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玥 譚茂茜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山供電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網絡和數字技術迅猛發展,網絡媒體(包括傳統媒體)市場化的力度越來越大,社會上的輿論監督也越來越趨于嚴格。輿情:即“網絡輿情”,在ABC之間相互作用、從互聯網的社會化媒體層面來說,輿情重點來源通常表現為 B+C 兩個方面。從中山局管理現狀來看,利用FMEA分析、假設檢驗等精益工具得出影響電網形象提升的關鍵因子,并針對關鍵因子制定改進措施,最終實現改善負面輿情現狀的目標,在新形勢下輿情管理面對著更多的挑戰。
對輿情系統中的文本內容云識別,提取出輿情中的高頻關鍵詞。其中頻率出現最高的媒體為新浪微博。2018年比2017年總體負面輿情數量有所下降,負面輿情嚴重程度有上升趨勢。
通過對利益相關方進行分類分析,其中包含政府、供電局、員工等若干群體對象。針對前幾類影響較大的群體,收集的客戶需求重新親和歸納為兩類,一類屬于重大紅色輿情條次,另一類歸屬于負面輿情總條次。
(1)重大紅色輿情條次。指標說明:重大(紅色)輿情指話題敏感且具煽動性,容易引起媒體及網民高度關注,形成社會熱點話題和中山供電局品牌污點,對公司工作開展會造成較大乃至嚴重影響。目標:從7條/月(2018-2019月平均數)下降到 4 條/月(下降46%)。(2)負面輿情總條次。指標說明:從輿情監測系統提取,并能夠監測到為有效輿情,此類輿情潛在影響到中山供電品牌形象。目標:從31條/月(2018-2019月平均數)下降到17條/月(下降45%)。
(1)對輿情管理現狀進行流程分析。針對輿情管理工作,對其詳細流程進行展開拆解。(2)差距分析——媒體熱度文本分析。通過將2017年和2018年主要傳統媒介產生輿情的數量對比,發現兩年輿情信息最多的媒介有新浪微博、2018年新增媒介為中山之窗網。(3)差距分析--媒介問題對應分析。分別通過2017年、2018年媒介和問題類型的兩個屬性特征對應分析,發現各類問題主要在不同媒介上反映。

圖1 各季度輿情量時間序列圖
對輿情響應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問題類型主要為響應流程流轉過長、響應達標依據不明確、第三季度輿情需要重點管控。對各季度的輿情數量的分析結果顯示,三季度的季節指數遠高于其他季節指數,具體結果如圖1所示。
通過對處置總結環節問題進行匯總,主要表現為提升新聞發言人;需要增加多部門協調合作,加強輿情信息的溝通與交流;有關互聯網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宣傳還需加強;處置總結系統機制還不夠完善。
通過構建輿情風險防控評價指數模型,對輿情進行評分并排名。第一步:指標體系結構構建。第二步:對指標進行權重分配。采用的是變異系數法進行分配權重。在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取值差異越大的指標,更能反映被評價單位的差距。第二步:數據標準化。采用0-1標準化,將數據全部轉化至0-1的區間范圍內,第三步:模型結果。根據標準化的數據進行加權求和,計算風險指數。結果顯示微博、論壇的風險指數相對較高。
針對以上問題討論出 9套改善方案。對其難易度、重要度、效果分進行打分,分值區間為1-9分,三則相乘得總分。總分=難易度*重要度*效果,優先:160-500分,次優:80-159分,放棄:0-79分。
中山局按照危機傳播的周期性,將輿情分為:潛伏期、征兆期、發生期、總結期和恢復期五個階段,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部分分級加以干預措施。輿情的周期性表現圖2所示。

圖2 輿情周期圖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工作局指導、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辦的“走進新國企 電靚大灣區”活動。以無邊界管理為導向、制定輿情解決措施。從與政府加強合作、創新宣傳新模式、完善考察機制、試點線性標準引路、實行月監測的流程環節制定輿情解決措施。培養輿情分析師,針對輿情參與人員混雜,提高輿情感知敏感度,避免被動接受負面輿情原因,輿情風險大幅降低。
企業微博運營立體管理:通過運營原則、形象管理、內容管理、客服管理,全方位立體管理企業微博,增強新媒體的管控手段。微博運營原則:支持公理、轉發公益、與人為善、力爭原創、堅持特色觀點鮮明、減少糾纏、笑對批評、果斷辟謠、求真務實。微博形象管理:微博名稱、認證、標簽、logo、簡介、關聯六部分,機構微博的微博形象設計由開通單位負責制定,并報媒體業務室審核。微博內容管理:發布規范化、內容實用化、更新常態化、協作及時化。微博客服管理:微博客服工作包括處理投訴、咨詢答疑、粉絲互動三方面,組建了企業微博協同運營團隊共同承擔應對網友訴求,做好微博客服回復。
輿情動態管理4項方針:通過輿情信息集中監控平臺實現“查、篩、報、補”,關于試點計劃,通過試點后,Y1重大紅色輿情條次連續兩月為0,Y2負面輿情總條次項目基線由31條下降至7條和3條。由于輿情數量為長期監測指標,短期試運行數據僅能作為業務參考值。
針對方案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總結出具體的控制要求和控制措施如圖3所示。
對《中山供電局輿情工作管理實施細則》《應急工作專報》《業務指導基本信息表》進行推廣,固化成果。
從控制圖可以看出指標Y1和指標Y2的數據穩定可控,改善效果顯著(見圖4)。
綜上所述,本文在大數據詞云分析、關聯分析、對應分析、建模等方法查找定位問題基礎上,通過關鍵因子提出改進措施,實時優化超前輿情防控體系,下一步根據實際輿情動態發展調整固化后的措施。

圖3 全面控制計劃表

圖4 Y1和Y2的控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