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尉
(泌陽縣家畜改良站,河南 泌陽 463700)
飼養獺兔在冬季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關鍵的,在這期間往往會因為日照時間短、飼料缺乏等因素增加獺兔飼養的困難程度,如果不注重管理方式的提高,則容易造成飼料消耗量增加、死亡率升高等問題。這樣不僅會大大增加飼養成本,還會嚴重影響獺兔的毛皮質量,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獺兔的冬季飼養管理。冬季氣溫較低且氣候較為干燥,加上青草飼料的缺乏,這些因素都給獺兔的飼養增加了難度。在冬季,獺兔為了保持體溫一般會消耗大量熱能,進而限制生長速度。基于此,筆者對冬季期間獺兔的飼養管理展開分析,針對其飼養過程的保溫工作、飼料管理、兔舍衛生管理、獺兔的免疫接種和藥物預防工作以及冬繁配種加以探討。
通常情況下,獺兔本身具備一定的耐寒能力,但這也是有限度的,當氣溫降到10℃以下就會出現凍僵的情況,5℃以下則會引發死亡,因此在冬季獺兔飼養的過程中防寒工作是一個重點。在冬季,獺兔對兔舍溫度的要求其實并不是很高,但是一定要穩定在一定范圍內,溫度的忽冷忽熱則會對獺兔的身體機能產生影響,最佳的溫度范圍應為15~25℃,過冷過熱都會影響獺兔的生長。增加兔舍內溫度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增加飼養密度,通過獺兔自身散熱增加飼舍溫度;第二,應關好兔舍的門窗,通過草簾防止寒風侵襲,并且最大限度地減少通風量;第三,應通過人工光照和自然光照增加光照,在兔舍前后覆蓋透明塑料薄膜增加采光,還可以在舍內安裝暖氣、電熱器等取暖設備。
冬季天氣寒冷,獺兔消耗的熱量也隨之增多,因此應通過增加飼料供給的方法幫助其補充熱量,同時還應調配高能量飼料與高蛋白飼料的比例。冬季對獺兔飼料的比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增加胡蘿卜、麥芽等精飼料的含量,同時在傍晚應以干草料為主,降低水分攝取,避免獺兔發生腹痛、腹瀉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在粉料中加入豆渣或糠麩以后應用溫水拌濕,并做到多次少量添加,避免剩料結冰。提升粗粉料飼喂濕拌的合理性,用溫水按照1∶1的比例攪拌均勻,保證用手抓起飼料后不再滲水,應準確掌控拌料量,最大限度地保證飼料的新鮮性。
獺兔是草食動物,所以現有的人工養殖飼料對于獺兔生長所需的營養來說是遠遠不足的,因此在實際養殖的過程中,應在飼喂一部分青鮮飼料的基礎上,還要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全價顆粒飼料。全價顆粒飼料的優勢主要在于品質優良,夏天不容易發霉,冬季不容易結冰,同時其中的營養成分也十分全面。在進行混合飼喂時,應保證青飼料的多種搭配,并選擇全價配合顆粒料進行搭配,另外應遵循先粗后青的飼養原則。
冬季是獺兔爆發寄生蟲病和病毒性疾病的高發期,因此應做好兔舍環境衛生的清理工作以及消毒工作。對兔舍進行清潔的過程中應及時清理其中的糞便、污物,以保證舍內的清潔干燥,避免由于糞尿堆積產生刺激性氣體而引起獺兔呼吸道疾病。而對于兔舍的消毒工作應保證認真盡責,一方面應保持兔舍干燥,另一方面則要兩種以上消毒藥交替使用,避免出現抗藥性。冬季兔舍內的通風次數會大大減少,這也會導致有害氣體增多,造成獺兔結膜炎、鼻炎等疾病。因此要在兔舍內部安裝自動通風裝置,利用自然風對換氣進行調節。
冬季由于氣候寒冷,很容易誘發獺兔的感冒、便秘以及病毒性疾病,因此為有效防止相關疾病的發生,應根據獺兔生長的實際情況,在飼料和水中加入適量的益生菌、復合酶以及VC等添加劑,同時還要做好驅蟲工作,有效維持腸道菌群和酸堿度的平衡。同時,針對兔瘟、巴氏桿菌病等疾病應定期進行免疫接種,通過提升獺兔的機體抗病力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另外,還可以在飼料中加入一定的大蒜和辣椒粉,防止飼料和飲水結冰。
提升對冬繁冬育工作的管理有助于保證幼仔的成活率與出欄率,而為進一步取得冬季繁殖配種的良好成效,應做好相應的防寒保暖工作。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鋪墊保溫性強、吸濕性好的墊草增加產仔箱的保溫效果,進而有效提升仔幼兔的成活率。針對冬繁冬養母兔的配種可以采取重復配種或者雙重配種的方法,另外在配種之后應及時做好摸胎工作。通常情況下,摸胎需要將母兔固定在桌面上,在母兔腹下從后往前探摸,可以感受到胚胎呈圓形且富有彈性;如果母兔沒有懷孕則要及時補配,以保證冬繁冬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在冬季繁殖的仔兔應延長相應的哺乳期,因此不適宜采用血配的方法,每胎保證在1~2胎為宜。
綜上所述,冬季是獺兔養殖的關鍵時期,通常情況下,氣溫低、飼養量少等問題都會提升獺兔養殖的難度,因此在冬季應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進而為提升獺兔養殖質量、降低養殖成本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