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電影電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在2016年8月,我國頒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并明確提出:“要強化個人健康責任、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引導形成自組織和符合參與者自身特點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熱愛健康、追求健康和促進健康積極氛圍”[1]。而廣場舞作為一項惠及全民的大眾健身運動,適應人群多樣、樂曲歡快、運動量適宜等優勢十分突出,將之引入到校園學生群體中,不僅可以給學校陽光體育帶來勃勃生機,還能夠增強學生體質、團隊精神和人際交往,特別是對于未成年人,通過大力發展校園廣場舞,可以強化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推動其獲得更加健康快樂成長。基于此,對健康中國視閾下校園廣場舞實踐展開研究與分析。
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包括:① 厭學,特別是對于后進生,由于學習成績、操行方面弱于其他學生,極容易出現自卑心理,經過學生努力這種情況依然得不到有效改善,學生就會愈發責備、怨恨自己,最終通過破罐子破摔心理釋放巨大壓力;② 焦慮,一些學校開展教育教學過分追求升學率,并且大搞題海戰術和考試排名,讓學生心理始終處于緊繃狀態,致使一些學生出現失眠、注意力渙散、神經衰弱等狀況,再加上家長埋怨、同學輕視、老師過度批評等影響,對學生心理造成極大壓力,并引發焦慮心理問題;③ 人際交往,在與老師關系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老師不夠了解和信任學生,使得學生對老師產生對抗、壓抑等心理,致使師生之間關系日漸緊張,在與同學關系方面,受到自身性格內向、交流不暢、存在摩擦等因素影響,導致同學之間關系不夠融洽,甚至出現緊張狀態;④ 耐挫能力差,由于父母過分溺愛、學校相關教育缺失等,使當代學生抗挫能力普遍較低,尤其是在面對困難時,容易產生畏縮、逃避心理,嚴重情況下一些學生還會出現壓抑、想不開心理[2]。
在身體健康方面,存在問題有:① 長期缺乏鍛煉,學生開展運動鍛煉主要通過體育課實現,再加上學習任務繁重、運動場地有限、鍛煉時間強度不足等因素影響,導致學生身體鍛煉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不利于增強學生身體體質;② 胖墩明顯增多,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的滿足學生吃食需要,再加上本來就十分寵愛孩子,平時生活經常零食不斷,導致校園里出現很多胖墩,對學生身體發育和健康成長也帶來極大影響;③ 待眼鏡學生較多,學生一次次升學,面臨的學習任務也日益繁重,使得運動鍛煉時間不斷被壓縮,再加上休息不足、采光條件差等因素影響,導致學生近視率長期居高不下[3]。
開展校園廣場舞運動中,主要有以下積極作用:
對于學生群體來說,校園廣場舞的開展,極大滿足了青少年的活動需求,再加上廣場舞運動中融入各種跑跳走、健美操、現代舞等律動動作,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群體的注意力,并在積極主動參與中提升身體素質,并同時可以放松身心和舒緩心情。
青少年群體渴望交往心理較為強烈,校園廣場舞的開展可以滿足學生的交往需求,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廣場舞參與性、互動性較強特征,為學生群體提供更多合作、交流機會,在相互學習和相互交流中,很多青少年也會收獲滿滿友情,并提高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能力。
由于學生在學校中的生活學習模式較為固定,長時間下來容易產生疲累和消極心理,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依托校園廣場舞,可以為青少年群體提供豐富多彩運動活動,并且這些廣場舞融合了現代音樂和多種舞蹈類型,可以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廣場舞帶來的活力,不良的心理問題也能在參與過程中得到干預和緩解[4]。
廣場舞運動在校園的開展是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是健康中國視域下學校響應國家號召所開展的活動。在活動進行過程中,能夠激發青少年的活力,促進和諧校園的構建,并推動學校建設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
