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霞



摘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腹腔鏡手術護理配合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0.5-2021.5在我院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120例,根據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6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對比不同護理方式對腹腔鏡手術患者的影響。結果:研究組氣腹建立時間(9.32±1.34)min、調整術野時間(9.32±1.34)min、腔內操作時間(30.17±5.23)min、手術總時間(40.52±3.65)min明顯短于對照組(t=10.358、34.339、3.081、11.775,P<0.05)。研究組患者心率(83.61±1.53)次/min、術中體溫(36.14±0.13)℃、血氧飽和度 (96.90±2.35)%明顯優于對照組(t=25.342、4.012、10.584,P<0.05)。研究組服務態度滿意度(4.20±0.31)分、術前訪視滿意度(4.43±0.51)分、術前準備滿意度(3.92±0.54)分、術前宣教滿意度(3.83±0.60)分、手術室舒適度滿意度(3.54±0.43)分、術中配合滿意度(4.30±0.39)分、服務及時性滿意度(4.03±0.33)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t=16.99、19.304、30.22、26.13、9.682、42.453、14.57,P<0.05)。結論:在腹腔鏡手術護理配合中應用優質護理,可保障手術順利進行,縮短手術相關準備時間,改善患者應激反應,提高手術效果,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腹腔鏡手術;護理配合;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5-2021.5在我院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120例,根據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6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如表一所示。納入標準:經檢查而確診,體格檢查無異常,符合手術治療指征;年齡≥18歲;首次手術患者;具有正常的溝通及認知能力;知曉本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惡病質患者;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患者;中轉開腹者;手術耐受性差者;精神意識障礙患者、無法正常溝通患者。兩組臨床資料通過統計學對比,未顯示任何統計學學意義(P>0.05),具有進一步對比價值。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配合手術,嚴格按照院內規范圍手術期護理,包括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干預,手術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風險以及注意事項等;在手術中協助手術醫師進行各項操作;手術后密切注意患者體征變化,按照醫囑,予以止痛藥物,指導患者及家屬預防并發癥的方法。研究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配合手術,具體如下:
1.2.1手術前
①在患者手術前1天,叮囑患者術前12小時禁食、4小時禁水,做好患者的腸道準備以及手術皮膚準備。②接到手術通知的時候,需和主治醫師確定手術時間,并進行巡回隨訪,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病史以及過敏史,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及時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多向患者介紹以往治療成功的案例,叮囑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盡可能消除患者陌生感、恐懼感,增強患者的手術信心。③巡回護理人員在術前30min做好患者術中視野模糊準備,調節焦慮白平衡,保證適宜的手術室溫度、濕度,盡可能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舒適的環境,檢查手術各項設備,確保設備功能完好。④術前30min,手術室護理人員需要做好無菌操作,整理手術內器械及儀器,結合手術布局,和巡回護士共同清點手術儀器,包括分離鉗、氣腹針等。
1.2.2手術中
①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需認真核對患者的信息,確保信息無誤后,方可準備進行手術。②向患者簡單介紹手術室的環境,通過語言、眼神、手語等方式,形成護患之間的默契,爭取患者的配合,改善患者的緊張心理,增強患者手術信心。③協助患者調整手術體位,協助麻醉,麻醉完成后,安裝腹腔鏡,確定顯示器清晰度,調節電凝、電切。④協助手術醫生消毒皮膚,然后安裝儀器,連接電凝線、氣腹管,連接腹腔鏡,放置攝像頭,與此同時,調整床位,保持頭高腳低體位。⑤在手術過程中,密切配合醫師,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在手術完成后,協助患者恢復平臥位,等器械散熱后,關閉開關,切斷電源,將患者轉運到復蘇室,直到患者蘇醒,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非常成功,盡可能消除患者及家屬的擔憂、緊張,和其他護理人員做好相關交接,并叮囑注意事項。
1.2.3手術后
①手術結束后,退鏡,解除氣腹,認真觀察切口有無出血,將套管、氣腹退出后,認真核對紗布、器械,消毒皮膚,縫合切口,認真清點器械、敷料。②手術后1天,協助患者取平臥位,等到患者麻醉消退后,取半臥位。保證患者呼吸順暢,予以低流量給氧4-6h,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如果患者神志長時間沒有恢復,需及時予以治療。③手術后,加強患者的巡視和問候,及時安撫患者不良情緒,了解患者及家屬的疑惑,并予以耐心回答,叮囑患者術后按照醫囑用藥,鼓勵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多予以患者人文關心,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情,縮短康復進程。④手術后2-4天,強化術后基礎護理,清潔創口,保持創口干凈、干燥,定時更換紗布及藥物,防止創口發生紅腫、炎癥等;密切注意患者有無肌肉緊張、發熱、腹脹等情況,一旦發生,要及時予以對癥治療。⑤針對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指導患者早期康復訓練,促進患者身體功能恢復。⑥在患者出院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項,引導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同時叮囑患者復診時間。
