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田徑運動項目作為一項全能運動,其涵蓋了四十多項運動內容,在世界競技運動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歷年奧運會的重點競技項目。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產業的逐漸發展,國民日常生活中對于田徑運動項目的關注程度不斷提升,尤其是在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的時代影響下,推動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涉及自然、科學技術、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基本理論和戰略。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在我國的全面實施,我國經濟、社會、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都高速發展,綜合國力快速提升,充分證明了可持續發展觀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逐漸推進,推動產業的可持續化發展也已經成為新時期社會產業發展的重要目標[1]。而田徑運動事業作為我國競技運動的重要代表,推動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首先,中國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能夠促進其運動理念革新。雖然近年來我國田徑運動事業發展腳步逐漸加快,在各大國際賽事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有了歷史性的突破。但是,從田徑運動的實際訓練情況來看,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田徑運動訓練理念依然有所不足,缺乏對田徑運動比賽寶貴經驗的深入總結,從田徑運動的管理角度來看,不論是管理機構還是田徑運動的教練員,都存在著訓練思想方面的落后情況。而通過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就能夠推動田徑運動訓練理念的革新,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加強對田徑運動賽事經驗的總結,經驗的總結田徑運動訓練工作的開展提供經驗指導,全面提升田徑運動員各項訓練工作開展的實效性,以此促進中國田徑運動事業的發展。其次,中國田徑運動事業可持續發展能夠為其提供人才保障。在田徑運動事業發展中,對于優秀田徑運動后備力量的選拔是實現中國田徑運動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更是推動中國田徑運動事業發展的必然過程。在中國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影響下,社會基層體校在社會改革、教育改革以及體育改革的三重壓力下,中國田徑運動競技事業的生源越來越少。針對這一現實情況,就必須推動中國田徑運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基層田徑體育運動體校建設,為中國田徑運動事業的發展奠定后續的人才保障,不斷發掘和培養優秀的田徑運動人才,這是中國田徑運動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體現[2]。最后,中國田徑運動事業可持續發展能夠提升訓練水平。在田徑運動事業發展中,訓練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是保證運動員競技狀態與競技水平的關鍵。而在田徑運動訓練中,教練員的水平與能力、運動員參與田徑運動訓練的積極性都直接決定了田徑運動訓練所能取得的實際效果。只有推動田徑運動事業可持續發展,將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貫徹到田徑運動訓練中,才能夠推動田徑運動訓練事業的發展。教練員作為訓練的主導者,也需要立足于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不斷強化自身的訓練水平,以此培養出高水平的田徑運動員,為我國田徑事業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訓練保障。同時,在田徑運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也能夠促進高素質、高強事業心教練員隊伍的建設,與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相輔相成,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教練員隊伍建設,高素質教練員隊伍建設,實現田徑運動可持續化。
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逐漸深入,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也成為一種社會必然。但是,在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一些現實因素的影響,給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制約。現階段中國田徑展的主要影響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粗放式”田徑運動發展模式影響。隨著中國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的逐漸深入,中國田徑運動事業也必將從“粗放式”的產業發展模式逐漸轉向“集約化”發展[2]。在田徑運動事業這一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中國田徑運動的職業化程度、訓練水平、管理實效、運動員隊伍建設、教練員組織建設、新生運動員培養、田徑運動科研發展、競賽制度建設以及田徑運動經費投入等因素都會給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影響。尤其是中國田徑運動的職業化發展程度以及田徑運動競賽制度建設這兩項,更是會對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而隨著我國現代田徑體育運動的逐漸發展,田徑事業經費投入所起到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小。
第二,基層群眾性田徑運動組織建設影響。在中國田徑運動事業發展的基層群眾型田徑運動組織建設影響中,主要的影響因素就表現在田徑運動自身的技術特點、基層田徑組織師資力量建設情況、田徑場地與器材建設、基層競賽體制的穩定性、田徑運動宣傳力度等方面。而隨著近年來我國田徑體育運動事業的逐漸發展,基層競賽體制建設愈加完善與穩定,地方性的各級田徑運動協會以及基層群眾性田徑組織建設也愈加完善,這就對中國田徑運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推動了基層田徑運動的規范化、制度化發展,為我國田徑運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穩定的基層群眾性基礎。
