期女性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也導致卵泡刺激素的分泌水平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加重了骨質疏松。本研究對比了不同骨量圍絕經期女性的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及各骨骼部位的骨密度,以探討其關系,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 年5 月-2019 年6 月于本院就診的低骨量圍絕經期女性100 例作為低骨量組,另選取同期骨量正常的圍絕經期女性100 例作為正常組。診斷標準:低骨量為測量值低于同性別峰值骨量的2.5 SD 以上,正常骨量為測量值較同性別峰值骨量降低<1 SD。納入標準:更年期門診的40~60 歲圍絕經期健康女性;未患有癡呆、認知障礙、精神疾病等;臨床資料及隨訪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患者拒絕參與或中途退出研究;依從性較差;患有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家族史。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均隨訪至絕經后3 個月。于絕經前月經周期第2~4 天與絕經后任意時間采取其空腹靜脈血,在分離血清后,于-75 ℃保存待檢。使用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雌二醇以及卵泡刺激素水平,批內、批間變異系數分別為6.5%、11.2%。然后采用雙能X 線骨密度測量儀(美國諾蘭德醫療器械公司;型號:XR-600)測定兩組腰椎正位、髖部、股骨頸段骨密度。在具體操作時,應由專人操作,其腰椎變異系數為0.92%,股骨近端為1.15%,髖部為1.34%。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絕經前后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值。包括腰椎、髖部、股骨頸、Ward 三角骨及大轉子骨密度。(2)比較兩組絕經前后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3)分析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與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每個部位骨密度與各變量的關系采取Pearson 相關性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2.2 兩組絕經前后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值比較 低骨量組絕經后各骨骼部位骨密度值均低于絕經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組絕經前后各骨骼部位骨密度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絕經前后,低骨量組各骨骼部位骨密度值均低于正常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絕經前后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較 絕經后,兩組雌二醇均低于絕經前,而卵巢刺激素水平均高于絕經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絕經前后,低骨量組雌二醇均低于正常組,而卵泡刺激素水平均高于正常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與各變量的相關性分析 以腰椎、股骨頸、髖部骨密度作為因變量,雌二醇與卵泡刺激素作為自變量,進行Pearson 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雌二醇與各骨骼部位骨密度呈正相關(P<0.05),卵泡刺激素與各骨骼部位骨密度呈負相關(P<0.05)。見表4。
表2 兩組絕經前后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值比較[g/cm3,(±s)]

表2 兩組絕經前后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值比較[g/cm3,(±s)]

表2 (續)
表3 兩組絕經前后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絕經前后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較(±s)

表4 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與各變量的相關系數
雌二醇在女性機體中是卵巢合成分泌活性最強的雌激素,其水平的變化會對骨代謝造成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圍絕經期,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減弱了對下丘腦、垂體的負反饋,導致垂體前葉分泌卵泡刺激素水平有所增加[3-4]。王淑芳等[5]研究表明,如果促性腺激素分泌過多,極易導致生理性閉經患者大幅度增加骨量丟失情況,其原因通常是由于體內雌激素分泌不足以及卵泡刺激素水平增高,從而直接影響了骨代謝。歐陽文[6]研究證實,女性腰椎以及股骨頸骨密度的變化,通常是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相關性改變,尤其是從50 開始其腰椎骨密度呈現下降趨勢,隨后到56 歲時股骨頸發生相同性質的改變,雌二醇含量與骨密度的變化表現為正相關,而雌二醇水平降低的時間越早,其下降程度越大。另外,伴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其卵泡刺激素水平呈現上升趨勢,與骨密度之間表現為負相關[7]。女性在絕經期45 歲開始,其卵泡刺激素表現為上升趨勢,該階段骨密度不會發生任何改變,然而從55 歲以后,其腰椎以及股骨頸骨密度會發生顯著下降[8-9]。由此可見,通過對女性雌二醇與卵泡刺激素水平的檢測,可間接反映出機體骨密度的變化情況,特別是絕經前女性的骨密度[9]。
女性機體所分泌的雌二醇不但有助于促進維生素D 的合成以及提高成骨細胞的活性,同時還能起到防止骨量丟失的作用[10]。孔繁曄[11]研究表明,女性血清雌二醇水平通常與其機體各部位骨密度之間呈現正相關。伴隨著女性絕經生理過程的延長,使得其機體雌激素水平不斷下降,以至于白介素-6 細胞的分泌增加,加之一氧化氮以及瘦素水平的降低,從而發生了骨質疏松情況[12-13]。現階段,在預防和治療圍絕經期女性骨質疏松時,通過適當的補充外源性雌激素進行治療,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14-15]。李冬春等[16]研究表明,絕經期女性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的上升,會使骨密度出現明顯下降,特別是處于循環系統中的卵泡刺激素會對骨密度起到反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低骨量組絕經后各骨骼部位骨密度值均低于絕經前(P<0.05);正常組絕經前后各骨骼部位骨密度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絕經前后,低骨量組各骨骼部位骨密度值均低于正常組(P<0.05);絕經后,兩組雌二醇均低于絕經前,而卵巢刺激素水平均高于絕經前(P<0.05);絕經前后,低骨量組雌二醇均低于正常組,而卵泡刺激素水平均高于正常組(P<0.05);雌二醇與各骨骼部位骨密度呈正相關(P<0.05),卵泡刺激素與各骨骼部位骨密度呈負相關(P<0.05)。可見卵泡刺激素與雌二醇對預測圍絕經期女性骨密度具有一定價值,能夠作為判定骨量發生變化的指標,特別是對預防骨質疏松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17-18]。雌二醇以及卵泡刺激素水平的變化會對女性骨密度造成一定的影響,雌二醇對絕經前骨密度的影響較大,其中卵泡刺激素對骨密度所造成的影響一直存在于整個絕經期[19-20]。
綜上所述,雌二醇與圍絕經期女性的骨密度正相關,而卵泡刺激素呈負相關。絕經后卵泡刺激素升高與骨密度丟失有關,且雌激素降低為影響圍絕經期女性骨量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