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杰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傳統紋樣,作為中國五千多年歷史孕育而生的一大智慧結晶,在現今的服裝創作中同樣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各個國家的設計師都感嘆其精妙,并將其應用到他們的服裝作品中,不僅衍生出了新穎的創作形式,還找到了富有藝術感的創作靈感。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傳統紋樣在滾動向前的歷史車輪的帶領下,相應的特征、風格都有所變遷,但正是千年來衍生多變的傳統紋樣,才給拼接服裝帶來了豐富的創作元素。雖然現今國人對服裝的藝術要求逐漸偏向國風化,但對服裝設計而言,還是要掌握傳統紋樣的特征和造型,從而有力地抓住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因此,對于服裝設計而言,應當抓住時代的消費趨勢,在對這一趨勢理解、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服裝設計的創作。例如,在將傳統紋樣應用于服裝設計之前,要先探尋傳統紋樣的起源和變遷,在思考這一紋樣變遷的過程中,將其創新性地改進,從而應用于服裝設計中。
傳統紋樣,既是中華五千年孕育而生的智慧結晶之一,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其是祖先在生活中受啟發后產生靈感創作出來的,所蘊含的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堅毅,還體現了對自然的敬畏等。大多數紋樣蘊含的文化內涵都是平安喜樂,富有美好寓意,祝愿人們的生活平安且幸福。
縱觀傳統紋樣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的演變,不難看出傳統紋樣有力地推動了服裝設計的發展,并且為其發展提供了創新的源泉。隨著當今服裝設計師愈發注重民族特色元素的應用,傳統紋樣對服裝拼接設計愈發重要。對于服裝拼接設計而言,應當跟上這一服裝風潮,跟上時代趨勢,設計出更加符合人們審美的拼接服裝。而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演變,同樣可以追尋傳統紋樣的變化走向。
其一,傳統紋樣的造型風格有所轉變。由嚴肅、端正逐漸轉向開放,這一轉變可以從先前的服裝紋樣的風格演變上考察得知。在夏商周時期,中國的傳統紋樣多帶有猙獰和神秘的藝術色彩,具有嚴肅、端正的氣息。而發展至春秋戰國時,服裝上所應用到的傳統紋樣具有開放、包容的藝術氣息。到秦漢時,充滿了開放、大氣的藝術氣息。而魏晉時,則充滿了超然、灑脫的韻味,極具藝術特色。因此,不難看出隨著時代的逐漸變遷,服裝上應用的傳統紋樣愈發得開放、包容。
其二,傳統紋樣的造型有所轉變。較為明顯的變化是,由先前服飾紋樣多應用動物紋樣逐漸轉變為應用植物紋樣。雖然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有眾多的傳統紋樣孕育而生,豐富且內容多變,但通過相關的細心探索,不難發現傳統紋樣的造型轉變主要是從動物紋樣轉向植物紋樣。在夏商周時期,服裝上應用的傳統紋樣多是猙獰的動物紋樣,還有一些幾何紋樣的應用,并沒有出現有關的植物紋樣被應用于服裝上,而且應用于服裝上的動物紋樣所涉及的動物種類較少,多為象征著權力與力量的大型動物,如虎、龍和蟒等力量型的動物。傳統紋樣發展至秦漢時期時,當時由于道教思想的傳播,應用于服裝裝飾上的動物紋樣逐漸由力量型的動物紋樣轉向溫順的動物紋樣,比如鶴和鹿等小型動物,且當時由于佛教思想的傳入,由西方傳來的一些花卉紋樣也被文人騷客應用于服裝裝飾上。而進入唐朝之后,植物紋樣才出現在服裝裝飾上,如花卉紋樣等植物紋樣。到了宋代,花卉紋樣成了服裝裝飾上的主要圖案,并與鳥獸紋樣搭配使用,相應的動物紋樣使用得比較少。直到明清時,動物紋樣使用得更少且逐漸被植物紋樣所取代。