第三,田徑產業市場發展影響。中國田徑運動事業的發展,是受中國田徑市場的發展情況而決定的。中國田徑運動事業可持續發展中田徑產業市場發展影響需要從田徑項目的受歡迎程度、職業俱樂部的建設情況、產業開發人員的整體素質、項目經濟水平以及與其他運動項目的市場競爭等方面共同考慮。近年來,在我國新媒體產業以及線上媒體平臺快速發展的影響下,田徑運動事業發展中,職業俱樂部建設愈加完善,并且通過田徑明星的培養及其宣傳推廣作用的發揮,也在田徑運動事業可持續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在職業俱樂部制度的建設和完善過程中,田徑市場的深度開發起到了重要的主導作用,為中國田徑運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奠定了田徑市場發展基礎。
立足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大力推動中國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田徑運動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在中國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結合我國社會經濟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化的策略,實現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現階段中國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的具體策略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全面深化田徑體制改革。要想在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下推動田徑運動的可持續化發展,就必須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田徑運動協會,推動田徑運動協會體制向著實體化方向不斷改革[3]。在制改革過程中,涉及了管理體制、競賽體制、人事體制以及訓練體制等方面的內容,因此需要結合我國田徑運動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強化體育部門的宏觀調控以及運動產業管理職能,以實現具備辦事高效、運轉科學、管理規范的中國田徑管理體制。在田徑運動管理體制改革中,要對運動員進行實名注冊制,并根據管理規定,保證運動員轉會交流的有序化進行,構建中國田徑運動事業合理的人才流動體系。競賽體制要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全面提升競賽管理工作的實效性,以招標、申辦等形式作為承辦各類田徑賽事必然過程,以此保證田徑賽事運動舉辦的公平性、公正性、公開性。在我國田徑體育運動可持續發展的人事體制改革中,應秉承公開選拔、公平競爭的基本原則,教練人員以競聘崗位制度的人事體制作為其上崗的主要管理形式。訓練體制改革中,則需要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全面保障訓練工作開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不斷強化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競技水平。
第二,構建人才庫,實現田徑人才培養的可持續化。在田徑體育運動事業發展中,人才保障是重要基礎,只有保障優秀的田徑人才源源不斷的輸送,才能為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4]。因此,在中國田徑體育運動的可持續化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構建田徑后備人才庫,不斷篩選優秀的田徑人才,加入人才庫之中,并完善田徑人才培養的計劃,不斷加強與落實對田徑后備人才的強化訓練。同時,在后背田徑人才的培養中,國家體育部門也必須加強對后備人才培養的監督與管理,保障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科學化開展,延長高素質田徑運動員的運動壽命,以此實現中國田徑運動的后繼有人,進而推動中國田徑運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構建教練員隊伍,強化田徑運動訓練的效果。在中國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的實際過程中,優秀的教練員隊伍建設是推動中國田徑體育運動事業發展的必然過程。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中國田徑運動優秀教練員隊伍構建時,就需要注重對西方發達國家先進訓練經驗以及訓練技術的學習與研究,以此不斷提升我國田徑教練員隊伍的執教能力。例如,可以組織我國教練人員走出去,參與到國外高水平田徑運動訓練之中,不斷汲取先進的田徑運動訓練經驗。也可以在我國田徑運動訓練中,聘請一些優秀的外籍田徑運動教練,在平時的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不斷學習先進的訓練技術方法。只有不斷提升教練員的執教能力,提升田徑運動訓練工作開展的實效性,才能夠為新時期中國田徑運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訓練保障,以科學化的訓練工作開展,不斷強化田徑運動人員的競技水平和身體素質,以此為我國田徑運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高素質的田徑運動訓練保障。
第四,加強體育科技創新,實現體育科技與田徑訓練一體化。在中國田徑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體育科技的發展是其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因此,就需要將體育科技與田徑體育運動有機結合到一起,以此不斷促進田徑體育運動理念的發展,實現對田徑運動訓練方法、技術特點等方面的不斷創新,以此不斷強化中國田徑體育運動水平,以體育科技實現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可持續化發展。
綜上所述,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化發展已經成為新時期田徑運動產業發展的必然任務。在中國田徑運動可持續化發展的實際過程中,需要全面深化田徑運動體制改革,加強后備人才培養,構建優秀的教練員隊伍,不斷加強體育科技創新,才能夠順利實現中國田徑運動的可持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