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民國時期圖書館對方志學的貢獻*

2021-01-07 08:39:32蘇全有臧亞慧
圖書館 2021年9期
關鍵詞:圖書館

蘇全有 臧亞慧

(河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河南新鄉 453007)

圖書館作為民國時期收藏方志的重要陣地,為方志學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目前學術界對民國時期圖書館對方志學的貢獻有所關注,如曾榮的《論民國修志與圖書館事業的相互影響》[1],張升的《民國時期方志搜求熱初探》[2]及《民國時期方志搜求熱考述》[3],王兆輝、閆峰的《民國文獻視野下國立北平圖書館的文獻典藏初探》[4],張毅的《民國時期國立北平圖書館抄藏方志述略》[5]和群忠的《把圖書館通志館當學堂的洪煥椿》[6]等。這些研究對圖書館和方志學的關系有所涉及,但并未深入。為推動相關研究走向深入,本文以民國時期為研究視域,以圖書館對方志學的貢獻為視點,挖掘新史料,探析圖書館在促進方志學的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

1 方志征集

1.1 圖書館征集方志

無論是大學圖書館,還是公共圖書館,其于民國時期積極征集方志,都是為擴充館藏,保存文獻,廣集新知。

1932年,時文稱:“地方志書之重要,近頗惹人注意,以故公私搜藏,頗成一時風尚。如國立北平圖書館、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上海東方圖書館、天津任氏天春園、南潯劉氏嘉業藏書樓,莫不蔚為大宗,雄視海內?!盵7]84-851933年也有相關記載稱:“志書的收藏,除官府外,我國的圖書館也多方搜集;就歐美的圖書館,也出重價,在各地采訪;凡留心中國文化者,莫不注意于方志一門?!盵8]還有文獻記載:“國內各大圖書館,莫不以搜集方志為急務,各省圖書館尤注意于本省志書之齊全”[9]。因此,圖書館征集、收藏方志,在民國是普遍現象。

第一,民國時期各大學圖書館,如燕京大學、國立暨南大學洪年圖書館、福建協和大學等,均致力于方志征集工作。

1931年,燕京大學圖書館“于地方志搜求尤勤,計入藏志書,已達八百余種,甚可觀”,據該館1931年上半年調查,“現存志書,不下四千種”,但依然積極刊報征求地方志[10]6-7。1932年,《燕京大學圖書館報》又載文:“本館現擬征集中國地方志及各種刊物,凡有愿出讓或贈送者,請徑來本館接洽或函商亦可?!盵11]

1928年,《申報》報道國立暨南大學洪年圖書館從學生著手,請教育局協助,積極向全國各地征求方志。“國立暨南大學洪年圖書館,為考求中國文獻、官階制度及民族歷史起見,向各省征求舊日府州縣屬地方志。先從閩粵兩省著手,以該校僑生,籍隸該兩省者居多,一面由學校當局直接函請省政府通知所屬地方應征,其次及于江浙,再次向北方諸省征求。如各地愿自行寄贈者,該館當以相當刊物交換,頒貼費者,亦照補。”[12]

福建協和大學圖書館1938年在《協大周刊》上刊登啟事,“愿以善價收買本省地方志,凡愿割愛者,不論新舊殘破,均請將志名、卷數、冊數、修刊年月、編纂姓氏等來函開示,并列價格以便接洽,如蒙攜書來館面談,尤表歡迎”[13]。

大學圖書館的征集活動,對各地重視方志建設具有引領和示范意義。

第二,各地的公共圖書館,如國立北平圖書館、安徽省立圖書館等,也積極征集方志。

根據1933年記載,國立北平圖書館“先后所搜藏方志達五千二百余部,三千八百余種”[14]。1945年《圖書季刊》刊登了國立北平圖書館近年所征集收藏的方志,囊括多個省份,有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福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遼寧、吉林、綏遠等[15]。

