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蘇苑高級中學 黃 悅
經過調查,很多學生選修生物學科的初衷在于“興趣”,尤其希望在實驗中獲得興趣,進而獲得更多的知識。的確,高中時期是學生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科學思維發展形成的高峰期,但是應試下實驗課的缺失往往會讓這些能力減弱。教師一定都會感受到學生對一堂實驗課熱情高漲,也能感受到在教室里對教科書想象實驗時候的無奈與空白。在教學中講解發展史時,教師會熱情洋溢地說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后來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赫爾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標記的科學方法來區分蛋白質和DNA,從而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這么多的偉大發現,都離不開實驗的支撐,生物這門學科,本身就是建立在大量的實驗研究的基礎上的,新課改多年,我們必須認識到要將知識傳授轉變為能力培養。開展生物實驗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如驗證性實驗,也可以引導學生自行發現生物知識,如探究性實驗。因此,開展生物實驗教學,對于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能力培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是大部分實驗課不能正常開展的關鍵。因為缺少資金的有力支持,實驗室的設備藥劑都處于一個老化過期的狀態,不利于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比如在做色素的提取及分離時候,由于沒有層析液,通常用酒精代替,結果出現的總是兩條色素帶,必然是不準確的。實際操作中,層析液的配置確實比較麻煩,但是少量汽油的代替可以讓效果更加明顯。因此,實驗條件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給一些實驗操作課的進行創造了“偷懶”的機會,但是實驗遵循的是科學性,若沒有一定的科學性,即使流程準確,給予學生的還是錯誤的信息。
對于高中生物來說,緊張的課時不利于實驗教學,學生的實驗能力參差不齊,在有限的時間里照顧好全體學生,難度是比較大的。例如生物實驗的基礎——顯微鏡的觀察。高中階段多個實驗都需要使用顯微鏡,但很多學生由于對顯微鏡結構不了解,過程不熟練,導致操作中要一一幫助解決,勢必會消耗教師的精力,時間也沒法控制好。教師的疲憊和學生的不知所措也就讓實驗教學顯得不那么精彩。
傳統的實驗教學開展中,我們常常進行這樣的流程:教師先將整個實驗完整的流程講給學生聽,在講解過程中提出注意點,強調重點。而學生則認真地記住每一個細節,此后就按照教師的要求,不斷加以重復和機械訓練,直至完成教師的預期目標,則實驗成果。這樣機械式的實驗操作沒有科學探究的過程,沒有滲入科學的思維,是無法達到正確的教學目標的。
1.預設課堂:實驗課堂的設計可以更為靈活,在進行實驗教學中可以進行充分的預設工作,教師首先以生物實驗教學的內容為核心,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水平、性格特征、認知風格等方面因素的基礎上靈活設計實驗課堂結構。因為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起的主導作用更加突出,教師需要預設出更多的教學突發情況,以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結果與現象。
2.創設情境:我們習慣在教學課堂中創設情境,但總是在實驗教學中飛速講解實驗過程,以便留給學生時間做實驗。其實實驗課堂中情境的創設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堂課的開端都需要興趣的指引。情境的創設可以是一段視頻,可以是一則材料,也可以是對探究實驗提出的一些設問。進入實驗室的學生大多數心情激動,對于教師大段的講解是無法真正接受的,但是通過比較新穎的情境能吸引學生,有利于實驗的開展。
3.探索步驟:傳統的生物實驗教學課堂上,很多實驗步驟過于煩瑣,對學生的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可操作性不強。比如在“綠葉色素的提取和分離”過程中,要求對研磨的綠葉實施過濾,用試管統一采集的汁液,蓋上棉塞以防止揮發,最后用毛細吸管吸取濾液在濾紙上畫出筆直的細線。通過教師對實驗的改進,可以省去對研磨后的綠葉進行過濾的步驟,用載玻片的切面在濾紙片上輕按一下,使畫出的線條又直又齊,色素的提取分離效果也很理想。
學生的世界豐富多彩,他們具有想象力和好奇心,實驗教學并不是簡單的講與做,要鼓勵學生自主設想,學生的實驗不是按部就班,學生有很多的想法,他們會嘗試各種做法,在保證課堂教學安全情況下可以允許學生做一些嘗試,操作的順序、操作的試劑、操作的步驟可以有各種嘗試,由此可以延伸對實驗課題的探究,探究性的教學也可以由此產生。
傳統實驗教學都是教師讓學生做,做完后以是否出現預期結果作為評價是否成功,這種教學過程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新的思維,探究性實驗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多思考,多操作。例如,在設計DNA 粗提取實驗中,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多個不同材料的實驗,在操作過程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粗提取方式,通過溫度、溶解度、酶等理化性質對DNA的影響來提取。通過不同組的實驗過程來分析實驗結果,解讀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學生實驗的設計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對一些操作的規范性、實驗的科學性都需要由教師進行檢查與評價。如果教師本身知識更新不夠,不能及時思考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那么實驗課的開展就會失去該有的精彩與活力。科學不停在進步,要讓學生獲得更精準的知識,教師更應該不斷學習。因此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對整個教學質量與學生的能力提升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驗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實驗教學也要突破傳統實驗教學。實驗教學的宗旨是突破學生思維禁錮,不應局限在教師說的做實驗,生物實驗教學作為高中生物課程的核心,應引起教師的重視,在明確一定階段的生物實驗重點的基礎上對教學過程進行教學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更應體現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探索興趣和科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