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整體外語教學理念提出意見優先,落實到語篇教學。在幫助學生學習語言過程中,遵循語言整體輸入,整體互動和整體輸出的方式并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筆者通過執教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一節聽說課展開具體的實踐辦法,從而探討基于整體外語教學理念上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整體外語教學;初中英語聽說課;課例探究
【作者簡介】賴珺敏,廈門五緣實驗學校。
一、 引言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感知-理解-模仿-記憶-鞏固”為基礎的教學過程,作為語言工作者需要關注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培養。聽說課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不僅要落實到每一個環節中,同時也要在教學中關注到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而不僅僅只能局限在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北京外國語大學韓寶成教授根據目前國家外語教育的發展情況,提出了整體外語教學理念有助于學生提高人為素養和思維品質。
二、 整體外語教學理念解讀
整體外語教學針對目前國內外語語言“不整”現象提出的教育理念。“不整”現象即一是輸入不整,沒有認真分析,選擇和研究文本材料。二是輸出不整,進行脫離語境的教學方式。整體外語教學的核心理念是基于整體教育觀,外語教育的本質問題是如何通過教育和教學從整體上培養擁有健全人格的人。無論是教學還是教育層面上來看,以學生為本,就深入研究學生語言材料(教材),通過系統有效的課堂指導激發他們對語言多維感知和體驗。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視域下,讓其整體教育外語教學理念更為突出。整體外語教學認為,教和學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教是為了幫助和指導學生學會如何自主獨立學習和思考。而核心素養的教育旨在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未來社會所需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三、 整體外語教學實施和運用
整體外語教學從教學層面提出堅持“整進整出”的理念,即整體輸入,整體互動和整體輸出,并且認為三者之間不可分割,互相促進,互相影響和關聯。筆者基于整體外語教學理念,提煉出行之有效的具體操作方法。
1. 整體輸入:深入分析整合文本材料。目前部分老師認為聽力文本的內容過于簡單,可挖掘和展示的內容不多但是倘若深入分析文本都能挖掘到可取的信息。教師可以從聽力語篇的主題、內容結構﹑語言特點﹑目的意圖﹑語言與意義關聯等多維度分析。整體輸入對于語篇的大小不做規定,但是務必是完整且有意義的語篇。在研究文本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從語言的結構出發,最后上升到文本的主題且關聯到學生真實的語境中。目前人教版的教材無論是從題材還是從主體上都能貼近學生的生活。以八年級Unit10 Section B 為例,筆者認為該文本后隱含的教育意義深刻,即學會獨立思考并且做決定,同時也啟發學生學會如何權衡利弊為自己的未來做決定。筆者將聽力文本中進行詳細分析(圖1和圖2)。
深度挖掘文本,為聽說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整體輸入都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文本解讀的基礎上,筆者根據聽力次數和內容按梯度做出如下活動設計。
聽力活動1:整體感知語篇信息,獲取文本主題。
Liste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ell me what Michael's dream is to________.
A.travel around the world? B.be famous? C. play soccer with the lions
聽力活動2:聽第一個對話采用匹配信息方式獲取語篇中細節信息,并且感知語言結構。聽力結束后,引導學生推斷出經紀人的觀點(圖3)。
聽力活動3:聽第二個對話采用補充填空方式獲取細節信息,難度較之前面有所提高,需要寫出詞句,且內化語言。聽力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父母是出于孩子未來發展的考慮才拒絕Michael成為球員的想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告知孩子錢不代表一切,有助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圖4)。
2. 整體互動:打造師生互動靈動課堂。整體外語教學認為,一味地語言的輸入并不能保證學習獲得相對應的語言輸出。整體互動主要體現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在師生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心理,情感知識,肢體等層面進行交流溝通與雙向學習(胡春春,2020)。師生互動可以采用問答或者辯論,展示等方式來完成。筆者認為師生互動環節需自然流暢,不能為互動而互動而強硬加入互動環節。筆者根據文本的主題隨著課堂的節奏發展,分享兩個行之有效的師生互動環節。
在圖3的聽力后,學生得出經紀人支持Michael加入足球俱樂部結論后。教師提問1:If you were Michael,would you like to join the Lions.這個問題拋出后,有的同學利用文本語言結構發表觀點,也有同學表達自己愿意克服困難堅持夢想的想法。在圖4的聽力后,得出父母不支持Michael成為球員的結論后。教師提問2:If you were Michael's parents, would you let Michael join the Lions. 筆者利用換位思考的辦法讓學生體會父母的不易。筆者和學生分享了:Whatever Michael will choose at last, we do believe he will try hard and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3. 整體輸出:夯實聽說課多元化操練。高質量和定量的輸入有效地促進語言的內化和應用。整體輸出強調的是有意義的輸出,而不是為達到掌握某種語言結構為目的。為高效高質量的實現語言應用的流利性和準確性,需遵循循序漸進,由簡到難的原則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檢測語言的掌握和應用,主要看學生是否能夠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下輸出完整的語篇。筆者將輸出的活動分為三個活動,具體的活動設計根據學生的學情以及活動的難易程度進行調整。
活動1:聽后仿句。針對聽力中的語言結構進行記憶和操練,通過小組計時比賽增加其競爭意識,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即使學生在機械且單一的記憶環節中也能尋找到樂趣,為后面高層次的輸出做好鋪墊(圖5和圖6)。
活動2:角色表演初步應用語言。小組成員根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對話中的角色,并依托于文本進行情景對話。體驗和感受不同角色的想法,掌握不同的語言結構和知識(圖7)。
活動3:創設語境實現語言的遷移和創新。首先在情景的選擇和創設上要新穎且貼合學生的生活。筆者將最后的情景活動背景設計為童星歐陽娜娜同父母,經紀人討論自己未來發展是從藝還是繼續學習。其次,希望學生能夠利用語言新舊知識對語篇的主題,人物的觀點看法進行評判和分析最后實現語言的遷移創新。學生小組活動展示前后,教師要告知學生小組活動評價的具體標準如團隊合作,聲音大小和語言流利程度,內容完整度。學生在展示自己成果的環節中表達不同看法,邏輯清楚不僅運用到文本中需要掌握的條件狀語從句,也有學生分享堅持夢想理由是堅持自己,縱使未來會遇到困難也有勇氣克服。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對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做出語言結構的歸納和情感方面的總結。在分享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語言結構,也達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四、 教學反思
本文以筆者授課的一節初中英語聽說課為分析課例,且實踐基于整體外語教學理念的具體方法。要想有一節有質量的課堂,教師首先必須具備整體意識,基于班級學情并細致用心分析文本。尤其是在解讀語篇文本上,不能走形式或者蜻蜓點水。其次,在教學活動設計環節也必須基于整體輸入,整體互動和整體輸出的理念上。切勿設計片段式,支離破碎,脫離文本的教學活動,忽視學生表達的機會。最后,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英語教育者進行深度的學習并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實踐和落實。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會知識也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成為擁有高尚人格和健全品格的人。
參考文獻:
[1]韓寶成.整體外語教學的理念[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18(4):584-595.
[2]韓寶成.整體外語教育及其核心理念[J].外語教學,2018(2):52-56.
[3]李慧芳.指向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中學英語聽說教學[J].教學管理,2019(12):51-54.
[4]胡春春.大學英語課堂互動式教學法的應用[J].英語廣場,2020 (7):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