安徽省立圖書館編印《學風》,并多次載文介紹該館的方志搜集情況。其開始征集方志的時間,據1930年《學風》載稱,“本館有征集本省各地方志之舉”,“此種工作,民國七年馬德驥先生長本館時,即曾開始從事”;國民革命后,還“復特設文獻征存股”,積極從事方志搜集,在短時間內效果不菲。后該館又成立通志館,“承江館長彤侯先生殷殷以通力合作相囑,是不啻闡發文獻之前途,耀然獲一明燈”[16]。在征購方面該刊還載道:“自本刊第一期出版,本館又自安慶大德堂購得翻刻銅陵縣志一部;館長游滬時,在來青閣購得徽州府志一部?!盵17]此外,該館“又曾一度呈請教育廳轉令所缺志書之各縣,代為采送”[18]。

蘇州圖書館則是通過編纂方志待征目錄促進征集?!妒×⑻K州圖書館廣征地方志乘》一文稱,方志“因其關系人類之進化沿革,至重且巨,各地之風俗,人情,建設,行政,財賦,教育,無不備載其中也,茲聞本邑省圖書館,有鑒于此,已編就本省方志待征目一冊,并為充實庫藏起見,昨特分發各界”。該館還特刊登方志待征目廣告:“本館自經事變,損失不貲,圖籍之遺失,不知凡幾,志乘散亡,尤堪惋惜,用輯本省方志待征目,懸為廣事搜羅之鵠的,尚望海內藏書家,抱化私為公之宏愿,匡本館采訪所不逮,將本省方志,或假手傳抄,或割愛贈將,則豈獨本館之幸,異日當局有纂修通志之舉,實利賴之!”[19]該館希望通過方志待征目廣告,將私藏方志化為公有,與方志征集聯合起來,以期有效豐盈方志館藏。

廈門圖書館則是依托教育廳開展方志征集工作。1931年,廈門圖書館館長余超稱,“自國府成立以來,舊有志乘,多所改革,而遺著新編,當亦不鮮,尤應及時征集,以蔚文觀”。為了擴大方志征集的力度,余超館長“因特請廳迅令本省各縣,并予咨請各省政府,令飭所屬,惠贈省縣方志,及一切遺著新刊,俾供眾覽等情。教廳據此,除分別函令外,并令本省各縣政府遵照,各檢一份徑寄該館,以供眾覽云”[20]。

浙江省立圖書館,藏有從乾隆元年起至宣統三年止的初稿二百余冊?!霸逵诿駠暧烧憬¢L公署發交浙江省立圖書館保存”,后該圖書館又在“杭市書肆訪得志稿地方自治篇四冊,即收購之”[21]24-26。

廣東省立第二圖書館在抗戰勝利后,接收米市路偽廣東省立第二圖書館藏書約七萬冊,從臺灣總督撫處收回“廣東專藏”一百箱后,館藏大量充實。據1946年統計,當時廣東省立第二圖書館有“廣東方志八十七縣,所藏廣東方志之多,為全國圖書館之冠”[22]。

上海合眾圖書館在浙江省志局突然停辦后,在“稿件未曾集中,其流散在外者甚多”的情況下,根據1948年記載,當時該圖書館盡力搜集,藏有浙江省志原稿三十多冊[21]24-26。

除了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還有民辦的私立圖書館也重視征集方志。如涵江圖書館就十分重視方志的收藏,認為其“可以窺制度、知文化、識民情,故今日各地圖書館于收羅方志,視他書為要,大而全國,小而一省,舊帙新編兼收并蓄,予學者以明了各地狀況之機會”。因此,該館積極請教育廳協助征集,福建教育廳接館長康誥請求后,訓令各縣政府征求當地方志交館保存[23]。

民國時期,圖書館多視方志征集為重要工作,有的還會通過教育廳協助其工作,加強征集力度。

1.2 中華圖書館協會代為征集方志

中華圖書館協會在方志征集方面的貢獻有二:一是通過決議案竭力推進;二是通過《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代為征集。

