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海區第六中學 陳允英
高中智慧課堂是指以智慧心理學為基礎,以現代學習理論為指導,以師生利用教學資源進行對話為主要途徑,以師生智慧共同生成為主要目標的課堂。縱觀傳統課堂的優弊,高中智慧課堂的搭建更符合倡導的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啟智增知,讓教師在有效教學的過程中成就滿滿,師生共同進步。新時代教育理念呼吁智慧課堂的生成,減負增知、有效教學是社會共同的期待,智慧課堂也是高中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體現。
1.目標多維。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存在,有著不同的天賦和智慧,對智慧學習的需求也是多樣的,因此智慧課堂的教學目標不能是單一的,而應該是多維的、綜合的。知識是智慧的組成要素和生成條件,有限的知識蘊含在與時俱進、無窮無盡的智慧中。因此,高中智慧課堂應利用一切資源幫助學生掌握有限的知識并盡力拓展知識的邊界,去接近智慧。創新是智慧生成的重要特征。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是高中智慧課堂的題中之義、應有之義,是不容推辭的。道德性是實現智慧價值的前提,如果沒有道德性,人即使具備了創造性,也無法成就智慧,因此,實施高中智慧課堂必須將“立德”置于首位,讓學生真正形成對真、善、美的認識、判斷和追求,為學生的智慧生長奠基。
2.動態生成。由于諸多不可控因素的干擾,課前備課不能完全實現對課堂教學的完整把控,課堂中隨機動態生成的教育因子需要教師積極利用,靈活調整教學預設,實現教育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師能否實現對隨機生成的教育教學契機加以利用,也考驗著其專業能力的高低。因此,動態生成是高中智慧課堂的突出特點。動態生成一方面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智慧火花、突發奇想、創造發展等學習狀態和思維活動靈活動態地調整教學預設;另一方面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教育智慧,整合各種資源,將不可預測的事件轉化為課堂教學的契機,促進智慧的不斷生成。
3.情智共生。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憤”指的是學生對于問題積極思考、急于解決,但又得不出結果的矛盾心理狀態;“悱”是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尚未考慮成熟,難以用恰當而又貼切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另一種矛盾心理狀態。當學生無限接近于真知,卻因為方法欠缺或表達能力不足,而無法到達智慧的彼岸時,教師若能及時給予指點,就會使學生體驗到“柳暗花明”的釋懷和喜悅。智慧課堂強調教師要抓住“憤”和“悱”,以提問或點撥的方式來開啟學生的心智,實現智慧的覺醒。古老的教育智慧教會我們要注重教育的啟發原則,當學生有困難時,我們不能袖手旁觀或完全主宰,而應以一種同等的狀態進入學生的情緒情感狀態,共同去解決問題。能真正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教師才是好教師,才能更好發揮教師的榜樣引領作用。
4.快樂幸福。高層次的快樂幸福來自于精神世界,是自我實現需要得到滿足后的心理感受。教師感受到教學的幸福后,會提高職業成就感,并以更加飽滿的狀態投入到下一次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感受到學習快樂后,會主動積極地學習。在建構高中智慧課堂過程中,教師積極地投身于教學改革和實踐智慧的提煉,享受著生命智慧和個人價值得以實現的快樂和幸福;學生在思而不解、憤而不得時,必須承受一定的困惑與痛苦,但在打開智慧之門后,他們又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和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的幸福。智慧課堂是師生快樂幸福的沃土。
1.貼近生活,融中求智。智慧來自于生活,脫離生活的教學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教師要善于運用生活與知識的交相融合引導學生啟智增思。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教學目標要基于生活,課堂教學不是為單純傳授知識,而是以知識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學會生活,提高生活的質量;二是教學內容要源于生活,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這樣的教學才能更入耳入心,積極汲取有益課程資源優化教學活動與時代同頻共振;三是教學評價要引導生活,評價要以社會生活和學生身邊的典型事例為載體,以多元化的問題設計引發學生思考。
2.細心體驗,以悟化智。高中智慧課堂要加強體驗教學,只有學生依靠自己的親身體驗,才能對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刻,才能調動積極主動性去追求智慧。在建構高中智慧課堂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體驗方式,諸如文本閱讀體驗法、問題情境體驗法、角色扮演體驗法、論辯活動體驗法等,從而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內化知識和感悟智慧。
3.多維交互,合中激智。智慧課堂是多維交互的課堂。一是人際交互,即存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組組之間等人際交互。二是思維交互,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和組組之間經常發生的思維碰撞。三是師生與媒體交互,現代課堂倡導教師、學生和學習小組充分運用多種信息媒體為教學服務,以發揮各種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四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交互,在人際交互和思維交互過程中,無形中進行著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交互。
4.抓住細節,以導啟智。細節決定成敗同樣適應于教育教學活動,課堂中有很多充滿智慧的細節需要教師去發現并加以利用。關注細節,目的在于從中發掘教學資源,以導啟智,使教與學的活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智慧課堂的建設也在考驗著教師的專業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善于抓住細節,如學生的疑問與巧思,并靈活利用,促進與學生的雙向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是要珍視學生學習中“錯誤”,將“錯誤”轉化為生成性的教學資源。二是要抓住學生學習中出現的“亮點”,放大學生智慧的火花,激勵學生對智慧的不懈追求。
5.適度活動,行中練智。哲學家關于知識與智慧的論辯古已有之,知識有限,智慧無窮。知識不經過實踐,不經過自我體驗是不可能成為智慧的。因此,把某些教學內容設計成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以身體之”,是促進學生智慧生長的有效途徑之一。常見的教學活動有課堂討論、Cosplay、實驗演示、社會實踐等形式。
6.深刻反思,以省增智。“反思活動既是智慧存在的表現形式,也是智慧生成的基本路徑。”在學習中,教會學生反思可以體現新課改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讓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而非被動消極地學習,通過反思可以讓學生優化學習方式、更新認知方式、促進智慧生成。在高中智慧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反思可分為對學習目標的反思、對學習方法的反思和對自身學習情感的反思等。教學中,教師的反思行為會影響學生的反思行為,因此教師要做好示范引領作用;教給學生反思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收到以省增智的學習效果。
追求智慧,是一種積極的定向;開啟智慧,是一種敏銳的發現;達成智慧,是一種幸福的體驗。智慧教育方興未艾,高中智慧課堂猶如剛剛破土的幼苗,期待更多的教育同仁關注和參與智慧課堂的研究,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智慧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