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高臺縣第二中學 石曉萍
生活信息化是世界向前發展的趨勢,因此作為信息化基礎的編程就成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當然初中生的編程教學并不是進行真正的語言教學,而是對其編程的興趣進行培養,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思考,建構模型等,在玩中學,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而且利用圖形化編程軟件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編程思維。
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是基礎的教學,其中關于編程的教學更多的是對思維的培養,因為整個編程是利用軟件進行圖形化編程,學生只需要將各個模塊的內容根據自己想要的順序進行不斷的填充即可,這種編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課改在不斷深入,這使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也在不斷地深入;而且社會的發展是趨向于信息化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成長中不至于被社會拋棄,而且當社會的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信息技術的相關能力將會成為人類必備的能力之一,不然會成為一個“文盲”。培養初中生的編程興趣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并且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形成的編程思維對于完善學生整體思維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培養初中生的編程興趣是編程能力提升的基礎,目前我國雖然有很多的編程高手,但是編程需要具有十分強的創新能力,只有通過創新信息技術才會不斷地進步,然后不斷地和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相結合。所以培養初中生的編程興趣是社會的要求,初中生成長的需求也是保障我國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重要舉措。
在進行編程教學的時候,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先讓學生通過課例觀察該程序最后要實現的功能以及相關的效果,然后再將相應的模塊按照順序添加進入程序流程當中。通過這個行為,學生可以清晰地認識到編程最后需要得到什么,然后整個過程是什么,關鍵點在哪里。只有明白這些,在編程的過程中學生才會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有目的的整理,大大地縮減了思考的時間;并且因為學生在腦海中已經形成了一個編程的流程,所以在實際動手操作中如果出現問題,那么就會被立刻發現,進而提高編程的效率。
學生剛剛接觸編程,對于初學者來講如果沒有一個事例進行對照的話,學習相關的知識會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利用編程軟件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對這些問題進行總結和分類,最后讓學生組成討論小組對這些已經分類的問題進行討論,利用這些問題對示例的程序進行拆解,從程序中找相應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整個程序進行不斷的拆解,然后對每一個部分的功能進行詳細的查看;這樣學生會慢慢地對程序的運行以及流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圖形化編程教學并不需要教師進行具體語言、語法的講解,而是注重學生編程的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在腦海中首先構建一個模型,然后通過不斷的拼接程序積木塊,去完成模型的搭建,從本質上來講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對初中生的編程思維的培養采用的是程序模塊化的方式,即在一個圖形操作界面中,程序運轉的流程已經設定好,而學生要做的就是將促使程序運轉的模塊按照自己的想法一一地放入程序的每一個環節,最后進行程序的運轉。在進行模塊位置規劃的過程中就需要學生將程序的每一個節點有一個了解,這樣才可以用已經涉及的程序進行優化,進而達到程序運轉的最優化。圖形化編程的優點就是學生記憶理解,并且上手操作也更為簡單,通過實際操作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編程思維。
興趣的培養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學生才是興趣的主導者。初中編程的學習其實主要是借助編程軟件,比如說編程貓、Scratch、Blockly等編程軟件,它們不是代碼編寫形成的編程,不需要對語法格式以及代碼進行學習,只需要對編程思想以及編程流程的學習。因此學生可以通過自主的研究性學習進行相應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雖然規定了編程的起點和終點,但是編程的路徑卻沒有進行規定,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進行自我的創新,有時學生的創意是極為強大并且效果最好的。
1.正確認識編程
初中學生對于電子設備的接觸已經相當頻繁了,大多數學生利用電子設備都是在玩游戲,因此他們在潛意識中會認為信息技術就是用來玩游戲的。信息的發達讓學生已經明白了編程到底代表著什么,不過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往往可能因為學習到的東西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東西而對課程產生討厭的情緒。因此要讓學生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正確認識編程,因為初中編程的教學主要是針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游戲的心理,通過Scratch讓學生去研發一個游戲,比如《坦克大戰》等,讓學生利用游戲對編程產生興趣。
2.樹立學習自信
編程是學生沒有接觸過的,尤其是現在信息十分發達,對于編程的概念所有的初中生都會有相關的印象。在很多初中學生的眼中,編程就是研發一個個軟件以及App,再不濟就是大數據等高大上的東西,但實際上學生只接觸到的是圖形化編程軟件,這樣的編程有著“所見即所得”的特點,而且借助編程,能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小問題,故教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讓他們感受到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的,只要用心,都能學好。在上課之前可以先將軟件的相關信息介紹給學生,先熟悉內容,然后再利用一些小游戲,讓學生能積極參與,進而掌握知識。比如在剛開始教授編程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搜尋一個十分簡單的程序案例,讓學生根據這個案例進行自主的復原,讓學生有一個學習的過程中的成就感,這樣可以很好地提振學生的學習自信。
1.任務驅動法
所謂的任務驅動法,就是信息技術教師給學生一個任務,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對任務進行完成,當然在完成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什么問題可以及時地和老師進行溝通。這種方式讓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而教師成了教學的輔助者。對于編程教學來講,教師處于輔助地位有助于學生對思維的散發,進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做到創新。如果由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那么很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創新能力下降。而且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因為他們的思維得到了很大的發揮,因此會大大地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效果。
2.小組合作法
初中編程的學習主要是針對編程的思維進行學習,而思維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且如果思維在形成的過程中沒有得到糾正和補充很有可能會慢慢地形成定勢思維,而不是發散性的思維。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某一個程序進行討論,對程序所有的部分進行分類,相關的功能進行歸納,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程序的理解能力以及相關功能的應用能力,還利用小組之間的討論,學生對于自己的編程思維進行了完善。此外,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一個交流的對象,在共同目標的支持下,當程序準確無誤地運行之后,成功的喜悅將會轉變為學習的興趣。
3.分層教學法
學生的學習能力受限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編程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對于有些學生來講抽象的知識更加容易理解,而對于有些學生來講抽象的知識理解時比較困難 。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編程教學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對于學習速度比較快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多余地學習一些東西;而對于學習速度比較慢的學生可以給予更多的時間去練習和實踐。初中編程的學習主要是模仿性質的學習,因此在加大練習力度之后學生對于編程思維的培養都會形成,而且通過這種方式不管是學習速度比較快還是比較慢的學生,都獲得了成就感,在這種成就感的催動下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有效的。
總而言之,要培育初中生編程的興趣,首先要改變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態度以及提升學習的自信心。其次需要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轉變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在教學中獲得成就感,然后將成就感轉化為學習的興趣。最后希望本文可以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學生編程興趣培養提供一些好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