決議案方面,為督促全國圖書館方志征收工作,中華圖書館協會在第二次年會報告通過重大議決案。議決案之一為“《圖書館于可能范圍盡量征購方志輿圖案》”。該協會認為“保存文獻,為圖書館重要之職志,而方志輿圖尤為各地方主要之文獻,以前學者向少注意,及至近年,各圖書館漸知搜羅此項圖籍”。為了促進收集工作,協會提議“由各縣各省以及國立圖書館共同互助作此項采訪工作”,其有利之處是“不但事功半倍,而有功于地方文獻之保存與學者研究之便利定非鮮淺也”。辦法是“由大會呈請國府通令各省政府督率所屬地方勸告各地官紳限期編纂方志,測制地圖。出版后,對于圖書館一律贈送,或半價采購”。議決案之二為“《請國民政府飭教育部通令全國公私立圖書館注重搜羅方志保存文獻案》”。因“民國成立,禍亂頻仍,生民涂炭,而所修省府州縣志書迭經水火兵燹……考舊修方志,實開一代典章文物,未可付之闕如”。具體措施為:“請國民政府飭教育部通令全國公私立圖書館,注重搜羅新舊方志,凡各官書局現存志書版本,應劃歸圖書館保存,以免版本散失”;教育部應“通令教育廳,嗣后凡新修方志,著令監修刊印若干部,由廳分贈各圖書館珍藏眾覽”[24]等。

《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方面,也多次發文推進各圖書館方志征集工作。

大學圖書館方面,1928年《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載文為國立暨南大學洪年圖書館征集方志。“國立暨南大學洪年圖書館,藏書繁富,前以研究我國向來行政制度及各地社會之組織,向舊日各府州縣屬征求地方志,即從閩粵兩省著手云。”[25]

公共圖書館方面,如成都中山圖書館,1930年《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載文道:“各省縣圖書館,如有刊行當地志書或庋存志書復本者,即望分贈該館?!盵26]又如廣西省立第二圖書館,1934年該報載文稱,“為便利學者之參考起見,欲于短期內搜集各該項書籍,擬請鈞廳通令全省各縣政府,將各該縣志或府志前人名著及苗猺方面之紀載等,廣為征集”,送交廣西省立第二圖書館,以“俾廣庋藏而供參考”[27]。再如江蘇省立鎮江圖書館,1937年亦有專文報導該館致函各縣文化教育機關,征求各縣方志?!安榉街緸閲芬獌裕驳胤浇ㄖ弥馗锷鐣奈镏f嬗,均以此為總匯,本館設于江蘇省會,對于此項志乘,需求益殷,歷年分別搜集,粗具規模,惟新舊各志種類繁多,端賴出版界及藏家慷慨襄助,始能漸臻美備,茲查貴縣新修之某志,體制精審,選材詳贍,敢懇惠賜一部,俾資保存,而利眾覽,特函征求,只祈俞允,無任感荷,此致某某機關?!盵28]此文先以方志的重要性和圖書館對各界惠贈方志的感激之情為鋪墊,實則希望各縣機關惠賜方志,同時尋求教育機關的協助。

中華圖書館協會,“集全國圖書館及斯學專家”[29],為民國方志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方志征集宣傳上,作用顯著。正是因為各圖書館及圖書館協會大力開展方志搜集工作,“十余年來,各地圖書館皆努力采購方志,其本邑之志,或鄉里已蕩然無存”[30]7-8。民國時期,圖書館為方志征集發揮了重要作用。

2 方志的目錄整理與推介

民國時期,在方志宣傳方面,各圖書館開展了方志目錄整理以及新書推介等工作。

2.1 目錄整理

民國時期,多個圖書館如國立北平圖書館、江蘇省立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等開展了目錄整理工作,這是圖書館為方志所作貢獻的一大內容。

國立北平圖書館1933年出版《北平圖書館方志目錄》,該館“責之專人”編纂目錄,“各志之卷數,冊數,及刻版年代,纂修人名氏,皆詳載無遺”[31];1934年發表《續補館藏方志目錄》,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湖北等地方志目錄[32]。據統計,1933年國立北平圖書館已出版的目錄有《中文輿圖目錄》《特藏清內閣大庫輿圖目錄》《地圖學史料略輯》《明代北方邊防圖錄》,正在編輯中的有《普氏遺圖專目》《漢唐間地理書輯佚》等[33]。1935年秋,因中算史缺乏參考資料,擬編撰中算方志目錄,后又受制于“中原庋藏方志過少”,李樂知乃“煩北平圖書館代輯”[34]。萬斯年所編的《國立北平圖書館西南各省方志目錄》,革新現代化編目方式,即“本編各志排比方法,打破從來依大清一統志編訂志目次第之體例,以現代化為原則,以省分卷,次依方志之性質,分各省方志為通志、合志、縣志、別志四編,以總其類”[35]78-168。民國時期國立北平圖書館對方志目錄的整理出版,成績斐然。

