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苗 曹佐鋒 涂福平
肝細胞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最常見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約有60 多萬新發病例[1]。外科手術作為治療肝細胞癌的首選方式,但多數患者由于癌癥中晚期、病灶位置特殊、肝功能儲備差或手術風險高等多種因素無法接受手術治療。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療可通過微導管將化療藥與栓塞劑混合后注入病灶血管,阻斷病灶血供,同時進行局部化療,進而達到雙重治療目的,但大量研究證明TACE 治療后病灶易反復發作[2-4]?,F多采用以TACE 為中心聯合療法,即TACE 與阿帕替尼聯合應用。阿帕替尼可對腫瘤血管生長產生抑制作用,阻止TACE 后腫瘤血管再生,降低復發率,實現補充治療殘余病灶目的。本文主要探討TACE 聯合阿帕替尼治療肝細胞肝癌的效果及對血壓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2 月-2020 年6 月在本院腫瘤科住院的100 例肝細胞肝癌。(1)納入標準:①既往無高血壓或有高血壓病史,但血壓得到穩定控制;②既往未使用過其他靶向藥物且適合服用阿帕替尼;③巴塞羅那肝癌分期為B 或C,卡氏功能狀態(KPS)評分高于60 分,該項評分越高,患者越能忍受治療不良反應;肝功能分級為A、B級;④外科手術治療的首診患者。(2)排除標準:①心、腎等主要器官功能存在明顯功能性障礙,肝功能失代償;②對本文中所使用藥物存在過敏史;③有精神病史、嚴重智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④妊娠或哺乳期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 例?;颊呒捌浼覍倬椴⑼夂炇鹬橥鈺?,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00 例患者均于術前接受昂丹司瓊[生產廠家:福安藥業集團寧波天衡制藥有限公司(原寧波天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60146,規格:4 mg(按C18H19N3O 計)]止吐,8 mg/次,連用5 d。(1)對照組僅接受TACE治療,采用改良Seldinger 穿刺法于皮-股動脈實施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其中插入導管,通過肝動脈造影詳細了解肝腫瘤大小、范圍等情況,依據患者耐受程度、病情需要確定栓塞劑使用劑量。于腫瘤供血血管中置入導管,注入適量氟尿嘧啶注射液(生產廠家: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2020959,規格:10 mL∶0.25 g)、注射用鹽酸多柔比星(生產廠家:瀚暉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1980,規格:10 mg),碘油具有栓塞劑、載體雙重功能,需將其0.1 mg 與化療藥物混勻后注入,之后結合患者生理與病情變化情況選擇栓塞微球輔助栓塞。(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生產廠家: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0105,規格:0.425 g(以阿帕替尼計)]治療,首次TACE治療4 d 后叮囑患者開始用藥,口服,500 mg/d,連續服用1~2 周。2 周后評估患者耐受情況,根據評估結果適當調整用藥劑量,具體為:(1)當患者耐受良好或出現的不良反應輕微,則保持原劑量;(2)當患者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時,減少用藥劑量為250 mg/d,觀察或暫時停藥觀察,但停藥時間需低于1 個月,當患者不良反應消失或降級時可恢復原劑量。在開始下一周期TACE 治療前4 d 時停止服藥,完成TACE 術完成后再次重復以上用藥流程。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疾病控制率。完全緩解(CR):治療后患者靶病灶均無動脈期增強,未出現新病灶;部分緩解(PR):治療后靶病灶增強掃描動脈期直徑縮小程度>30%;疾病進展(PD):與原始直徑相比較,動脈增強期目標病灶顯影直徑增大程度>20%,或出現了新的腫瘤病灶;疾病穩定(SD):病情進展程度在PR、PD 之間。疾病控制率(DCR)=(CR 例數+PR 例數+SD 例數)/總例數×100%。(2)實驗室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 個月測量患者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3)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 個月測量血壓水平。(4)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發熱、腹痛、尿潴留、皮膚瘙癢,于術后1 個月評估。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28 例,女22 例;年齡28~79 歲,平均(52.67±8.95)歲。觀察組男31 例,女19 例;年齡25~76 歲,平均(53.79±10.0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病情控制率為72.00%,高于對照組的3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026,P=0.000),見表1。