其三,傳統紋樣的造型特點有所轉變。其造型特點的轉變主要是由抽象的紋樣逐漸發展成為寫實的紋樣。隨著歷史的不斷演變,中國繪畫的功力也愈發強大,傳統的繪畫文化也愈發成熟,基于繪畫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服裝紋樣造型的特點才得以從抽象化走向寫實記錄。縱觀歷史可以很直觀地發現,在遠古時期,人們便努力地想對自然風景進行描繪,但是由于當時繪畫水平受限,對自然物象的描繪并不能達到形似,只能稱得上近似。而進入秦漢時期,人們的手工藝水平和繪畫水平較之前有卓越的進步,從而有效提高了服裝裝飾上紋樣的寫實性。而進入唐宋時期,尤其是宋朝時,建立了相關的研究花鳥畫的院體,從而更加側重對花鳥紋樣的刻畫,使其更具有精巧性,堪稱寫實藝術的高峰。
紋樣創新設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其一,做到化繁為簡。身處自然環境之中,所包含的意象繁雜豐富,而繁雜豐富的意象并不能直接用于紋樣的設計,應當使用提煉和概括等手法將自然環境中設計師想要突出的那一部分進行精簡加工,將其從繁雜的自然意象中提純出來,從而使提純得到的紋樣的造型風格更加突出、所蘊含的意義更加深刻。而化繁為簡可以分為兩種表達形式,一種是具有高度概括的特點,但是又能將所選取的物象的特點做到全方位的展示。另一種是將其進行變形和夸張,將傳統紋樣中所應用的物象結合夸張的手法將其特征加以放大,進一步突出其藝術美感和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其二,做到重構組合。先前人們將同一個季節、生長規律有相似之處的圖案結合起來,并應用到服飾設計中,雖然可以有力地反映不同季節的特色,但是缺少了一些重構組合后的沖擊碰撞。因此,在進行紋樣設計時,可以將處于不同生長季節的植物、生長規律不同的物象結合起來,從而達到不同季節的物象碰撞相融的目的,不僅能夠創造出更為優美的框架,還能夠加強紋樣的表現力和藝術想象力。
其三,做到寓意象征。無論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詩歌還是服飾,都存在一個共通之處,便是將大自然中的物象進行形象化,如在詩歌和傳統紋樣中都出現較多的竹子,其寓意便是由其受勁風而挺直的形象得到的。因此,無論是過去衍生的傳統紋樣,還是現今的藝術設計中所創作的傳統紋樣,同樣存在一個共通之處,即通過傳統紋樣的形象來衍生出相應的意象,從而達到寄托某種美好期待的愿望,也就是在形象塑造上追求神似或寄托某種情感和愿望,如松鶴延年、喜鵲等富有美好期待的紋樣。因此,可以很直觀地發現,中國傳統紋樣具有很強的藝術美感,能有力地推動服裝設計的發展。傳統紋樣應用于現今的服裝拼接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現今利用較多的是將傳統紋樣與服裝拼接相結合,即將傳統紋樣和現今的一些服裝工藝進行結合。在先前的歷史時期中,傳統紋樣被應用于服裝裝飾上是通過手工刺繡的方式。而隨著時代的不斷革新,各種科學技術層出不窮,隨之帶動的不僅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隨之提高,對相應的服裝要求也更個性化。例如,服裝的拼接存在大膽的色彩拼接的嘗試。除此之外,還可以從一些相得益彰的傳統紋樣的搭配上獲得服裝拼接的靈感,從而創造出更加個性化的服裝。
2.在先前的歷史時期中,應用較多的服裝面料是苧麻,后來隨著歷史的演變,絲綢成為服裝的面料。而現如今,存在著諸多形式各樣的服裝面料,可供服裝拼接選擇。因此,在進行服裝拼接時,可根據不同的傳統紋樣,選用不同的服裝面料,從而達到更加完美的藝術狀態。現如今應用于服裝拼接的材料不只有綢緞、棉麻等,還有皮革等材料的廣泛應用。
3.雖然傳統紋樣極具美感和藝術特色,但是應用于服裝拼接上并非照抄照搬。很多傳統紋樣,如樹葉的紋樣、水波紋等,需要適當變更才能跟上當今的審美,從而創造出更完美的藝術作品。因此,在將傳統紋樣應用于服裝拼接之前,應當細心研究其傳統紋樣的起源,從起源中找尋靈感,并將其和現代元素進行結合,從而得到現代時尚和傳統紋樣藝術感兩者兼具的服裝。
對于服裝拼接而言,雖然是近些年才興盛起來的時尚產物,但是隨著時代不斷的革新,人們愈發注重個性化表達,尤其是在服飾的追求上,而色彩激烈的碰撞、服裝面料的拼接有力地呈現出了個性化。但是只有色彩的碰撞和面料的碰撞,缺乏了服裝藝術的內涵。因此,對于服裝拼接而言,應當注重從傳統紋樣中找尋靈感,將其進行高度概括,藝術感突出后,再應用于服裝拼接之中,從而達到現代元素和傳統紋樣碰撞交融的目的,讓服裝拼接更具藝術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