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第一小學 馬全伏
在如今,社會科技的變革也讓教育改革進入了關鍵階段,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課改的提出促使教學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表現在各科的教學目標由豐富學生知識變為對學生進行能力和素養的培養。另一方面,相比過去,現代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中心地位,注重方法、過程的教學。數學是小學的重要學科,且難度也相對較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需要利用各種方法有效落實新的教學理念,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多以講授法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感染力有限,自然無法一開始就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近年來,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方法、新的素材獲取途徑。相比傳統的教學方法,以視頻為主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故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情景導入。例如在“長方形”這一知識點中,在課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學案和線上微課搭配讓學生進行預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學案上的目標合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相比傳統的文字素材,以視頻形式展現的微課無疑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而在課前的情景導入中,教師可以播放提前錄制的實景微課,微課內容可以以學校為中心,錄制學校附近的事物。之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你們能找到多少長方形?”以引入具體的教學,這不僅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也能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通過信息技術,教師以視頻資源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生興趣的激發不僅與知識展現的方法有關,也與學習和練習的方法密切相關。據調查,大多數學生第一個興趣都與游戲有關。可以說,游戲教學法是相當契合小學生特點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對于激發學生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故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開展游戲教學,構建趣味的教學形式。例如在“找規律”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開展多樣化的棋類運動,讓學生尋找必勝的方法。如教師可以開展五個皇后游戲,讓學生在進行一段時間的游戲后,回答該如何獲得勝利。由于是在游戲中尋找規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將更高,也能更加順利地學習到相關知識。這樣,通過游戲教學的開展,教師有效創設了趣味的學習方法,切實提高了教學效率。
現代教學以大班制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保證課堂教學的集體探究環節是相當必要的。但在培養現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越發重要的情況下,集體探究環節也需要減少內容,突出重點。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多通過自己的經驗把控教學重點、難點,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也難免會出現“失真”的現象。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師提供了方便的學業數據收集工具,能讓教師更加便捷地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即需要積極進行學業數據分析,做好教學準備。例如在“四則運算”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以先學后教的方式展開教學,在學生預習完成后,教師可以利用智慧課堂軟件向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在有小括號存在的題目上錯誤率較高,主要錯誤的原因是優先級問題。而在后續的課堂探究中,教師既可以以四則運算優先級的講解為重點,在練習環節,教師也可以更多地布置帶有小括號的練習題。
作業是中小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作用。但在過去,這一部分通常會為學生帶來巨大的負擔,尤其是在數學這門學科,題海戰術展現得相當明顯。在現代,減負提質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個性化教學恰恰是與這一理念相契合的。分層作業是將學生分層,向不同學生布置不同作業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于提高作業針對性有著重要的作用。故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為學生分層,合理布置分層作業。例如在學生背誦數字6乘法口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布置分層作業題目。題目整體分為三個層次:基礎題為順序思考的乘法計算題,如6×5=(),6×7=();提高題為逆向思考的乘法計算題,如6×()=12,6×()=48;思考題為與加減法的結合題目,如6×4+4=();6×3+8=()。其中,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可以只完成基礎題,大多數學生完成基礎題和提高題,而思考題則要求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完成。
小組的組成方法對小組合作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的分組有著很強的隨意性,這也就導致很多時候,一個學生小組只有一兩個學生較為積極,而其他學生參與程度較低,造成了不小的不良影響。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應該將學生的能力分成不同的層面,而在小組合作中,教師也需要依據學生能力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以讓學生發揮自己各自的優勢,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例如,依據小學的學科體系,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不同學科的成績分別排名,以合適的方法將在不同學科有優勢的學生分到不同的小組,以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而在如“計算人均綠地面積”這樣的實踐活動中,不同的學生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如擅長動手的學生可以負責測量相對較難測量的長度,善于口語交際的學生則可以調查學校內部人數。
在過去的教學中,小組合作雖然是一種較為常用的學習方法,但受教學條件影響,其最多只在課上實施,這無疑是無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作用的。在現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線上交流技術越發成熟,遠程的小組合作也具備了條件。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線上社交將小組合作拓寬到課下,一方面為多樣化的作業布置提供支撐,另一方面有效提高學生課下的自學能力。例如在“統計”相關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布置統計家長年齡和愛好的作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通過QQ、微信等線上社交媒體進行交流。以此將不同家長的年齡、愛好綜合,并以合適的方法展現出來,這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現代的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成為每位一線教師都需要思考的問題。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即需要以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落實因材施教理念,開展個性化教學模式,積極推進小組合作模式,提高學生能力。這樣,教師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滿足新時代社會對教育教學越來越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