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亦多次從事方志編目工作,成果卓著。1933年,《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刊登該館關于“分類綱要”的文章,評價其“類目精詳”,其中有諸多關于方志性質的分類[36],對各圖書館從業者和相關研究者意義重大。1935年10月初,時任館長的柳詒徵等學者編著的《首都志》出版發行,該書“融會群籍,自鑄新辭”[37]。內容上,“首都歷代史跡,地理沿革,大略可見,而斷制謹嚴,頗具別裁,即以教育志而論,內分南朝學校,隋迄元代學校,明代學校,書院等編”,“較昔日纂輯志書,首列學宮,學額,等目,徒事空文,無補實際者,進步已多”。該書還有開創性分類,“方言一類分方言音系二類,尤為昔志所無”[38]?!妒锥贾尽返哪夸浘幾?,頗顯新穎。

廣東地區的目錄整理,以中山大學圖書館為代表。據1928年《中山大學圖書館周刊》言,中山大學圖書館中的編目部,除負責雜志小冊子外,“專理全館圖書分類及編目一切事宜”,且為了方便工作,分中西文兩科,每科設八股。該圖書館1928年所整理的簡目,“目內依最近省道區劃,編排次第,其早已廢除道制者,于某道前另加‘原’字以別之”,對于其方志的編者、刊印時代以及收藏地址,藏于中山大學圖書館還是語言歷史研究所等,都有詳細的標注。方志類型包括總志、省總志、府廳州縣志等,“目內收錄總志二一種,省總志三三種,府廳州縣志四七六種”[39]。

1933年,《廣州大學圖書館季刊》長文刊登鄭慧英所編《廣東三大圖書館所藏全省方志錄》。作者集廣東省立第二圖書館、嶺南大學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所藏目錄,“以省,府,廳,州,縣志為限,其余山志,寺志,鄉士志,海關志等,列入附錄”,并將三大圖書館缺少的方志,但為私人收藏,或者藏于國立北平圖書館的,也在方志錄后列表整理[40]。

由上可知,民國時期我國各地圖書館致力于整理方志目錄,這對當時社會認識、關注方志,作用不可小覷。

圖書館開展方志目錄整理工作,影響深遠。《燕京大學圖書館報》等載文認為,方志目錄整理有利于明晰方志數量、衡量方志價值,有利于盡早征集、補充缺失的方志卷冊等。

具體來看,第一,可以明了方志數量,確定是否為稀缺方志甚至為孤本,明確有無復寫、翻印之必要。當面對稀缺方志“而千萬里外乃獨有孑遺,或僅傳一本而欲得之者不止一人,則惟有復寫,其價值甚高而需要甚殷者,則取以翻印。然而倘無總目,將何從知此書之果孤與否?果有復寫與翻印之需要否”[41]5-6?

第二,可以衡量方志價值?!皶鴥r揣摩風氣,時居奇貨,倘無總目,亦將何從知此書之果應有此價值否”?“而向日視為普通書籍者或遂藉此而識其珍貴,移置善本書庫,慎密藏之,則得其所矣”[41]5-6。借助目錄,可以辨別書籍的價值,一方面避免惡性競價,另一方面又可盡力杜絕使本應悉心珍藏之書籍白白蒙塵,引人抱憾。

第三,有利于盡早征集、補充缺失的方志卷冊?!叭必韮?,可得其補寫之途,不至抱殘以終古,非快事乎!”對于僅存于海外的方志,“則有力者覽之,宜可瞿然興起,推廣黎氏古逸叢書之意,借而刊之”[41]5-6。

此外,作為圖書館方志專家,朱士嘉指出:“綜錄之編,不亦為當務之急耶?!痹蛟谟诰幾敕街灸夸浛闪私庵袊F存方志有哪些種類、哪類比較豐富等問題?!叭蝗襞e以問現存方志若干種?何類居多?以見于何年者為最早?其庋藏之狀況有可得言者歟?則恐將瞠目無以對也。”[42]14-17這些正是朱士嘉花費巨大精力編纂《中國地方志綜錄》的原因?!白缘么艘痪?,而后諸種難題悉可消釋,主持圖書館與張設書肆者,俱無有悖入悖出之慮,不亦善乎!”[30]7-8因此,圖書館方志目錄整理工作,至關重要。

