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

摘要:目的 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應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方案進行疾病治療,觀察實際的治療效果。方法 在我院選取26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組成,研究樣本群體患者,選取年份區間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按照人數均等的原則對患者進行分組,其中應用常規方法實施疾病治療的患者組命名為普通組,應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方案進行疾病治療的患者組命名為研究組,組內人數保持相等,觀察兩種藥物治療方案的有效性情況。結果 觀察分析可知應用專業的NHSS和mRS量表,對患者的神經功能變化情況進行評估,可知研究組患者的相關評分較之普通組均有顯著的改善,治療前后相關數據差異具備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方案進行急性腦梗死的治療能夠獲得更為顯著的治療效果,應當在此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優先選擇這一治療方案進行應用。
關鍵詞: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引言:
急性腦梗死的引發原因與腦供血的充足性未達到預期要求有直接的關系。當腦供血不足時,人體的腦組織會發生水腫,進一步出現壞死現象。這也是急性腦梗死發生的基本機理[1]。而關于這類疾病的引發原因,與血栓問題、動脈粥樣硬化問題以及血管腔的狹窄問題等有直接的關系。一旦發病后,不及時進行治療和護理,則會直接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性造成影響,這也是此類疾病致死致殘率較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從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阿替普酶靜脈溶栓作為一種獨立的溶栓性藥物,隨著藥物的研發和完善已經生產了第2代藥品。本次研究選取26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將詳細的研究過程報告在下文中。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樣本群體選取時間區間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按照患者實踐中應用的治療方案,對其進行人數均等的分組,其中普通組應用常規治療方案,而研究組則利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方案進行疾病治療。患者常規臨床資料的具體情況在下文中顯示。普通組,性別分布情況,男性患者8人,女性患者5人;年齡區間,最大患者85歲,最小患者66歲,平均(65.19±4.03)歲;病程情況,最長5小時,最短半小時,平均(1.09±0.62)h。研究組,性別分布情況,男性患者7人,女性患者6人;年齡區間,最大88歲,最小68歲,平均(66.01±0.59)歲;病程情況,最長4小時,最短1小時,平均(1.06±0.57)h。患者上述一般臨床資料不具備顯著地統計學差異(P>0.05)。
1.2研究樣本的納入與排除
1.2.1納入標準
①納入在整體的研究開展前與院方統一簽訂了知情同意書的患者。②納入能夠接受溶栓治療方案,并配合完成溶栓治療過程的患者。③納入個人具有清晰的認知能力,并且能夠全面依從整體的治療過程的患者。
1.2.2排除標準
①排除未能及時簽訂知情同意書的患者。②排除合并患有其他疾病或臟器存在損傷的患者。③排除無法全程配合整體的用藥治療方案,全程完成整個治療過程的患者。④排除存在藥物過敏現象的患者。
1.3治療方法
1.3.1普通組治療方法
本組患者基于急性腦梗死疾病進行常規的口服用藥治療,所用藥物為常規的阿司匹林腸溶片,用藥規格為每天1次,每次100mg,另外,配合應用氯吡格雷藥物進行治療,用藥規格為每日1次,每次75mg。具體的用藥療程結合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由醫護人員進行酌情判斷和確認。
1.3.2研究組治療方法
本組患者應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在具體的治療執行落實時,步驟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首先由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體重指標進行嚴格測量,結合患者的體重配比藥物的用量。通常情況下,比例標準為0.9mg/kg。整體用藥過程中,藥量最大值不得超過90mg。②靜脈溶栓治療時速率控制要求為,1min內徑靜脈輸注的藥物總量要達到總藥量的10%,隨后,在60min內將剩余的藥物輸注完畢[2]。
1.4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關于具體的藥物治療效果分為十分有效、基本有效和基本無效三個層次。其中若治療后患者的血清酶水平得到有效的恢復,達到正常水平,且相關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則可判定治療效果處在十分有效的層次上。若治療后患者的血清酶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臨床癥狀有好轉的跡象,則可認定為治療有效。而若經過治療后血清酶的水平以及臨床癥狀均未得到非常顯著的改善。則可判定為治療無效。總有效率的計算公式為:總有效率=(十分有效+基本有效)/患者總數*100%。
1.5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應用不同治療方案后的實際療效情況。
1.6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應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22.0,系統中的P是判定研究結果具備統計學差異的關鍵指標,當P<0.05時,可判定研究結果具備顯著地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觀察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有效率情況,可知研究組患者的NIHSS量表以及mRS量表的評分較之普通組具備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詳細統計結果在下表1中顯示。
3.討論
在急性腦梗死的疾病治療過程中,應用什么樣的藥物進行治療,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治療效果。基于這種疾病近年來有發病率逐漸提高的趨勢,應用更加具有先進性和科學性的治療方案對于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應用本文探討的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方案進行治療時能夠更好的針對腦梗死區域的血栓進行緩解,使得血栓在有限的時間內及時消除緩解患者的癥狀,提升疾病治療的效果。
在本文的研究結果中顯示研究組患者的相關量表評分水平較之普通組有更為顯著的改善,組間對比統計學差異顯著(P<0.05)。
綜合本文的分析可知,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方案應用在急性腦梗死疾病治療中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臨床治療此類疾病時,醫護人員應當結合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以及基礎疾病情況,優先選擇這一治療方案進行應用。
參考文獻:
[1]李瓊.不同年齡對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病人的臨床效果和預后的作用分析[J].醫藥界,2019(24):1.
[2]劉鵬達.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9,000(0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