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丁山實驗小學 裴立群
朗讀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是學生完成閱讀必須要的基本功,英語朗讀更是語言學習的起點。朗讀英語課文,應該是用標準而生動的語音語調來呈現課文內容,每次朗讀都是一種歌唱。高效的英語朗讀能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的記憶,提高語言閱讀理解能力,更能提高藝術鑒賞能力。英語課堂首先就要培養優秀的朗讀者,以提高學生英語朗讀能力為基本目標,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而小學英語朗讀教學中的分析性思維(analytical thinking)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必須教授學生如何去分析、批判、評價和判斷,通過這些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智力和水平。
首先,設計“聽辨”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仔細聆聽純正標準的課文錄音、教師的示范朗讀以及個別學生的朗讀,旨在讓大部分學生在鑒賞別人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到優美的語音語調,欣賞到純正英音的語感,深入體會到語句的意思和意義。最主要的是要學生能夠分辨好壞,聽得出差異,懂得評估和鑒賞。這樣,他才會注意到自己的朗讀應該是什么樣子。其次,安排“標識”的教學活動,就是讓學生根據課文錄音,分析錄音范本,思考并給每句課文畫上朗讀標記,以便提示自己今后該怎么朗讀。比如,在要停頓的詞組后面標上“/”;在需要高音的詞上標↗;要降調時標↘,在重音、連讀音、爆破音和否定助動詞t等詞上也做個標記;在某個需要強調的詞語上標記≈,來提示我們朗讀時需要的腔調。而且,在人物角色上也要標好記號,比如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上的人物中,小老鼠Bobby的聲音比較沙啞又快速,Tina 比較尖細悠哉,小貓Sam很雄厚,所以字字要重讀,而旁白也要標注出抑揚頓挫的區別,這樣學生就可以看著標識的提示來誦讀課文了。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詞匯,更應該聽清楚其語音語調,并且標注特殊的符號來幫助記憶。例如,我在教They’re和There’re兩個詞,一個用快速饒轉降調讀,一個用慢速饒轉升調讀,這樣學生就會很輕松地分清這兩個詞匯了,在以后的學習中也不會用錯。
創造性思維(creative thinking)是指新異的、符合任務要求的和高品質的思維方式,這在英語朗讀教學中如何體現呢?若說朗讀是閱讀的模仿階段,那么誦讀才是閱讀的創造階段,這需要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參與。朗誦或者誦讀,都是語言的創作活動,是一種語言藝術,是把文字用美妙的聲音來做的再一次生動表達。每一次朗誦都不是完全一樣,而是每一次創造性思維的產物,所以,通過練習誦讀,可以有效訓練學生對英語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大部分學生讀書時都容易把課文讀成同一個調調和同一個節奏,失去了語言的語義和感情色彩,聽起來干癟癟的,枯燥乏味,更不利于記憶。我發現大部分“小和尚念經”式的讀書,都是用嗓音的低音區。所以我的切入點是在誦讀英語前,訓練學生尋找和使用自己嗓音的高音區和中音區。用偏高的嗓音區來誦讀英語,學生情緒能自然而然地跟上來,興趣也由此激發,就算反復操練,也不會覺得無趣。在誦讀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標注的記號來規范語音語調,反復操練到熟練,練到一口氣能誦出一兩句話來,那么整篇誦讀起來就順暢了。每一遍誦讀,都像是一次歌曲的演繹過程,必須要求學生原音重現,讀出語義,讀出語調,讀出表情來,甚至讀出動作來。每一篇課文中都會有語篇的亮點,教師可以在此設計一兩個簡單的動作,就等于給學生設置個誦讀的高潮點,這樣可以更形象地表達課文內容,更增加了學生誦讀的情趣,增設了記憶點。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課中Goldilocks最后叫救命時,我讓學生做抱頭害怕狀,學生每次讀到這時,都會很自然地表演出Help! Help!而且特別愿意去誦讀這個故事。
除了嗓音區域的運用之外,還必須要求表情。表情做得深淺,能夠反饋出學生對語句是否真正讀懂,是否真正在對的情緒里進行著誦讀,這也是教師對學生學習心理反應的觀察區。在誦讀時,我始終要求學生夸張一點,表情一夸張,語音語調也會跟著情緒表現起來。讀旁白時,要眼睛微微瞇起,表現出神秘的表情;讀高興的語句時,臉部要上揚并且微笑;讀疑問的句子時眉頭要緊縮;讀肯定句要微微點頭,讀否定句時要搖頭,讀感嘆句時要睜大眼睛并且肩部微微高聳一下;讀到小老鼠Bobby 的臺詞時,應該扯著喉嚨畏畏縮縮得讀,讀到小貓Sam時應該昂頭挺胸超級自信的表情……總之,要積極調動每塊臉部肌肉來配合語音語調,來完成這個誦讀任務,呈現出最生動形象的誦讀風格。這樣在每一遍的誦讀中,學生才能細致地體會到英語語言的含義,品味出英語語音語調給人帶來的美感,反復玩味每個角色之間的語言溝通。
學以致用,實用性思維(practical thinking)就是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去的思維方式。那么如何讓學生將已有的良好的讀英語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習活動中去?除了日常英語交際,我們實際生活中需要使用英語的情景并不多,這就需要教師設計一些活動來創造這個環境,來訓練學生使用英文的實戰能力。首先,課內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展開一些小組誦讀PK 比賽、看圖復述課文比賽、分角色配音或者分角色表演等活動。通常用小組誦讀PK比賽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督促訓練口語。PK比賽其實就是一種課堂反饋,教師可以從中了解學生的誦讀情況和水平。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提高誦讀比賽的難度,可以變成課文復述、課文改寫或者課文續寫等一系列活動,活學活用,舉一反三,這樣更能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其次,課外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諸如《英語趣配音》課外內容比賽、《口語100》比賽、英語口語電視大賽等。展開評分或者評比等活動,來提高學生回家做作業的積極性。現在的手機軟件做得非常先進了,有很多課外英語影視資料可供學生朗讀,也有權威口語考試語音測評引擎,學生可以人機對話、復讀、錄音、配音、英語游戲、口語練習等,大大優化了口語練習的新體驗,多渠道提升了學習英語的口語語感。學英語再也不是過去的讀讀背背了,而是更人性化、更富有交際性。聽著學生發布的配音,看著互相的點贊和點評,教師絕對能感受到學生滿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大家都會發現,英語朗讀誦讀水平較高的學生,其英語感知能力很強,英語成績自然不會差,這就是讀的思維能力,在人的智力方面的體現。所以,我們英語教學應該注重讀的思維教學,那么在讀的教學中,也需要斯滕伯格(美)三個良好的思維模式的訓練。只有讓學生學會正確地朗讀英語,學會自我分析如何朗讀、如何去創造性地朗讀,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從而給予學生自信心,讓他們勇于探索更多、更新的語言知識,來豐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