民國時期圖書館對方志目錄的整理及其貢獻,成為當時一道靚麗的風景。

2.2 方志目錄方面的新書推介

民國時期,圖書館還推介關于方志目錄研究的新書。

1926年,《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介紹新書《中華民國省區全志》,本志分為三十卷,每卷又分為七章,包括總說、商埠、部會、道縣匯志、山水志略、政教民俗、實業[43]。

1931年,《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為新書目《故宮方志目》作推介。該書由北平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編印,北平故宮博物院出版。其書所成過程為:“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以故宮所藏,益以清史館近歲所收,自明正德迄于清季,共得一千四百余種,編為故宮方志目。”該刊評價此書“內中善本罕見之作,指不勝屈”。對于方志學研究者,“其他罕見之本正復不少,究心方志學者,于茲書之出,必為之慶幸不置也”[44]。1932年,該刊推介新書《中國地方志備征目》,但其重點是對該書提出的一些質疑[7]84-85。

1935年,《燕京大學圖書館報》專題推介《中國地方志綜錄》,標明作者、出版社及其價格。該館報強調其書所成,除了朱士嘉本人的學術水平外,也有燕京大學圖書館館藏豐富的影響?!拔倚D書館收藏地方志之多,非他校所能及。異時朱君士嘉肄業于此,專心研究,寢饋其中多年”。還論述了朱士嘉編纂該書的原因,在于要解決“何地有志?何志曾刻?何地之志,幾經纂修”的問題,以及基于方志的重要性,學者“今日欲研究各地民情風俗,必據方志為入門,是非將方志之存于今者,綜而錄之不可也”。同時,以顧頡剛為《中國地方志綜錄》所作的序為宣傳廣告語,突出其研究價值:“是書之行,有此數善,洛陽紙貴,不脛而走,可以預卜。用告研究史地學者其共置之。”[41]5-6燕京大學圖書館為朱士嘉做新書推介,既宣傳了其方志新作,又可提升圖書館影響力。當然,圖書館做方志新書推介,關鍵的作用還是希望擴大方志的影響。

民國時期,圖書館在方志目錄整理與推介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3 方志研究

3.1 方志的價值認同和編纂

圖書館界學者對方志的研究,主要是強調方志的價值、方志編纂的方法以及圍繞具體的地方志進行研究等。

顧頡剛(燕京大學、北平圖書館采購委員會委員等[45])、朱士嘉(燕京大學圖書館中文編目部主任,武漢大學圖書館館長等[46])給予地方志極高的評價,言其是“中國的特產,是未經開辟的新大陸,是研究歷史,地理,和社會科學的深藏寶庫”。他們認為地方志有材料豐富、信實、比較難得且比較“平民化”的價值特點,還“可以教知府知縣怎樣去‘識地理,稽戶口,定賦役,別風土,觀人物’。它可以‘化民成俗,考鏡得失’。中國一千多年以來,在政治和倫理觀念夾持之下,地方志就這樣的被看作一種指南了”。地方志不僅是“知府知縣的教科書”,還是一部地方文化史,“拿現在的眼光來看,也可以說它確是一部以地方為單位的文化史,在學術上,自有它不朽的地位的”[47]1-5。地方志因其區域性和廣泛性,成為研究歷史的重要工具。傅振倫則對方志的性質作了具體的闡述,重點是將方志與諸志,與地記、史書、方記進行區別[48],有利于更加明晰方志研究。

還有論述如何進行方志編纂的文章。如朱士嘉的《研究地方志的計劃》[47]1-5以及《怎樣編纂新式的縣志》[49]345-352等。朱士嘉認為在民國或民國以前所修的縣志存在兩個較大的弊端:“第一,在體例方面大都還是因襲陳規而不能完全適合各地方的環境和需要”;“第二,內容方面不是太嫌繁瑣,就是過于疏略”。朱士嘉提出纂修縣志,可以從兩方面出發,一為采訪,二為編纂。采訪之前要做充足的準備工作,如聘請采訪員、測量員、攝影師、繪圖員、統計員、書記等組成采訪委員會,以一縣為單位,調查其疆域、方位和里數,特別是縣與縣之間的分界處,應尤為重視;將采訪材料集中分類保存,設立志科,如天文、地圖、交通、教育、宗教、方俗、氏族等。編纂工作也至關重要,“采訪員好比鐵路局的材料處處長,編纂員工好比工程師”,應設置編纂委員會組織,力求材料真實,記載詳備,地方性、時代性特征明顯,內容平民化,注重精密的校勘等[49]345-352。朱士嘉對方志修纂的諸多合理建議,無疑與他有著豐富的圖書館方志編纂工作背景有關。

