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軍
(湖北省洪湖市公路管理局,湖北 洪湖 433200)
某公路工程項目舊路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不均勻沉陷現象,通過對舊路路床的局部開挖后發現軟弱層。對此,根據工程的地質勘察報告,決定采用天然砂礫進行換填,換填的厚度控制在60~100 cm范圍內。
(1)對土基、墊層和底基層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檢驗,監理工程師簽認后,方可開始換填。
(2)換填材料,天然砂礫進場后,需對其品質與規格進行檢查,未經檢查與檢查確認不合格的均不允許進場。材料進場后,還應檢查其數量,并按照要求堆放,并開展必要的抽樣檢查。
(3)正式施工開始前,還要進行試驗段施工,試驗段施工的主要目的在于:確定適宜的集料配合比例;確定換填松鋪系數;確定施工方法;明確作業段實際長度;確定適宜的鋪筑厚度等。
(4)基層的表面必須保持平整和堅實,無松散材料及軟弱點。
(5)基層實際壓實度與平整度都能滿足設計的要求。
(6)不論路堤還是路塹,都要采用振動碾實施碾壓檢驗。在進行碾壓時,若發現松散或干燥,應進行適量灑水;而發現過濕或彈簧土等情況時,應開挖晾曬,或通過摻石灰來處理。
(7)以現場的壓實度檢測與彎沉測試結果為依據,對所有不滿足要求的路段,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充碾壓,以確保其滿足設計要求。
(8)對于基層表面存在的坑洞及低洼,必須做好填補與壓實。而對于基層表面存在的車轍槽及搓板,應及時將其刮除。
(9)逐個斷面對基層的標高進行檢查,確認能否達到設計要求。
(1)先將基層表面的中線恢復,按照20 m的間隔距離設置邊樁與中樁,并用白灰線將邊線準確標出。
(2)做好水平測量工作,在邊樁上要使用紅色的油漆準確標出邊緣處的設計標高,以此為之后的填筑施工提供指導。
(1)材料的用量需通過計算確定,以不同路段基層實際寬度及厚度為依據,結合干壓實度,通過計算確定對應的干集料數量。
(2)堆放于料場的灑水潤濕后但沒有篩分的填料,應使其實際含水量處在最佳含水量+1%的水平,這樣是為了避免在運輸時水分蒸發散失。
(3)對于沒有篩分的填料,需按照預定的比例在料場進行混合,并灑水潤濕,確?;旌狭蠈嶋H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略高。
(1)在填料裝車過程中,應確保每車所裝填料的數量基本一致。
(2)在料場相同的路段上,需按照從遠到近的方向按照設計要求的間隔距離將填料卸載到基層表面。對卸料的間隔距離,必須嚴格掌握,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同時在料堆上要按照一定間隔距離設置缺口,為之后的施工提供方便。
(3)集料卸載后,不可放置太長的時間,填料運輸時間不能過于提前,一般1~2 d即可。
(1)在現場利用推土機將卸放好的填料均勻攤鋪至表面,達到預定寬度。
(2)對填料松鋪厚度進行檢查,確認能否滿足設計要求。在必要的情況下,應進行適當的減料或補料。
(3)對于天然砂礫,其設計填筑厚度需按照30 cm控制,共分成兩層進行攤鋪。
(4)在填料攤鋪完成后,應采用人工撿出所有超徑料,以免對之后的碾壓施工造成影響。
(1)以測量放樣結果為依據對拌和均勻的填料實施初步整平,此時可借助專門的機械設備進行,并輔以必要的人工。
(2)在填料實際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后,開始碾壓。
(3)填料的碾壓應嚴格遵循以下各項基本原則:先輕后重、從低到高、從兩邊到中間、先慢后快和適度重疊。碾壓一般采用振動碾進行,碾壓遍數一般為6~8遍。在碾壓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從低到高和從兩邊到中間的順序,并予以適度的重疊,重疊的寬度一般為輪寬的1/2。對于碾壓的速度,應先慢后快,第一和第二遍碾壓時,速度按照1.5~1.7 km/h的范圍控制;之后的碾壓,速度都按照2.0~2.5 km/h的范圍控制。在連續碾壓一定的遍數后,方可達到基本穩定,此時要進行測量整平工作,確保高程和平整度都滿足設計要求。如果缺乏施工經驗,應注意宜高不宜低,這是因為如果低了,細料的填充較為方便,但如果高了,要進行刨挖則有很大的難度。在整平完成之后,應立即進行碾壓,直到實測壓實度與相應的設計標準相符。
(4)碾壓注意事項:①對于路面兩側應多碾壓2~3遍;②在碾壓的整個過程當中都應做好隨時灑水,以保證含水量達到要求,具體的灑水數量應根據以下要求確定:當基層厚度為10 cm時,春秋季灑水量按6~8 kg/m2范圍控制,夏季灑水量按8~12 kg/m2范圍控制;當基層厚度為15 cm時,春秋季灑水量按9~12 kg/m2范圍控制,夏季灑水量按12~16 kg/m2范圍控制;當基層厚度為20 cm時,春秋季灑水量按16~20 kg/m2范圍控制,夏季灑水量按16~20 kg/m2范圍控制;當基層厚度為25 cm時,春秋季灑水量按15~20 kg/m2范圍控制,夏季灑水量按20~28 kg/m2范圍控制;③碾壓開始后先用振動碾進行穩壓,在連續穩壓兩遍之后進行檢測與必要的找補,若發現存在料窩的情況,應挖出多余砂礫,摻入一定量的砂,將其翻拌均勻后,進行補壓,注意不可通過砂礫覆蓋的方式來處理;④當碾壓過程中出現翻漿或軟彈等問題時,應立即中斷碾壓,并進行翻送晾曬,也可更換含水量適宜的材料重新進行碾壓;⑤振動碾不可在已經完成碾壓和正處在碾壓狀態的路段上進行調頭與剎車;⑥對于無法臨時封閉交通的路段,可通過半幅封閉半幅施工解決,對接縫進行良好的對接,避免產生不平整處。
(5)在碾壓成型之前,應嚴格控制壓實度。將填料碾壓到沒有明顯的輪跡后,需對此段落實施讀數測量,完成后再進行一遍碾壓,并做第二次測讀。這兩次測讀結果的差,即為沉降量。重復這一步驟指導沉降量在5 mm之內,即說明該段的壓實度合格。
綜上所述,天然砂礫換填是一項有效的處理技術,能從根本上解決不均勻沉降的問題。目前,該公路工程的天然砂礫換填施工已經順利完成,且經檢測確認各項技術指標滿足設計和規范提出的要求,說明以上施工技術和方法合理可行,能有效保證換填質量,為類似工程的天然砂礫換填施工提供技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