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樂縣洪水小學 張曉林
口語交際能力是社會個體應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是人們在社會交際、生活、工作中的交流能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交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小學階段的口語交際教學,重在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能夠在不同的語言場合中進行清楚具體的表達、交流,全面提升語言素養和綜合能力。作為農村小學,在以往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對口語交際能力的教與學重視不夠,教師無策略教,學生無興趣學,口語交際教學效率低下。在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要立足實際,不斷創新教學策略,優化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使學生獲得基本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語言能力方面獲得全面發展,以順應時代發展。
口語交際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聲音的藝術,它是一個人的體驗活動,需要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眼、耳、口、舌等多感官的參與,從而使學生對語文教材文本的理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水平。由于地域和家庭環境制約,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一是農村小學不夠重視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大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比較關注閱讀教學和書面表達的訓練,對于口語交際這一教學內容關注不夠,在口語交際的教案備寫、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活動組織等方面都不會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口語交際教學常常會簡單化。二是農村小學學生在語言交流中往往將口語當作最主要的交際工具,在家庭、學校中經常使用口頭語進行交流,不能熟練運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因此,農村小學學生口語交際問題一直阻礙著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引導農村小學生學好普通話,用好普通話,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農村地區的進步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未來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更高的要求,如何促進農村小學從根本上重視口語交際教學,不斷提高口語交際教學水平,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長期任務。
口語交際能力是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說話,從對話中收集和整理有用的語言信息,從而使用規范的詞句同別人進行流暢的表達與交流,實現人際交流和社會交往。從設計理念上講,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將社會性、主體性、生活性、啟發性與人文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從語文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過程看,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的主陣地在語文課堂。
學生要想獲得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效的口語交際教學是關鍵。在小學語文教材編排中,每一個單元都設計了一個口語交際訓練主題,要求教師結合本單元課文閱讀教學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所以在閱讀教學環節中,教師就要結合相關課文中人物對話內容和表達方法,有意識教給學生如何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語言邏輯表達,進而展開有效的對話,讓學生學會準確、得體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語文課的每個單元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精心設置一個符合生活實際的言語交際情景,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師生口語交際、生生口語交際的活動,讓學生想說、能說、會說。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一定注意要立足學生實際,不能脫離實際讓學生在主題對話時抓不住主旨,不能任意拔高要求使學生無話可說,一定要在口語交際主題設計、情景創設、評價反饋上下足功夫,讓口語交際的雙方都處于一種積極的互動狀態,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口語交際活動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交際,從而習得口語交際的方法,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語言活動,離開了這種特定的環境,言語交際就無法進行。口語交際學習的關鍵在于促進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中都能自覺、主動地圍繞對話主題進行交談,所以要求學生能夠把握對話的主旨,并且會使用規范的普通話進行交流。如果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普通話,而回到家中完全使用地方方言,口語交際學習進程就會極度緩慢。實際上,農村小學生在家庭中的規范的口語交流機會嚴重短缺,學生無法與祖父母、父母開展良好的口語交流,在社區實踐活動中也是如此。所以大部分農村小學生在處于一個陌生的語言交流環境時,就會產生害羞、焦慮、躲避的心理,不敢與大人對話交流和溝通。所以,農村小學要做好語文口語交際學習的“家園共育”,使學生始終處于一個積極的口語交際學習環境。農村小學生的父母一般不重視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并且講不好普通話,農村小學和教師要在家校聯系活動、家長開放日中,向家長講清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和訓練方式。引導家長能夠從點滴做起,自覺學習和掌握一些普通話詞語和句子,引導他們在家中盡量規范自己的語言,遇到發音不能確定的字詞,通過查閱字典,確保在孩子面前使用規范的普通話,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練習口語交際的環境。教師還要教給家長在家中積極創設讓學生多聽、多讀、多說的語言環境的方法。例如孩子每天放學后,家長要記得讓孩子用普通話講講自己在學校的一日活動和收獲。家長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給孩子播放一些文質兼美的對話視頻,讓孩子模仿學習。還可以利用一些親子活動,父母和孩子共同講故事、念兒歌、練繞口令,糾正孩子的口語表達的錯誤,給孩子練習口語交際的機會。
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更是一個長期行為,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積極創設口語交際情境,教給學生口語交際方法,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以及語言思維品質,注重在口語交際活動中發展學生的語言個性和語言思維。還要引導家庭積極參與口語交際訓練,注重加強學生聽、說的技能訓練,讓學生在多元化的語文教學、家庭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學到真實的、有用的口語交際方法,促進學生語文讀寫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