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澤縣倪家營鎮中心小學 智育海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校園管理工作始終沿用了傳統且枯燥的管理模式,此類管理模式表現出教條化和僵硬化的特征,難以滿足新時期小學生發展的基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他們的發展和學校管理工作的開展。為了更好地解決相關的問題,學校管理人員和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應該積極重視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從學校安全管理和德育的角度出發,實現合理的創新與規范,保證尋找合理的手段推動校園管理工作,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樹立正確的發展信念。
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其作為學生的管理方,應該具備相對完善的管理機制,以此才能保證各種管理活動的開展更加順利。學校應該對管理機制的構建給予高度重視,其應該體現出完整性和合理性,由此才可發揮出積極的作用。首先是管理層,校長擔負著重要的職責,應該發揮出積極的引領作用,其次是學校政教處,再次是各個年級組和各班班主任,最后每一科的教師均應該承擔起重要的職責,在層層相輔的過程中,達成相對滿意的管理成果,以便隨時解決不同層次的安全問題。
對于小學生來說,應該依照他們實際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落實安全意識教育,同時有目的地融入德育,讓安全教育和德育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更好地達到教育的目的,確保學生在提升自身綜合素養的基礎上,樹立起安全意識,為未來的發展和成長保駕護航。在校園中可以適當地開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動,例如“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以及“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等。對于安全教育來講,重點要放在普及上,由此可以強化學生的認知,使其具備最基本的安全認識,避免安全事故對其身心造成負面影響。
德育工作的開展對于校園管理工作來說意義重大,能夠豐富校園管理工作的內涵,提升校園管理工作的成效,屬于至關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德育和校園管理的融合能夠對各種教學工作的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助于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同時規范學生的行為,使其品質向著良好的方向逐步提升,營造出良好的校園氛圍。
校園工作的開展應該將安全視為第一要素,作為學生成長的空間,應該積極重視校園工作的開展成效,將安全教育合理地滲透至方方面面,為其他工作的開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安全管理是校園管理的基本內容,只有將安全管理扎實地落實于方方面面,才能保證學生的安全,讓其更好地接受知識的熏陶,在良好的空間中自由自在地成長。社會的復雜多樣讓多種不安定因素紛紛涌現出來,如果校園管理中未能將安全管理擺在重要的位置,勢必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甚至會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可見,將安全管理和校園管理以及德育融合到一起,能夠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真正提升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1.重視德育并踐行以人為本
在以往的小學學校管理中,多是將剛性管理作為主要的管理模式,將其視為基本的出發點,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忽視了學生自主性的存在,也未能體現出彈性管理的優勢,導致管理工作開展效果并不理想。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承擔起自身的職責,摒棄以往自身占據主導的思想,實現對管理工作的科學分配,靈活使用學校教學管理手段,確保學生全面發展及長遠進步。在新課標背景下,應該積極重視德育作用的合理體現,在強調學生本位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方針。從教師的角度分析,學校在開展管理工作的時候,應該借助雙管齊下的舉措,鼓勵教師主動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借助自身較高的修養和品德素質,感染每一名學生。
2.凸顯民主管理優勢并完善制度
為了體現出德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校園管理中,應該積極重視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情況,借助民主管理的途徑,確保各項工作逐步推進。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管理人員和從業教育人員的基本水平均會影響學生的發展規劃,因此需要重視各種途徑的逐步優化。在具體管理的階段,應該積極重視教師和管理人員的合理參與,使其參與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針對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采取因地制宜的辦法,保證妥善地解決實際問題。在民主自由的環境下,應該讓教師獲取足夠的權力,由此對學生展開合理的引導,使其從傳統的德育環境中掙脫出來,為新時期的發展和成長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
在小學校園管理中,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可以讓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得以保障,同時也能為多種教學活動的開展保駕護航。安全意識的養成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相關的活動中,通過規范自身的行為,規避不安全問題和事件。良好的安全意識養成可以讓學生在成長發育的時候樹立起安全認知意識,最大程度上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在樹立安全意識的過程中,需要各方努力和配合,重視安全問題的存在,對于食品安全衛生、穿衣著裝、住宿安全和體罰事件等給予高度重視,結合地域情況,對一些火災、水災和地震等事件加以防范,指導每一名學生掌握基本的逃生能力,打造一個快樂健康的安全教育學習環境。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以下舉措加以落實和合理引導。
首先,應該積極營造出良好的校園環境,制定穿衣、著裝方面的校園準則,營造良好的校園穿衣、著裝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穿衣、著裝習慣和禮貌態度,讓學生在穿衣、著裝和文明禮儀方面具備統一的思想認識,主動通過實際行動遠離不良穿衣、著裝風氣,杜絕不文明事件的發生。其次,學校中的管理人員應該制定出更為詳細的內容,將校園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和優化,采取完善合理的方案,充分保證學生的食品安全。在保障學生食品安全的過程中,可以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學生在食品安全制度的保護下,能夠吃到安全、健康的食品。相關的食品從業人員和管理者可以依據食品安全管理條例,將不安全的食品杜絕在校園之外,充分保證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再次,應該完善住宿安全預警系統,對于當代小學生來說,他們接觸到的事物相對多元,在不具備基本的辨別能力時,特別是在住宿時極易出現各種問題,需要積極落實住宿安全管理措施,幫助學生在住宿過程中強化安全認知。住宿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練是較為可行的方案,可以讓學生認清住宿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災害以及災害發生時可采取的逃離方式和自救方式。在實行住宿安全教育中也應該重視住宿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在對學生開展住宿安全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在學生的住宿場所提供一系列的安全出口標示、安全避難場地以及各類的緊急救援藥品。通過合理組織學生參與定期和不定期的住宿安全教育,降低住宿中多種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強化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自我安全保護奠定良好基礎。最后,在網絡飛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小學校園管理工作也需要從周邊展開,對于學校周邊的一切干擾因素進行合理的把控,合理地運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輕松辨別網絡世界的虛實和真假,使網絡成為一種可靠的手段,發揮出積極的作用,最大程度上避免“黃、賭、毒”等不良信息帶來的危害。安保部門也應該積極承擔起基本的職責,做好科學防范,采取合理的措施規范基本的行動,為學生提供可靠的保障。除了從校園封閉式管理入手,還應該對學生上學、放學等過程中的監管落實到位,借助德育和安全教育的作用,讓學生提升警惕性,認識到可能出現的一些危險行為。安保部門應該優化安全管理保障舉措,對進出的人員實施科學的監管,通過增強門口警衛力量,通過發展的眼光提升小學教育管理工作質量,確保學生的發展更加理想、校園環境更加安全。
綜上所述,小學學校管理工作中應該將安全管理和德育擺在重要的位置,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格外關注的問題。小學管理者需要擺脫傳統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的束縛,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積極落實安全治理工作,強化安全管理監督的效力,保證每一名學生均能在理想的空間中茁壯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