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
運動戰術意識對籃球比賽取得勝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籃球賽場上競爭的隊員們,需要根據對手和自身的實際情況作出準確的判斷。籃球是一項群體配合的運動,而且也是一項對于運動員身體素質有著一定要求的運動項目。團隊配合對于籃球運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運動戰術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夠得以形成。隊員們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逐漸養成和總結出來的經驗以及一些肌肉的習慣。籃球隊員戰術意識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比賽是否能夠取得勝利,在獲取優勢時如何乘勝追擊,在失敗時如何絕地反擊,都直接影響著籃球比賽是否能夠獲得勝利。籃球運動員們需要積極配合日常訓練,在賽場上,科學的利用傳球、配合、卡位技術以及助攻的思維意識,這些都是需要長時間訓練才可以實現的。與此同時,籃球運動戰術意識也可以稱作是籃球運動員對籃球運動的認知。在高校籃球運動中,如何讓運動員具備科學的技巧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是教練員需要重點關注的項目。
主觀因素主要包括學生自身對籃球的興趣、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的體能等因素。首先,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之時,需要讓學生首先喜愛上籃球運動,才會更加愿意投入到這項運動中來。興趣對于學生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只有足夠的興趣才會愿意全身心的投入籃球運動中[1]。其次,是學生的身體情況,運動對于每個人的定義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認為運動是簡單的活動身體,而有的人則認為運動應當與激烈的對抗聯系在一起,籃球運動是一項需要大量身體對抗的競技運動。因此,籃球隊員的身體素質是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最后,就是體能因素,體能因素對籃球運動員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沒有良好的體能,就會使得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難以適應激烈的賽場競爭,尤其是像籃球這樣激烈性較強的對抗運動[2]。隊員們的體能如果差異較大,就會致使在運動過程中出現速度反應配合滯后的現象,這將會影響整體隊伍取得勝利,但是體能并不是先天形成的,可以在后天的培養和訓練中逐步提升。
周圍的客觀因素主要包括教練員因素和隊員因素兩種。教練對于球隊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是球隊走向的引領者。教練在日常的訓練中,也需要對球員作出正確的指揮,球員只有經過教練正確、科學的指揮,才能夠形成正確的運動戰術意識[3]。除此之外,教練員也起到把控全局的作用。與此同時,教練員也需要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這對于隊員的不斷成長和發展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后是隊員配合因素。隊員之間的默契配合對于籃球比賽取得勝利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隊員之間需要緊密的配合,而且也要擁有良好的默契才能夠完成一些傳切和卡位的運動,如果隊員之間缺少默契,或者是沒有能形成良好的運動戰術意識,那么球隊就會如散沙一般,在進攻和防守的過程中容易被對手牽制。
籃球運動對于體能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擁有較強的身體素質,才能夠保證在籃球比賽中擁有獲勝的基本條件。而且一場籃球比賽時間是較長的,這對于球員的體能要求就會變得更高。如果球員想要完整的完成一場比賽,就需要擁有更好的體能。在平時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尤為注重體能素質的培養,好的戰術意識也需要有好的體能作為基礎支撐[4]。教練應當將運動戰術意識和體能相結合,培養學員正確的訓練方式在培養意識的同時,也要加強隊員有氧運動訓練和強度,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應當按照隊員自身的身體素質有針對性和有計劃的加強訓練強度。
籃球運動是一項講究技術的運動,每位籃球運動員在球場上都有具體的任務和適合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發揮空間內進行進攻或者防守。與此同時,也需要注重對自身技術的訓練,無論是基本的技術還是難度較高的高階層訓練技術,都是為了讓球員能夠在比賽過程中擁有更好的手感和意識[5]。籃球運動戰術意識和球員自身的技巧關系十分緊密,比如組織后衛需要邊運球邊觀察賽場上的實際情況,注意同伴的跑位以及對方球員的卡位等。所以,要在平時訓練的過程中注重提升學生的技術水平。一旦有了過硬的技術水平,再加上不斷的體能訓練,就會使得學員在運動過程中擁有更好的手感,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動作就會更加順暢和連貫。另外,每個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都應該扎實的基本功。籃球運動員通過日常的訓練和積攢一定的比賽經驗,逐漸培養正確的籃球戰術意識。在平常的訓練和活動過程中,需要使基本的技術達到一定的水平。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戰術意識的訓練一定要與基本戰術訓練緊密聯系,將戰術意識的內容通過科學的方式與戰術訓練相結合,才能夠提高籃球運動員的實際運用能力。之后再通過一些特殊的戰術訓練,才能夠讓籃球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能夠更快的適應比賽環境,提高實戰能力。高校在開展籃球運動訓練的過程中,要傳授學生基本的動作要領,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術之后,能夠熟練的運用到比賽之中,最終達到提高戰術意識的目的[6]。由于受到高校籃球教學場地和課時的限制,許多專業性的籃球運動技術和戰術內容無法全部傳授給學生,因此一些單獨的理論知識教學更無法讓學生直觀了解到技術的根本特點,也很難讓學生的籃球意識穩步提升。高校籃球教師應當打破客觀條件的局限性,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得到籃球戰術意識的提升。開展針對性的訓練,包括身體素質的訓練、心理素質的訓練以及認知素質的訓練等。讓學生培養正確的籃球操作戰術意識,而且也要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7]。大多數情況下,系統的訓練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掌握戰術內容。籃球教師在實際對學生進行課程內容講授和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分配學生在籃球賽場上的具體任務和位置。讓學生根據自身所處的位置制定合適的策略與隊友緊密配合。第二,選擇正確戰術意識訓練方法教練員需要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所要達到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訓練中有目標、有針對性的進行跑位和訓練,避免盲目訓練的情況的出現。第三,在每一次訓練結束之后,教師需要根據場上的實際情況,對運動員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避免在運動賽場上發生的錯誤再次發生。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戰術意識和技術水平。