2.3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各實驗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VEGF、MMP-9 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VEGF、MMP-9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4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 治療前,兩組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41,P=0.840)。見表4。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ng/mL,(±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ng/mL,(±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mm Hg,(±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mm Hg,(±s)]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肝細胞肝癌屬于臨床常見消化系統腫瘤,具有高發病率、病情進展快、死亡率高的特點,對人類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了嚴重威脅,加大患者家庭與社會的經濟負擔[5]。截至目前,肝癌患者可能獲得治愈的唯一手段為早期外科手術,但由于肝癌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且缺乏典型性,大部分患者發現明顯癥狀到院就診時往往已發展至癌癥晚期,無法再采用手術治愈[6-7]。TACE 作為非手術治療患者的首選治療措施,具有確切療效。據學者研究指出,肝癌細胞在生長增殖過程中其血供需求快速上升,對于血管新生速度要求較高。VEGF 家族是臨床公認的作用效果最強的血管生成促進因子,VEGF 能夠與VEGFR-2 結合促使VEGFR-2 末端出現自動磷酸化,逐漸移動至特定位變化成各類信號分子,誘導形成毛細血管官腔樣結構,同時加速血管內皮細胞分裂增殖[8-10]。TACE 雖可阻礙腫瘤生長中已經存在的血液供應,但機體內已形成局部缺血缺氧環境,受VEGF 家族影響,新生血管增多,共同形成了腫瘤細胞的側支循環,長期為腫瘤組織供血,這也就直接導致了TACE 無法完全清除腫瘤細胞[11]。MMP-9 是腫瘤轉移的基礎酶之一,在血管生成過程中同樣具有重要作用。當肝癌組織中MMP-9、VEGF 檢驗均呈現為雙陽性時,其微血管密度明顯高于單陽性肝癌組織,即MMP-9、VEGF均可促進腫瘤血管生成[12-13]??紤]到TACE 術后殘留癌細胞中VEGF 與MMP-9 均表現出高表達,故術后可配合抗血管生成藥物,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TACE 療效。阿帕替尼是由我國自主研制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分子量為493.58 kDa,能夠阻斷VEGF、VEGFR-2 結合進程,輕度抑制酪氨酸激酶,在各大醫院應用中期治療效果均得到了證實[14-16],治療原理可概括如下:(1)通過對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形成抑制作用實現阻滯血管形成的目的;(2)增強免疫系統對腫瘤的攻擊力,由于VEGF 會對樹突狀細胞分泌功能造成抑制,而阿帕替尼藥物可阻斷VEGF 作用,解除VEGF 與樹突狀細胞之間的關系[17];(3)提高腫瘤細胞關于鉑類藥物敏感性,TACE 術后造成的缺血缺氧微環境可極大程度提高腫瘤組織對VEGF 及相關因子的表達能力,該階段中腫瘤細胞生長減緩,對化療藥物敏感性較低。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情控制率為72.00%,對照組為32.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相關實驗室指標以及血壓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EGF、MMP-9 水平、血壓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采用TACE 聯合阿帕替尼治療對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血壓、調整機體內環境均具有積極作用??赡茉蚍治觯篢ACE 術可栓塞已存在的血管,但在新形成血管中效果不明顯[18];阿帕替尼可對新生血管形成抑制,但對已存在的血管無影響,聯合以上兩種方式能夠促使其互相彌補各自不足,增強療效,加強對于肝細胞肝癌的病情控制,顯著降低血清中VEGF、MMP-9 表達水平,達到抑制腫瘤生長與轉移的治療目的[19-20]。在對不良反應進行分析時發現,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再次證明了聯合療法的可行性,不會為患者帶來額外治療痛苦,肝癌患者可取得更大獲益。
綜上所述,聯合TACE 與阿帕替尼治療肝細胞肝癌患者,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