民國時期,區域性的地方志研究常見于圖書館期刊。朱士嘉曾多次在《燕京大學圖書館報》刊登各地地方志文章,如《臨安三志版本考序》[50]、《天一閣方志目跋》[51]、《琴川三志補記續跋》[52]。如萬斯年(圖書館學家[53])編著《國立北平圖書館西南各省方志目錄》,地域范圍“包括我國西南部——四川,西康,廣西,云南,貴州五省”。為便于參考起見,“所有各志,均加附注,說明各地間之隸屬關系,及其最近沿革”[35]78-168。他的《近纂嵩明縣志讀后》,介紹了嵩明方志的卷冊、類目等,還記述了其感悟[54]。

圖書館學者重視、推重方志研究,并身體力行,不僅有利于擴大方志的影響,也有利于體現其價值。

3.2 朱士嘉的《中國地方志綜錄》及其正誤

朱士嘉的《中國地方志綜錄》是圖書館研究方志的重要代表性著作。民國時期,該書出版后,學界除了給予高度評價外,還提出了不少質疑,并為其正誤。

朱士嘉所作的《中國地方志綜錄》,是其引用國內外二十幾個圖書館所收集的地方志研究而成的[55]27-28?!氨緯涴^藏方志,以超過二百種的為標準”[56]258-261,“計有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北平東方文化委員會圖書館,北平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東方圖書館,金陵大學圖書館,上海徐家匯天主堂藏書樓,北平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燕京大學圖書館,前外交部圖書處,上海南洋中學圖書館,南京國學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天津任氏、寧波范氏、南潯劉氏、湖北張氏諸家藏書,日本東京內閣文庫,大連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等二十余處”[56]258-261。若無大量圖書館所藏方志的基礎支撐,恐難成此書,另朱士嘉的圖書館工作經歷,為其方志學研究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他所著的《中國地方志綜錄》,引起了學術界對方志更深層次的研究,如潘光旦(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57])為其作書評,認為“這是一本許多作學問的人可以利用而應當感謝的書”,“全書最大的效用自然是便檢查”。之所以名之“綜錄”,是因為“它是根據國內外許多圖書館和私人搜藏的中國方志目錄而編成的”[56]258-261。

贊美之余,還有不少學者對《中國地方志綜錄》進行指正。潘光旦對《中國地方志綜錄》的書頁等方面提出問題。“我們認為美中不足的一點是計算頁數的方法,以省區為單位,而另外并沒有全書的總頁數,所以即使根據索引,在生手檢查起來,還不免有些困難”。他還對《中國地方志綜錄》的編纂內容有所提及,言外之意是該書編目并不能完全信任?!皳覀兂醮畏喴槐榈慕涷?,就發見一些與原書不很符合的地方”,希望所用者“如須完全征信,將來尚須就原書逐一校對一遍”[56]258-261。這里,潘光旦強調編纂方志目錄須與原著進行校對。

還有曾在燕京大學圖書館工作的黎光明,他對該書的諸多質疑,則更加直接。黎光明強調自己的四川人身份,以增強對《中國地方志綜錄》正誤的說服力。他說只翻閱了四川的志書目錄,“就覺得這綜錄還沒有‘綜完’,尚有許多遺漏地方”。黎光明認為這本書還有更大的疏漏,就是既然名為“綜錄”,但對于各省圖書館和各省學界人士所藏的該省地方志書,該書并沒有收錄進去。對于《中國地方志綜錄》的疏漏之處,他建議朱士嘉徹底地再調查一下,把所疏漏的補行著錄進去[55]27-28。

