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新華鎮西街小學 張愛敏
1.動手能力不足。手工課是幼兒教育活動中十分常見的一項內容,旨在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然而,調查當前的教學情況,我們不難發展,動手能力不足的問題嚴重影響著他們的個人發展,阻礙著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提高。甚至,為保證幼兒的人身安全,一些教師選擇了直接為其提供手工材料的方式,幼兒只要將相關材料粘貼起來便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手工作品。這看上去保障了他們的安全,并且提高了教學效率,但實際上造成了幼兒不會使用剪刀,甚至更加惡劣的動手能力不足的情況出現。簡單來說,受多種因素影響,當前幼兒園手工課呈現出一定的邊緣化發展趨勢,嚴重阻礙了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合作意識不足。當今社會更需要具有合作意識的全能型人才。但是,觀察大多數幼兒在幼兒園中的表現能夠發現,無論是在合作還是在分享方面,他們的意識均不夠理想,導致人際交往出現障礙。
3.自理能力不足。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當前社會中的大多數家庭條件正在變好,在一些條件十分優渥的家庭中,甚至有專門人員照顧幼兒的飲食起居,這對其自理能力的形成大為不利。換言之,家長的溺愛、教師細致到方方面面的照顧嚴重阻礙了幼兒的自主成長。
4.語言表達力低下。表達力是進行人際交往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也是需要不斷鍛煉才能形成的,是在不斷深化的。但是,受自我表現力匱乏的影響,一些幼兒往往不愿主動展示自我。久而久之,他們從不愿表達變成了不會表達,語言的發展受到極大限制,無法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出現溝通困難的情況。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無論對于任何一個群體、任何一個階段的教育,激活興趣都是十分必要的。以“教學做合一”為指導展開教學,實際上是將“做”放在了首位。也就是說,幼兒不再需要機械性地記憶知識,而是可以在“做”這一過程中感受知識。這無疑會大大激發他們學習與“做”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與積極性。如此形成良性循環,綜合能力的提升與素質素養的形成會更加輕松。
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弱化自己的主導角色,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并及時提供有效引導。這也就意味著,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教師需要適當放手,為幼兒創造自由發展空間。但是,幼兒的自我約束力不足,如何正向約束他們的行為便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踐行“教學做合一”理念可以為此提供幫助。在這一模式中,“做”是中心,“教”與“學”圍繞著“做”展開。幼兒能夠在“做”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主體作用,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進而更積極地在“做”中學習。教師也可以借助對“做”這一過程的指導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促進他們的綜合能力提高。
動手操作是最能體現“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教育活動,它很好地踐行了“做”的理念,將促進幼兒的動作發展落到了實處。換言之,動手操作是以行動為依托的,幼兒通過操作各種材料感受各個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一定的平衡能力,增強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并形成良好的耐力與平衡力。運用“教學做合一”策略,能夠改變幼兒不愿、不敢、不想操作的態度,使其主動投入手工課中,促進相關能力的形成。
簡單來說,自理能力是指幼兒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陶行知先生也曾在其文章《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中對此進行了闡述。因此,將他的這一理念應用于當前的幼兒教育活動中,對提高幼兒的基本自理力大有幫助。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不同年齡層次的幼兒,教師應提出不同的要求。
考慮幼兒可能會因為詞匯量匱乏、認知世界不足出現表達困難,教師可以踐行“教學做合一”理念,引導他們在“做”中交流,以交流為其學習語言、應用語言提供便利,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伴隨著表達能力的提高,幼兒能夠形成一定的自信心,進而更愿意展現自我,這對他們表現力的發展大有幫助。
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是幼兒教育的目標之一,也是當前教學環境中必須積極面對的一個問題。教師可以將“教學做合一”理念應用到日常管理中,借助日常的區域活動管理培養他們的這一能力。
表達力與表現力對幼兒的影響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教師可以將二者結合起來,融入“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打造相關的表達和表現環境,促進他們在“做”中學習。例如,教師可以設計演講比賽、朗誦比賽、童話表演等活動,組織幼兒參與其中。以童話表演為例,幼兒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童話角色,并模仿他們的語言和動作,這對他們表達力和表現力的培養大有幫助。
陶行知先生特別強調對幼兒創新思維和科學探究意識的培養,他認為,教育的意義就在于培養幼兒科學的頭腦。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設計以探究為主的科學實踐活動,鼓勵他們以自主或合作探究的形式展開學習。在這一環節,教師應注意材料的投放,盡可能將科學實踐與動手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在保障幼兒基本人身安全的同時鼓勵他們動手操作。
綜上所述,運用“教學做合一”思想,能夠使幼兒教育更加符合幼兒的年齡、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是非常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一種教學模式。因此,面對注意力集中困難、活潑好動的幼兒,教師可以將該思想理念付諸實踐,將學習與實踐、游戲結合在一起,寓學習于實踐中,以動手操作呈現知識,以實際操作引導學習。如此,將“教”融于“做”中,讓幼兒在“做”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的樂趣,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換言之,在培養幼兒綜合能力與素質素養時,教師應注意實踐活動的應用,營造輕松的氛圍,構建以“做”為主的環境,以符合幼兒天性的手段給予針對性指導,從而為其健康成長、可持續發展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