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區臨平第五中學 沈智明
初中科學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綜合課程。作為一門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探究意識的學科,科學在初中教學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當前過重的學業負擔和升學壓力,不少科學教師習慣于使用“題海戰術+時間戰術”,漸漸忽略了科學教學中基本的科學精神、科學觀念的傳達,忽略了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種情況不僅阻礙了學科教育的正常開展,而且嚴重影響了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因此加強對科學教育的研究,大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當前教育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科學學科本身就有探究性,充分尊重科學的性并且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主動探索,是加深學生對科學認識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可以產生對科學的興趣,拓寬知識面,對自然科學萌生強烈的研究興趣,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正處于形成階段,很多涉及自然科學的內容并不在學生的認知范圍內。通過科學學科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科學的知識,并且對身邊出現的自然現象有所了解,從而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
科學精神的內涵非常豐富,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到的科學知識以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與思想品格,包括學生在探究科學知識過程中習得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等關系的處理方式方法,均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能夠在科學精神的指引下提高自身的社會參與感與責任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加積極地進行科學學習與探索研究。
當前背景下,由于過重的升學壓力和課業負擔,不少教師放棄了“輕負高質”教學模式,仍致力于研究“時間+題海”戰術,熱衷于“講授式教學法”的高效與可控,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得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推廣。
預習是學生學習環節中的第一步,也有人將之稱為“學習前置”,它是建立翻轉課堂的關鍵環節。成功的預習可以保證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由于不少教師照抄“優秀教案”成果,完全忽視了預習的好處,有些教師哪怕是布置了預習任務,也沒能做好及時反饋,導致預習環節名存而實亡。
科學學科是一門以探究為重點的實踐性學科,需要教師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引導他們在此基礎上逐步建構起屬于自己的學科知識體系。然而現階段不少教師為了盡可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一講到底,以講代做,以看(視頻)代做,忽略了探究本身所需要的“自主性”,削弱了學生自主設計的能力,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
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受到教學功利思想的影響,教師的評價更多地停留在甄別式的結果性評價,讓部分學生永遠處在學習金字塔的塔尖,部分學生永遠徘徊在底端。此外,部分教師在評價的方式上也是單一的以成績分數為準,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多元化核心素養。
第一,基礎展練:讓課前互助預學成效看得見。教師在課前進行小組合作式預學,落實課堂教學基礎內容,確保“問題前置”。讓同學互幫互助、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開展課前檢查與反饋工作,讓小組互幫互助的成效看得見,讓學困生的進步看得見,展示班級成員的預習成果。
第二,思維展開:讓自主合作探究看得見。教師在課堂上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式探究學習,讓學生的知識和思維看得見,引導小組成員在預習的基礎上自主、合作繪制思維導圖、概念圖、樹形圖,合作進行實驗探究,合作開展項目攻堅,讓學生自主建構學科知識整體框架,讓知識形成、思維的過程看得見,也讓同學之間的合作共贏、互補共進看得見。
第三,課堂展演:讓學生文化素養看得見。教師應通過讓小組不同層次的學生代表上臺展示合作學習的成果,講解學科知識框架的形成過程,或者講解題目的解題思路,接受其他組學生的質疑和提問。讓學生掌握的知識得到充分展示,也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淬煉。例如筆者在講解“大氣壓”一課時,針對掛鉤為什么能被“吸”在墻壁上這一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動手感受掛鉤在墻上粘牢到“擠光空氣”到“氣體減少”到“氣壓減小”直到“壓牢”這個過程,在此過程中驗證了自己的科學猜想,獲得了學習成就感。
第四,成果展示:讓核心素養顯性化、看得見。沒有持續穩定的評價策略就沒有恒定的學習激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建立持續穩定的評價機制尤其重要。教師可通過基于個人興趣的“樂豆”評價、基于課堂參與的“金榜”評價、基于個人成長的“頭銜”評價、基于團隊合作的“搭擋”評價、基于家校合作的“樂桃”評價等一系列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合作學習、個人成長、課堂參與度、學習勤奮度、家校合作度等現狀進行綜合評價,并將這些評價結果與學生期末評優直接掛鉤,確保評價的有效性,讓學生的各種核心素養顯性化。
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要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師就要從多個層面入手,改變科學教學的方式方法,豐富科學教育內容的深層內涵,不斷優化教學活動與教學方式,從而有效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更加深層次的感悟,了解科學思想與科學精神的價值,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積極參與科學課程。相關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科學教育在學生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