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梅

摘要:目的:對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肺炎療效進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選人員均選自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兒肺炎患者,對患兒實施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肺炎疾病。結果: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實施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縮短,血氣指標也有了明顯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結論:針對新生兒肺炎患者而言,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肺炎疾病的應用價值明顯,可以改善血氣指標和縮短治療時間,取得良好的療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 新生兒肺炎; 臨床療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pneumonia. Methods: The selected personnel were selected from 100 neonatal pneumonia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February 2021. The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rough the nose to treat pneumonia. Results: After the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reatment was implemented,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ed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blood gas indicator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good treatment results were achieved.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neonatal pneumonia,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rough the nose has obvious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pneumonia. It can improve blood gas indicators and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and achieve good curative effects.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eonatal pneumonia; clinical efficacy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新生兒肺炎疾病是臨床醫學上常見的一種新生兒疾病,屬于臨床危重疾病的一種,該疾病導致很多新生兒出生不久就死亡,是導致患兒死亡的直接原因。有關數據顯示,現在新生兒肺炎疾病的發病率已經高達百分之四,其實新生兒疾病的病因和人們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環境的污染導致患兒的呼吸系統功能下降,從而患上肺炎疾病。所以,一旦新生兒患上疾病一定要立即采取救治措施,挽救患兒的性命。臨床醫學的現在治療手段,多是采用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的方式進行輔助治療,可以說該治療方式對新生兒的病情改善有很大的效果,而且該治療手段的儀器很簡單,且有著安全和無創傷等等優點,在臨床醫學進行了廣泛的推行使用。這篇文章便是關于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肺炎療效的相關研究,以下便是探討過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入選人員均選自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兒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這100例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為參照組(50例)和研究組(50例)。其中,參照組女性占比較大,患者男女例數分別為21例、29例,年齡區間為1至28天,中位年齡為10天;研究組患者男女例數分別為22例、28例,年齡區間為1至27天,中位年齡為11天。已將合并其他嚴重疾病、精神異常、資料不全的患者排除,提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了有關內容,征得了他們的同意。將患者的一般資料予以分析、比較,數據間呈現的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兒都進行了及時的常規救治,比如抗感染、穩定電解質、鎮定和營養支持等等。參照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了頭罩和鼻子導管的吸氧治療,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將鼻導管的氧流量調整到零點五至一升每分鐘,頭罩的氧流量則調整到四到六升每分鐘。研究組患者則采用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進行治療,醫生先根據新生患兒的自身實際情況,對通氣設備進行適當的選擇,然后將導管和通氣設備進行連接,再將連接好的導管插入到患兒的鼻孔當中,對插入的深度進行適當的調整,注意,固定導管的時候要做到動作輕柔且迅速,然后將通氣設備打開,將通氣設備的壓力調整到零點三到零點六千帕,氧氣的濃度調整為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八十,流動速度調整為五到七升每分鐘。在對兩組患兒進行不同的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護理人員要嚴密監測患兒的治療過程和治療效果,并對相關并發癥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讓新生兒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當新生兒可以自主呼吸一段時間后,再將輔助呼吸機器取下,再進行后續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新生兒的肺部啰音呼吸困難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治療時間進行嚴密的監測,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對研究組和參照組患兒的治療效果進行評測,然后計算出治療有效率,并對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血氧分壓和血二氧化碳分壓進行監測和記錄,對兩組患兒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然后予以分析。治療效果的評價方法為:顯效,患兒的疾病癥狀基本消除,呼吸系統、心率、血氣分析結果等指標基本處于正常范圍;有效,疾病癥狀有了明顯的改善,其生理指標、功能等明顯改善;無效,以上功能和指標都沒有改善或是改善不大,或是出現更加嚴重的情況。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消失時間和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以及住院天數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消失時間和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參照組,住院時間也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的住院天數,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研究組PaO2為(44.65±8.64)mmHg,參照組PaO2為(45.36±8.05)mmHg;研究組PaCO2為(54.63±7.85)mmHg,參照組PaCO2為(55.36±8.92)mmHg;治療后,研究組PaO2為(98.65±9.64)mmHg,參照組PaO2為(67.55±8.12)mmHg;研究組PaCO2為(42.16±4.52)mmHg,參照組PaCO2為(49.25±8.64)mmHg。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氣指標對比,無明顯差異(X2=0.854,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血氣指標明顯優于參照組,數據差異明顯,有意義(X2=9.654,P<0.05)。
2.3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研究組患者的顯效率為40(80.00%),有效率為8(16.00%),無效率為2(4.00%),總有效率為48(96.00%),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反觀參照組患者,患者的顯效率為20(40.00%),有效率為20(40.00%),無效率為10(20.00%),總有效率為40(80.00%),研究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也就是說研究組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參照組。
3 討論
現代臨床醫學將新生兒肺炎的病因主要歸結于兩點,第一是吸入性肺炎,第二是感染性肺炎。其中,吸入性肺炎一般是指患兒在母體中[1],尚處于胎兒發育階段的時候,吸入了大量的羊水和胎糞,從而導致引發胎兒性肺炎感染;而對于感染性肺炎則是指新生兒在出生前、出生的時候或是出生后受到了病毒或是細菌等等的感染進而產生了肺部炎癥疾病。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患兒不單單有呼吸困難和氣道不通暢的表現,而且在對患兒進行胸部X片照片中還可以看到,患兒的肺部已經出現了炎癥性的病變,具體病變程度要根據患兒吸入物的量、性質和吸入的深度來進行區分,而且,其臨床癥狀上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性。新生兒感染肺炎后,由于患兒的肺部受到感染[2-3],導致氣道氣體的交換面積大大減少,還因為炎癥病原體的原因,導致呼吸系統和其他器官都出現了缺氧和感染中毒的癥狀,比如患兒會出現昏迷以及呼吸衰竭等等不良癥狀反應。現在,新生兒的肺炎已經發展成了一種常見的肺炎疾病,其發病率高達到百分之四,而且該疾病對患兒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所以,正確和有效的救治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治療方式是采用常規的頭罩和吸氧鼻罩進行吸氧治療,從而保證患兒的呼吸道壓力處于正常狀態,保持穩定的正常呼吸,但是這種傳統的治療方法不能對肺炎癥狀和呼吸困難癥狀進行有效的改善,而且,還容易對患兒的氣道造成一定的損傷,從而加重疾病的嚴重程度,造成更多的感染,對患兒的身體健康恢復方面,作用確實很小。而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可以增加患兒的通氣量,提高呼吸過程中的氣體交換率,讓患兒的缺氧情況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對于出現呼吸衰竭的患兒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消失時間和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參照組,住院時間也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的住院天數,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氣指標對比,無明顯差異(X2=0.854,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血氣指標明顯優于參照組,數據差異明顯,有意義(X2=9.654,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結,新生兒肺炎的治療中,采取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邢艷敏,李沛珊,劉瑩.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肺炎100例的臨床效果評價[J].繼續醫學教育,2020,30(6):100-101.
[2]劉啟潔,錢涪屏,曾麗娜,等.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重癥新生兒肺炎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0,27(6):981-983.
[3]潘婕.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在重型新生兒肺炎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輻射衛生,2020,25(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