除了隊員的體能和戰術水平之外,隊員的情緒對于籃球比賽的結果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成熟的籃球運動員在球場上不應當被情緒左右,比賽有輸贏是十分正常的。如果參加這種競技性的比賽,就需要擁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承受能力。目前仍存在于許多球員心態不好,一旦對方取得的優勢較大,內心就容易出現煩躁情緒,情緒上也不容易平靜下來,就會容易身體和動作不標準[8]。教練在日常訓練之時,除了注重運動員身體素質以及運動技巧之外,也需要注重對運動員的情緒進行疏導,運動員如果出現慌亂情緒,這種慌亂情緒帶來的影響也是較為惡劣的。有可能出現傳球不到位,跑位滯后,籃板球不積極等一些現象,這些都是情緒不穩定帶來的影響。其中尤為需要注意的是,情緒反應造成的犯規,這種負面情緒無法讓運動員在戰場上發揮自身真正的水平,還會影響運動取得勝利。
運動戰術意識的培養就是隊員基于一些體能因素、技術因素、情緒因素的整合,而出現的一種配合訓練模式。戰術意識不僅僅指的是籃球技能的提升,更是團隊運動意識的一種體現。這種緊密的配合方式可以讓隊員之間擁有著更高的契合度,在運動場上這種契合度也是尤為重要的[9]。但是這種配合的意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隊員之間長期的互相接觸和了解,才能夠逐漸培養出來。教練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尤為注重對隊員進行協作配合的訓練,在隊員中可以加強雙人、三人之間的進攻和防守,讓大量的訓練形成肌肉記憶,在正常訓練之余也可以將球員組織起來一起,進行一些游戲和活動,以此來增加球員之間的感情,這對于提升他們的默契程度來說也是尤為重要的。在訓練和平時的空閑時間球員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協作配合意識,隊員的個人主義應當及時被改正過來,在賽場上需要注重團隊的配合,將運動戰術發揮的更好。
日常授課過程中,理論知識與實戰訓練都是十分重要的。事實上,學習理論知識除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戰術意識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在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實踐,發揮更好的水平,全面提升學生的戰術意識[10]。從我國籃球課程現狀進行分析就可以看出,輕理論、重實踐是籃球教學的普遍情況,這主要是由于大多數高校的體育教師會認為籃球是一項實戰性較強的運動,從而忽視了理論知識的教學,也沒有留出單獨的時間去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通常情況下,籃球教師會選擇在課前對一些基本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講解,但是卻難以進行細節的分析,忽視理論教育的重要性。學生如果缺乏理論指導,就難以從更高的層次和角度去理解籃球運動的真正內涵,事實上,戰術對籃球運動影響十分嚴重,只有具備良好的戰術意識才能夠在籃球比賽中獲得取得勝利的可能。除此之外,也需要加強培養學生思維觀察能力,思維觀察能力也是戰術意識的組成部分之一,籃球運動員只有結合籃球運動的根本特點,在運用熟練的籃球思維模式和戰術意識才能夠形成正確的運球、傳球技巧。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也需要培養自身優秀的分析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對賽場的情況和走勢進行預判,識破對方的攻擊意圖,以此來獲取比賽場上的主動權,這對于提升整體團隊戰術意識來說也是尤為重要的。
教師進行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實踐打下堅實基礎。如果教師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僅僅傳授理論的知識,那么就是紙上談兵。學生一旦經歷實戰,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極容易影響學生的心態。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給學生進行實戰訓練的機會,以此來提升他們的戰術意識和技術水平。然而在高校的籃球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樹立正確的師生關系,建立緊密的情感聯系,定期組織課外活動或者是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知識。學生在籃球訓練上缺乏機會,而所謂的實戰訓練僅僅是在學校舉行的一些比賽。僅僅是學校內部學生之間進行籃球比賽,就無法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難以真正意義上的提升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學生在比賽過程中與自己熟悉的隊友和對手進行比賽,那么就會產生固定的肌肉記憶和思維模式,難以真正意義上的提升自身的戰術意識。因此,教師可以在日常訓練中注重組織分組籃球對抗比賽,對手也可以不局限在本校內,可以組織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籃球比賽,與其他高校的籃球隊員進行比賽和切磋。但是也不應當過于追求比賽的勝負,應該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信念。不能夠為了獲取勝利而出現過激的肢體沖突,那么也就喪失了比賽最根本的意義。一旦學生得到了更多的實戰機會,那么就會更加善于總結自身的失敗經驗,將賽場上的得失都轉化為提升自身水平的臺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賽場中的表現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樣一來就可以讓理論知識和戰術實踐科學結合,打破傳統教育的局限性,由此也可以更大程度上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體來說,戰術意識在籃球比賽中,體育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和身體素質,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計劃,培養學生思維觀察能力的同時,也需要注重對學生反應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也需要多提供給學生真正的實戰訓練機會,在實戰過程中學生能夠自我反思,并且提升自身的戰術意識和技術水平。在學生比賽過程中也會逐漸的積累經驗,提高籃球的協作配合能力。籃球運動需要隊員之間的緊密配合,在組織進攻、協同防守等方面都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意識觀念,個人的單打獨斗在籃球運動中是不科學的,只有將所有隊員的積極性激發出來,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展現籃球運動的魅力和活力,運用科學的戰術意識,讓球隊取得勝利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