1.3評價指標及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應激反應、患者滿意度。
(1)手術指標:統計兩組患者的氣腹建立時間、調整術野時間、腔內操作時間、手術總時間,并進行組間對比。
(2)應激反應:記錄兩組患者的術中體溫、血氧飽和度以及心率,并進行組間對比。
(3)滿意度:采取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利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七個方面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包括服務態度、術前訪視、術前準備、術前宣教、手術室舒適度、術中配合、服務及時性,分值包括1、2、3、4、5分,分值越低,代表越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由專人將本研究數據錄入電腦EXCEL表中,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數據分析,對于手術指標、應激反應指標、滿意度等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手術類型等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X2)。取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研究組患者各手術指標(氣腹建立時間、調整術野時間、腔內操作時間、手術總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二所示。
2.2兩組患者手術應激反應指標對比
研究組手術應激反應各指標(心率、術中體溫、血氧飽和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三所示。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各方面滿意度(服務態度、術前訪視、術前準備、術前宣教、手術室舒適度、術中配合、服務及時性)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四所示。
3 討論
最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習慣的不斷改變,疾病發病逐年上升。傳統開腹手術創傷較大,對患者機體所造成的損傷較大,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對此,臨床上積極探究且應用腹腔鏡手術,其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安全性高、有利于恢復,彌補了傳統開腹手術的不足之處,可適用于多種疾病,避免病情惡化,得到了臨床上的高度重視[3]。但是任何手術都會對機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腹腔鏡手術需要把腹腔鏡放置于腔內,這容易加劇患者的手術恐懼感,引發嚴重應激反應,影響手術效果[4]。基于此,臨床需強化腹腔鏡手術患者的護理工作,緩解患者手術應激反應,確保手術效果。
常規護理模式比較機械化,一切以醫師為中心,所有的護理工作都圍繞醫師而展開,缺乏主動性和針對性,并且很少關注到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降低手術效果。優質護理是現代護理中重要組成內容,優質護理的應用轉變了以往被動、呆板的護理理念,責任明確,提前做好預防手術視野模糊準備,提高手術操作技術,確保術中配合更有效,可推進護理工作開展,提升手術效果[5]。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不僅注意患者的體征變化,還注意關注患者的心理動態變化,加強患者的心理疏導,疏導患者焦慮情緒,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配合度。腹腔鏡手術具有較高的精密性、嚴謹性,需要護理人員全面掌握手術器械使用方法及使用流程,避免發生手術意外。與此同時,加強腹腔鏡手術術后護理,予以針對性護理干預,避免發生術后并發癥。不僅如此,由于腹腔鏡結構精密,護理人員需做好腹腔鏡維護工作,以保證器械各部分功能完好[6]。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氣腹建立時間、調整術野時間、腔內操作時間、手術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這與學者王偉[7]研究結果具有很大相似性。通過對腹腔鏡手術患者基于護理程序,采取優質護理模式,明確護理人員工作職責,有順序開展各項護理內容,確保手術連續性、完整性、準確性,提高手術配合效率,縮短氣腹建立時間、調整術野時間、腔內操作時間、手術總時間。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手術護理配合中應用優質護理,可保障手術順利進行,縮短手術相關準備時間,改善患者應激反應,提高手術效果,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進林.手術室護理配合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的效果觀察及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3):318-319.
[2]崔小艷.手術室護理配合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的效果及其對手術時間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8):33+36.
[3]隨瑩瑩,姚青,饒娟娟.對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手術室護理配合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23):217-218.
[4]楊永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的配合觀察手術室護理[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3):119-120.
[5]謝曉,陳卓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對策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3):134+139.
[6] 賴瑛英.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圍術期護理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58):128-129
[7] 王偉,王蓉,將曉丹.腹腔鏡手術中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62):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