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八卦洲中心小學 丁 俊
數學學科的學習除了教師的幫扶指導之外,還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自學練習以及鞏固。這時,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就體現出了其優勢,自主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好數學這一學科,更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應該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課上積極思考,課下自主學習思考,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這樣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比如,在講解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分數混合四則運算”時,教師可依據班上學生的人數,將學生合理地分成小組。教師會給出相應的討論時間,給出幾個適合的題目,由組內人員進行探討分析。此時,要注意給出題目的可變性,如:若存在括號的題目,有的題目可能要先去括號,有的題目可能要先在括號內加減。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展示,展示各組學生的解題答案和思維,這時,切記不可依據固定思維限制學生的答案。結束之后,教師可以依據各組的表現給予相應的獎勵以及教導,這樣的方法既留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學習競爭性,為課堂增添了趣味。
數學中充斥著大量的公式以及定理,若繼續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難免學生會覺得枯燥與無趣,導致降低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課堂之后的教學發展以及學生的教學成效,此時,相關的教學工作者就應該調整教學模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可采取“田野中的教學”等新穎的教學方法,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實踐案例、周邊新穎環境與課堂知識相結合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然,該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若采取“田野中的教學”等方法,可能會因為學生對于周邊環境的好奇心從而導致學習成效下降。這就需要相關的教學工作者提前做好備課,在課上提供更加新奇有趣的教學方法,以此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并且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走向,及時引導和教導學生。比如,在講解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可以在學校周邊的環境中帶領學生參與一次有趣的課堂實踐活動。若周邊環境支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課上到田野中進行教學。課題的設置可以為:對附近田野的形狀進行類比,可類比為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圖形。用產量等實踐問題帶入教學實踐中,經學生計算后得出相應的結果,可進行比較產量大小等相關問題的探討。如果還想提高學生的學習競爭性,可采取第一問題的分組討論教學方法,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能夠獲得更高的學習成效。
情景教學法的采用,旨在通過對現實情景的模擬與假設,綜合課堂學到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課堂的趣味性,又從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總的來說,數學教學難點就在于公式以及理論較為枯燥,課堂上分心以及對于知識不理解、難掌控,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學習時難以理解以及運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多考慮采取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該方法已經在多個教育領域得到有效實施,通過實施的結果,分析發現有著較大的發展前景。該方法也可以綜合前文提到的“田野中的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能夠取得更高的成效。比如,在講解六年級下冊“面積的變化”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創建一個正在施工的房子的情景模型,由于房子正在建造,因此周圍的面積將會進行變動。如何變動將由教師指定或者由學生談論指出,此時,教師可以先指定一個問題,如“房子的面積如何變動才最省成本?新砌一面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墻,房子的面積將會發生什么改變?”而后,將由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此處也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法進行教學。最后,由教師進行課堂總結以及學習方法的指導,若有必要,最后可以采取課后作業的方式,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若要結合“田野中的教學”進行情景模擬,有條件的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周圍的田野中進行情景分析,也可提高學習效率。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中,大多數都是籠統式教學,就是忽略學生的興趣以及其學習的優劣,籠統地進行填鴨式教學,但是有的學生先天條件較好,有的學生在后天的學習中沒有跟上教學腳步,這就會導致學習成果的好壞兩極分化越來越大。若要避免這一后果,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注意到各位學生的學習成效,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但一個教師帶領全部學生也是很難達到最后的目的的,因材施教在數學教學中是重要的,創新也是重要的。這就需要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充分進行探討,分析出新模式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即在減輕了教學過程復雜程度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可采取一對一或一對多幫扶模式,由教師將班級中的學生依據數學成績分為三個隊列,分別是數學成績優秀、適中、較差,然后在隊列中進行幫扶,由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數學成績并不優秀的學生取得進步。教師可以分派數學成績好的學生輔導幾個數學成績適中的學生或者由數學成績好的學生指導一個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獎勵的輔助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具體分配情況可由教師根據本班的情況進行分配。當然,涉及班內分隊列的問題,可能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加強合作進行學生心理輔導。這里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班內分隊列之前,教師以及家長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心理,不可因為運用該方法導致學生的心理產生問題。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新模式的課堂實踐需要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與探討中不斷發展與創新,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取得較大的成效,才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終達到教育的目的,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需要多數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繼,才能夠完成這一任務。數學教學新模式的課堂實踐思考就在于創新,在于提高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在本文中提到的“田野中的教學”就是一個極好的教學方法,既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希望能夠多對之后的教學工作進行探討以及創新,能夠為小學數學教育發展提供更好的教學方案以及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