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普通高中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有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其承擔著連接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的作用。時至今日,傳統的高中教育辦學已開始逐漸不能滿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的需求。2019 年,國務院辦公廳便發布文件,要求普通高中實施教育改革,從育人方式的層面來著手進行相應的教改工作。改革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對于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基礎教育成果的鞏固都有著重大意義。
目前,積極響應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要求,開展新時期普通高中教改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現階段的普通高中普遍存在著片面重視應試教育、忽視學生德育的情況。當下,大部分普通高中所重視的僅僅只是學生的文化教育,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對學生的德育并不上心。且部分學校管理者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便是將學生步入大學,因而在只關心學生學習成績的前提下,忽視了立德樹人的育人原則,無法在高中階段完成培養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接班人的任務。
二是現階段的普通高中普遍存在著素質教育實施不夠全面的情況。目前素質教育的實施雖然已經由來已久,但是大部分普通高中的素質教育實施情況仍然不甚樂觀,高中階段的素質教育成果并不理想。當下高中生在其所受到的高中教育中,無法達到全方位提升個人綜合能力與素質的效果,與國家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要求標準相去甚遠。
三是現階段的普通高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仍然存在“唯分數論”的情況。學校管理者需要面臨的考核指標中,學生的分數情況仍然占據著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中較大的比重。因此,為達成相應指標,學校管理者便狠抓學生的學習成績,從而能在教育質量評價的“考卷”中取得較大的“分值”,自然而然地使高中教育的初衷與結果背道而馳。
積極響應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方案,開展新時期普通高中教改工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手應對:
一是政府應當為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提供詳盡的保障措施,大力支持新時期國內普通高中教育的發展。針對我國普通高中目前在育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政府應當積極出臺相應政策法規,為普通高中的教育改革提供堅實的保障,如成立相應的專項資金或成立專門的項目組,從而為普通高中的改革提供服務。政府方面所提供的保障措施是國內普通高中教育改革順利開展的一大關鍵性因素。
二是學校要高度重視、積極響應普通高中的教育改革工作要求,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學生的學業成績固然重要,其所應當接受的素質教育,但也不能被置之一旁。素質教育開展的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使普通高中無法培育出完全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合格接班人,不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因而,學校方面應當積極主動響應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要求,開展新時期普通高中教改工作,專門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開展相應的工作。
三是社會應當扭轉“唯分數論”的不良風氣,將關注點放在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培養之上。當下存在“唯分數論”的不良社會風氣,使教師和學生家長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不良影響,進而導致了素質教育在普通高中階段的開展受到了阻力。部分教師和家長反對校方進一步深化實施素質教育改革方案與措施,要求其將重心放在學生的課業上,這是十分不利于普通高中教改工作的。因此,要扭轉該種不良社會風氣,使普通高中教育的目的經過改革之后走上正軌。
綜上所述,積極響應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要求,開展新時期普通高中教改工作,需要政府、學校與社會共同攜手發力,以此呵護學生的健康發育成長,使其能夠茁壯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合格建設者與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