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
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幼兒園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① 活動場地和投放材料受限。現階段我國幼兒教育的投入有限,一些幼兒園可供幼兒活動的場所均具有很多安全隱患,包括:游戲材料有尖利的標膠、水泥地面過硬,或是活動場地清掃不及時,場地上存在很多細小的石頭、釘子等,或是受到雨水、大雪等天氣影響導致活動場地地面過于濕滑。同時,由于幼兒園忽視對大型玩具、活動器械等的及時更換和維護,導致這些設備存在破損、老化等問題,從而成為不安全因素[1];② 參與體育活動的人數過多。現階段我國幼兒教育中出現了供需不平衡狀態,一些幼兒園中幼兒的數量過多,但是教師人數卻比較少,這就致使在體育活動中有限的教師不能充分照顧每個幼兒,極易引發安全事故,也會大大降低體育活動的效果。
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幼兒自身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① 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由于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其神經系統正處于發育階段,其在活動中往往無法預見自身行為的后果,很容易埋下安全隱患。同時,體育活動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幼兒的安全意識和運動經驗比較缺乏,一旦活動中出現問題,其無法做出及時有效地引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危險;② 欠缺體育活動的規則意識。要想保證活動的有序開展,在一定程度避免事故的發生,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規則。如果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規則和秩序意識,時常因為玩心較大而一擁而上出現擁擠、爭搶等情況,極易引發安全問題[2];③ 身體發展水平不平衡。幼兒的成長環境、智力發展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故而其身體發展水平和活動能力也存在區別,同樣的體育活動內容,由于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很容易發生安全問題。
據調查發現,幼兒教師均比較注重體育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具有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識,然而安全管理水平和技能依然有待提升。針對這一情況,幼兒園需要結合自身實際,借助多渠道,利用多種學習方式,提高幼兒教師的安全管理能力,主要包括:首先,注重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使之具備較強的專業基礎,然后定期組織所有幼兒教師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可邀請社會上專業人士到院內開展講座,讓教師通過觀摩學習來熟練掌握安全管理知識。其次,定期組織全體幼兒教師開展集會討論,共同討論和分析體育活動中極易出現的各種安全事故,制定針對性的措施來提前排除幼兒體育活動中的安全隱患,充分掌握處理各種幼兒安全事故的知識與技巧[3]。最后,幼兒園可挑選優秀教師外出進修和學習,待其學成歸來后,再組織幼兒園內其他教師進行學習,從而提高整個幼兒教師隊伍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在此基礎上,幼兒園需要注重對教師培訓和學習成果的定期考核,并督促其積極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具體體育活動之中,以此使之更加牢固和熟練地掌握安全管理知識技能,提高其防范各種安全事故發生的能力,促進體育活動的有序進行。
第一,做好體育器械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在開展幼兒體育活動前,幼兒教師必須結合具體的活動內容,對體育活動器材進行合理選擇,并科學布置體育活動場地。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為確保體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幼兒教師必須對體育器材和活動場地的安全性進行嚴格檢查,確保活動場地足夠開闊和平坦,確保沒有碎石、果皮等帶有安全隱患的物品。而在使用體育器材前需定期或是不定期的檢查體育器材,確保器材無損壞、邊緣輪廓的圓滑等,并適當投放一些安全且極具趣味的運動材料。同時,對于大型玩具設施,教師應在這些設施下方鋪設保護線墊子,并對場地進行合理布置,讓幼兒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從而對其心理壓力進行有效緩解。
第二,提高幼兒在具體實踐中的自我保護能力。相關文件中提出:幼兒并非被動的“被保護者”,教師既要注重保護幼兒,還需要向其傳授生活技能,對其自我保護能力進行鍛煉。基于此,在實際體育活動中,教師需要結合活動情況及時提醒幼兒:即什么動作是危險的,向幼兒講解和示范正確的跑、跳、鉆爬等運動姿勢,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運動經驗。如:在組織幼兒開展跳躍活動時,教師可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設置合適的跳躍高度;在玩運動器械過程中,選擇較為開闊的地方;在玩圈時,教師需提醒幼兒不可將圈圈套在其他小朋友脖子上,防止其他小朋友喘不過氣等。待完成體育活動后,教師可對幼兒的整個活動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結合幼兒的動作幫助其分析哪些動作是不對的、不安全的,并對不安全因素或是安全問題發生原因進行分析,以此來不斷提升幼兒的運動經驗,使之具備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從而促進幼兒今后的良好發展。