想要充分發揮校園廣場舞在強身健體、舒緩身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就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校園廣場舞工作,并聯系校園實際對廣場舞運動進行科學組織。實踐中需要梳理陽光體育思想觀念,在保留傳統田徑、籃球等特色體育運動項目基礎上,引入豐富多樣廣場舞,使校園體育運動變得更加有聲有色。同時,加大校園廣場舞宣傳,特別是廣場舞重要身心價值需要著重體現,以增強廣大師生廣場舞認知,甚至還可以引導師生群體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和集體學練當中,并從中深刻感受到校園廣場舞樂趣,師生參與積極性也會更高。此外,注重將校園廣場舞與學生心理教育有效結合起來,對廣場舞進行科學組織和精心設計,使其積極作用在學生群體參加中得到有效發揮[5]。
校園廣場舞重要價值重要體現在健身和健心兩方面,其中健身使指學生參與廣場舞運動,可以使機體處于一個良好狀態,經常參加廣場舞鍛煉還可以塑造身體形態和提升機體功能;健心則是使未成年人保持積極向上心理狀態,在鍛煉過程中除了可以增進師生之間溝通交流之外,還能夠讓參與者感受到自身重要價值,進而獲得良好心理體驗,并且愉悅身心,相應心理問題也能得到有效緩解。為此在開展校園廣場舞時,要充分挖掘廣場舞重要價值,并結合各個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對廣場舞進行完善和優化,一方面需要根據學生實際運動需求,讓廣場舞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和有針對性,實踐中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基本體操、現代舞和街舞等方面入手,對廣場舞進行創編,并且融入現代化音樂,使校園廣場舞體現出音樂時尚動感,可以快速抓住學生注意力,并吸引其主動參與其中;另一方面則要注重校園廣場舞動作設計,除了要保證動作簡單易學以外,還要體現廣場舞鍛煉價值,操作中可以融合各種跑、跳、走、腰跨等動作,讓學生群體身體各個部位得到鍛煉,學習壓力、緊張郁悶等情緒也能得到有效調節[6]。
采用單一形式開展校園廣場舞,無法長時間維持學生的參與興趣,隨著時間不斷延長,廣場舞重要價值發揮也會大打折扣。為了防止這一情況出現,就要緊密聯系校園廣場舞中學生的參與情況,對開展形式進行優化創新,使廣場舞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實踐中可以組織學生群體對廣場舞進行集體教學,并利用現代多媒體、微視頻等,深化學生的觀感體驗,并結合自身實際自由開展學習和練習,甚至還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音樂和舞蹈類型進行廣場舞創編,既能夠長久維持未成年人校園廣場舞參與興趣,又能夠確保廣場舞積極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另外,學校還可以組織開展多樣化活動,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進行自由選擇,如:舞蹈比賽、文藝展演、校園藝術節和班級聯歡會等,不僅可以拓寬了校園廣場舞開展形式,還營造了和諧自由校園環境,在學生主動深入參與中,不僅提升了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還能夠活躍校園氣氛,構建良好、和諧的校園文化。
在學生參與校園廣場舞運動中,僅仰賴自身無法準確掌握,還需要老師從旁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對廣場舞動作加以掌握,針對實際運動過程出現的錯誤動作,也能在老師指導下及時糾正過來,而對于學段較低的學生群體,在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心理狀態差等情況時,老師也能采取轉變廣場舞開展形式、組織多樣化活動等措施,對實際運動加以優化,學生參與的實際狀態也能得到改變和調整,在推動校園廣場舞運動正常開展的同時,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7]。另外,老師還可以根據一段時間校園廣場舞開展取得成果,對廣場舞實施優秀經驗進行提取,針對出現的不足之處,在后期組織實施時也能加以完善,進而推動廣場舞在校園中得到更為長遠發展。
本文是基于對健康中國視閾下校園廣場舞實踐的研究,在健康中國背景下,校園學生群體的健康發展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借助校園廣場舞有效開展,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對構建和諧校園和建設校園文化也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實踐中需要準確把握校園學生群體的身心發育實際情況,并充分挖掘校園廣場舞身心方面重要價值,然后通過精心組織、聯系實際、豐富形式、注重指導等措施運用,可以促進廣場舞在校園中得到更加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