沈煉之發表《評〈中國地方志綜錄〉并正誤》[58]及《朱士嘉〈中國地方志綜錄〉正誤》[59]65-69,兩文內容相差不大。沈煉之依據三部方志目錄(《國立北平圖書館方志目錄》《金陵大學圖書館方志目》《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志書目》)[60]75-78與朱士嘉著作核對,指出《中國地方志綜錄》的兩大缺點:第一,內政部收藏志書在一千種以上,不應該不收錄;第二,該書內僅江蘇一省已有七十處錯誤[60]75-78。他甚至評價《中國地方志綜錄》若不進行重新校對纂修,會造成導向性的欺騙后果,“所以我很希望編者在最近的將來將這部書再仔細??币槐?,重行付印,那么這部《綜錄》才可以成為一部有用的工具書,不會變為騙人的‘指南’了!”[59]65-69

到了1947年9月,還有為《中國地方志綜錄》正誤的。季丹發文指出自己對于該書的補正,如“冀浚纂修條,應補正為道光三年”等,建議朱士嘉“乘此各省縣文獻委員會成立之始,作一普遍性調査,然后將是書加以縝密修正,俾臻完備。余揭斯議,想我全國從事方志學者,亦樂于倡導贊助也”[61]。

朱士嘉對一些質疑之聲進行了回應,主要是回應沈煉之對《中國地方志綜錄》的兩次正誤。朱士嘉對此并不認同,直截了當指出沈煉之對其批評所依據的志書目是不可靠的,是“很勉強地湊足了七十條錯誤”。特別是第一點關于內政部志書收錄,他說“這的確是一個缺憾,但在當時是絕對沒有法子可以彌補的”。即朱士嘉不收錄內政部志書,是因為客觀條件所致。而關于沈煉之對其第二點正誤,朱士嘉言“其中一部分我很樂于接受,但是大部分我還不能表示贊同”。對于沈煉之評價該書是“騙人的指南”,朱士嘉更為氣憤,發問:“那末我編這部《綜錄》,究竟有多少人給它上了當了呢?我自己又曾得到什么便宜了沒有呢?”他認為,這簡直是對其人格的侮辱。朱士嘉斷言“拙作所著錄的每一部志書,無論書名,卷數,編纂人,編纂時期,版本,藏書者,以及備考等等,沒有一個字沒有來歷的”[60]75-78。

除了對《中國地方志綜錄》的正誤,也有對朱士嘉的《中國地方志備征目》的疑問。1932年,王重民(圖書館學家)在《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發表文章,對該書詳細提出質疑[62]。有針對體例的疑問:“唯備征之目,著者未必盡見原著,則體例自不免時有舛誤”;有將一書著為兩文的:“又《平鄉縣志》同治七年纂修,刊于光緒十二年,《任縣志》宣統二年纂修,民國四年付梓,實是一書,不應著錄為兩文”;還有針對縣名的發問:民國以后,縣名變更繁多,但王重民認為該著作在地名方面缺乏認真的考究,“未修志書地名錄,頗多可議之處”;另外,王重民言其于民國十七年所修的新河縣志,也沒有被收錄進去,實則是為了力證該著作的疏漏之處[7]84-85。

圍繞著朱士嘉著作的學術爭論與正誤,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圖書館方志資料的基礎上的。可以說朱士嘉集眾多圖書館方志資料而成的著作,引發了更為寬泛、熱烈的圖書館方志研究。以上表明民國時期圖書館對方志的研究,不僅僅提供了方志資源,且直接介入研究,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影響深遠。

4 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民國時期圖書館對方志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征集、目錄整理和推介以及方志研究等方面。圖書館通過這一系統工程,引起更大范圍的公私性質的方志熱,這對于方志學的持續推進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對于當今文化盛世下圖書館所應發揮的作用,具有導向價值。

猜你喜歡
圖書館
去圖書館坐坐
發明與創新(2021年6期)2021-03-10 07:13:54
圖書館
圖書館里送流年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夜間的圖書館
幽默大師(2019年5期)2019-05-14 05:39:38
圖書館里的小驚喜
圖書館 Library
幼兒畫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44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丝袜|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天天躁狠狠躁|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不卡| 国产天天色|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伊人成人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午夜天堂视频|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片在线无码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2020亚洲精品无码|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a级毛片网|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1024国产在线|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青青草原国产|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日本在线亚洲|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av在线手机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综合久久五月天|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高清成人| 成人一区在线|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