第三,教育幼兒嚴格遵守活動規則。為確保幼兒有序的進行體育運動,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教師必須向幼兒詳細講明相關的活動內容和活動規則,且要求幼兒必須嚴格遵守這一些規則。如:在組織幼兒開展拋接球活動時,教師應提醒幼兒與其他幼兒保持合適的距離,避免拋出的球打到他人,且教師應向幼兒詳細講解拋接球的正確方法,告知幼兒在拋接球過程中不能開小差,眼睛要隨時觀察四周的情況,防止和其他小朋友撞在一起。同時,在活動規則、相關動作要領等的講解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不可講得過多或是過于復雜,應當通過科學合理地講解,確保幼兒能夠較好的掌握體育活動的動作要領,能夠較好地理解活動規則與過程;針對活動過程中違反規則的幼兒,教師應給予一定懲罰,讓其萌生嚴格的規則意識,從而確保體育活動的安全順利進行。
一方面,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在開展體育活動之前,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即應當對幼兒的著裝情況進行耐心細致地檢查,保證幼兒的著裝符合體育活動的規范和要求,且教師也應當以身作則,穿著合適的運動服裝,從而能夠向幼兒正確的、到位的示范運動要領。同時,幼兒既要做好足夠的物質準備,還因做好充分的身體準備與心理準備,即在活動開展前,幼兒教師需帶領幼兒進行一些熱身運動和放松運動,先是做一些簡單的拉伸活動,讓幼兒的身體所有部位能夠活動開來,以便更好地適應接下來的體育活動,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確保體育運動的安全性;在正式開展體育活動時,教師需要對幼兒的運動量進行合理控制,由較小逐漸增大,待完成體育活動后,可組織幼兒進行一些合適的身體放松與整體活動。比如:在活動開展前教師組織幼兒們跟隨音樂做熱身運動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待完成活動后,再帶領幼兒跟隨輕音樂做合適的運動,從而讓幼兒的心率慢慢恢復到正常水平,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
另一方面,貼合幼兒實際,制定合理的活動計劃。要想有效保障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安全,必須確保體育活動的標準性。基于此,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教師應結合我國相關文件要求和幼兒生長發育規律,對體育教學計劃進行切實有效地制定,從而有效提升體育活動的質量。即在幼兒剛開始進行體育活動時,應選擇較小活動量的運動,隨后逐漸增大活動量,讓幼兒循序漸進地開展體育活動,這一過程中應注意活動和休息的交替進行,確保幼兒始終保持有氧狀態。同時,在幼兒進行體育活動時,教師既要向幼兒詳細講解活動規則和活動動作,還應對幼兒的活動行為進行密切觀察,及時掌握各個幼兒的發展特點與接收水平,針對接收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其能夠將良好的運動習慣內化成自覺行為;針對接收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需要加強指導,進一步提升其活動規則意識。此外,體育活動的種類多種多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適合幼兒,故而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采取恰當的體育活動。
現如今,每個幼兒都是家里的寶貝,家長都十分注重孩子的安全,一旦孩子在幼兒園內發生摔倒、擦傷和碰撞等問題,就會馬上向幼兒教師發難,這就大大增加了幼兒教師的心理負擔,導致其在體育活動中“畏手畏腳”,從而導致體育活動的價值得不到有效發揮,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基于此,幼兒園需要定期或是不定期的組織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進行體育活動,同時幼兒教師需向幼兒家長們詳細講解幼兒園的安全管理措施,并帶領家長參觀幼兒園內的安全防護措施、體育設施等,使家長能夠理解和認可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并積極配合幼兒園所開展的各項工作,從而減輕幼兒教師的心理壓力,確保幼兒園體育活動有效開展。同時,幼兒教師需向家長詳細講解幼兒進行體育運動的相關注意事項,如:為幼兒準備安全且舒適的衣服和鞋子,在運動前不可讓孩子食用過多的食物,不可穿過厚的衣服等,從而有效確保幼兒在體育運動中的安全。
綜上所述,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體育活動是提高其體質、促進其身體健康的關鍵途徑。基于此,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幼兒教師必須充分明確這一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各種不安全因素,然后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提高自身安全管理能力,強化對幼兒的安全保護和指導,確保體育教學過程的標準化等,從而確保體育活動的優勢和作用得以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