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春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模式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連續性腎臟替代法(CRRT)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40例于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納入研究,并以等量電腦隨機法均分成參照組、研究組兩組。所有患者均展開CRRT治療,同時予以參照組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綜合護理干預,并對比兩組干預效果。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命體征、24h尿量、生活質量評分均無對比價值(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生命體征及24h尿量指標改善情況優于參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參照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綜合護理應用到行CRRT治療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可助患者穩定生命體征,同時增加24h尿量,亦可積極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獲得其對護理服務的高度認可。
關鍵詞:綜合護理;重癥急性胰腺炎;連續性腎臟替代法;生活質量;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4--01
重癥急性胰腺炎在胰腺炎中的發病率可達到10%左右,屬于一種危及生命安全的疾病,其發展迅速,會導致全身各個臟器組織、生物體的損傷,并具有30-50%的死亡率。因此,一旦發生重癥急性胰腺炎需要立即展開急救,以提高搶救成功率及降低死亡率?,F階段針對重癥急性胰腺炎主要是展開CRRT治療,其屬于血液凈化的一種方式,是以機器來替代腎臟功能,并應用對流的方式進行血液的濾過,通過透析膜兩側壓力差清除中間代謝產物,從而幫助腎臟排除機體聚集的毒素和多余水分,使機體各種毒素迅速降低,并使機體各種器官和系統維持在正常的生理范圍之內,不僅有利于疾病的恢復,還有利于身體的健康[1]。然而在CRRT治療中有效的護理干預是確保CRRT治療順利展開與進行的關鍵,同時也是確保治療安全的重1環節。而我院為了提升重癥急性胰腺炎CRRT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以及加快患者康復速度,特將綜合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展開研究,以期提升我院護理質量,并惠及廣大病患。現做如下報告: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經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 將40例于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納入研究,并以等量電腦隨機法均分成參照組、研究組兩組。參照組男女比例11:9,年齡34-72歲,均值(53.65±6.70)歲;參照組P參照組CHE-Ⅱ(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評分均值(12.46±1.09)分。研究組男女比例10:10,年齡32-73歲,均值(53.89±6.76)歲;參照組P參照組CHE-Ⅱ評分均值(12.50±1.11)分。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CRRT治療
所有患者入組后均給予控制心率、抗休克、胃腸減壓、控制血壓、限制水鈉、吸氧、控制感染等治療,糾正酸中毒等治療。同時應用金寶Prism參照組tic CRRT機器及Prism參照組tic ST150濾器開展CRRT治療,將雙腔管置入頸內靜脈或股靜脈,并建立靜脈通道,同時選用相應的血液凈化濾器和血液凈化系統。置換液配置為:10mL氯化鉀注射液(10%)+30mL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40mL硫酸鎂注射液(25%)+1000mL葡萄糖注射液(5%)+3000mL氯化鈉注射液(0.9%)。并以30-60ml/h.kg為置換液流量,120-200mL/min為血流量,1800-4000mL/d為濾量,治療6-12h,1次/d。治療過程中需通過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初次使用劑量為4000U,之后間隔1h追加500-1000U。
1.2.2 護理方法
予以參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包括:病情及生命體征監測、用藥護理、急救護理、并發癥預防等內容。研究組展開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1)患者入院后第一時間展開護理干預,通過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以明確患者及病情相關情況,做好相應護理干預準備及預見性問題處理準備,并給予患者家屬心理安撫;(2)CRRT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并注意相關設備運行情況,同時做好導管的護理工作,預防導管扭曲、脫出現象的發生;(3)心理護理,與患者展開積極溝通交流,并進行心理狀態評估,同時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干預,并為患者答疑解惑,以減少患者心理顧慮,樹立康復信心,增加配合度;(4)健康教育,將CRRT的原理,胰腺炎的危害、病因、誘發因素、護理方法、預防方法等知識進行科普,以提升患者正確認知,減少因不了解疾病與CRRT治療而產生的負性情緒,并增加患者對護理服務的依從性;(5)營養支持,重癥胰腺炎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禁食及胃腸減壓,需要展開腸內或腸外營養支持,以確保機體營養,并促進康復;營養支持過程中需正確使用營養劑,合并腎功能衰竭患者禁止應用大量乳清蛋白制劑,合并糖尿病患者需使用低血糖指數型營養制劑;(6)維持體液平衡,詳細記錄患者每天液體出入量,并進行及時的補充,同時及時調整超濾量,以維持體液平衡,確保CRRT治療有效性及安全性;(7)并發癥預防,每隔2h對患者進行一次體位變換,變換過程中需注意導管護理,同時每天對患者肢體進行按摩,以預防壓瘡及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CRRT治療前需確認外循環裝置的連接緊密性,并于治療前30min進行沖管,確認管路與濾器的暢通性,治療后需做好封管處理,以避免空氣經管路進入血液;加強對患者口腔及呼吸道的護理,可進行拍背祛痰或霧化支持,以預防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的發生;同時加強對室內消毒及清潔工作,護理及CRRT治療全程遵循無菌操作原則。
1.3 指標觀察
將兩組患者以下指標進行觀察對比。(1)心率、呼吸、平均動脈壓等生命體征指標,以及24h尿量;(2)生活質量,以EORTCQLQ-C30量表(生命質量測定量表)進行評估,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3)護理滿意度,以NSNS量表評估,滿意≥80分、基本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滿意+基本滿意)÷20×100=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SPSS 20.0處理數據,()與(%)表示計量與計數資料,分別用t值與X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命體征及尿量變化
干預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組指標改善情況優于參照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對比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干預后兩組患者評分均得到提升,且研究組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在護理滿意度對比上,參照組為70.00%(14/20),研究組為95.00%(19/20),對比有統計學意義(X2 =4.329,P=0.037)。
3 討論
現階段針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可通過CRRT進行治療。其是通過股靜脈內置管把血液引流出來,從而進行一個腎臟的替代治療,對于糾正電解質紊亂、糾正酸堿失衡、糾正水負荷過重等有著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其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出入量、更迅速地達到電解質的平衡。進而起到凈化血液,消除炎性因子,調整體液分布,改善循環的作用[2]。而隨著對CRRT研究的不斷深入,其已經從最初的治療急性腎損傷或者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范疇,擴大到ICU常見的重癥,如嚴重的參照組RDS、嚴重的膿毒癥、多器官功能衰竭及重癥急性胰腺炎中,且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療效。
在CRRT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過程中,需要將患者體內的血液引出體外,而為了確保治療的安全性,以及治療的順利開展與進行,還需要輔以高質量的護理干預[3]。而綜合護理干預,作為一個完整的護理模式,其可以使護理過程更具完整化,可為患者提供多重護理干預,進而充分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并在一定意義上提升臨床護理質量,對疾病的預后也有著促進的意義。本次將其應用到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RRT治療中,通過展開多維度的護理干預,最終使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生命體征及24h尿量指標改善情況均高于常規護理干預下的參照組患者,此外護理滿意度也較參照組更高,而住院時間卻顯著低于參照組,以上數據對比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就說明了,綜合護理應用到重癥急性胰腺炎CRRT治療中具有顯著且積極的意義,也更加適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
綜上所述,對行CRRT治療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展開綜合護理干預,其護理效果顯著,預后意義積極,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被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彭博,孟德志,黃秀峰.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對炎性介質和凝血功能的影響[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5):51-52.
[2]孫博睿,張春,林婷,等.CRRT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經皮引流治療的影響: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9,31(6):714-718.
[3]蔣文竹,陳達偉,湯曉東,等.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聯合腹腔灌洗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的臨床應用[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9,v.31(9):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