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揚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1)在進行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前,首先需要合理選擇交叉口形式,設計人員需要對交叉口周圍地形情況以及道路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同時選擇合適的交叉口設計形式,避免和城市的總體規劃之間產生較大差別。
(2)道路交叉口的信號控制和交通組織。在進行交叉口設計時首先需要確保行人及車流通行的安全性,在此基礎上采取合理的設計方式縮短車輛和行人的通行時間。因此應該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及分配方式,以便于對交叉口的信號進行控制以及合理分配交通組織,從而有效提高道路的通行速度。
(3)合理設置車道位置。在道路交叉口的設計中為了與駕駛人員的行駛習慣相適應,應該更為科學合理的完成車道位置的設置。對于左轉車道以及掉頭車道,在設計時為了避免其與直行車流之間產生沖突,可以在道路進口的最左側位置處設置單獨左轉掉頭車道。如果道路本身寬度有限,車輛無法一次性實現轉彎或者掉頭,這會對于后面車輛的正常行駛造成一定影響,阻礙交叉路口處的通行效率,為了合理的解決這些問題,最大程度提高車輛的通行效率,可以采用在道路右側設置調頭和左轉專用車道的方式進行解決,采用這種處理方式可以使得車輛的轉彎半徑增大,以此提高車輛通行的流暢性。
(4)在進行道路交叉口設計過程中首先應確保行人與車輛的通行安全,這就要為車輛提供更為廣闊的視野,可以對不同方向的車輛及行人情況進行及時觀察,以此提高道路交叉口位置的安全性。為了更好的滿足車輛的行駛要求,交叉口位置處的視距較之于停車視距應該更為寬廣。
當前在較多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設計當中都采用了方格網法,在道路交叉口范圍中一般將標記線確定為相交道路的中心線,在其中進行網格的劃分,方形網格的間隔一般為5 m×5 m或者是10 m×10 m,而相關的設計工作人員在進行斜交道路的選擇時一般通過施工測量方向加以確定,對正交道路的設計高程通過計算加以確定。
作為道路交叉口設計中較為常用的一種設計方法,采用設計等高線法時首先需要在交叉口的范圍當中確定路脊線,在此基礎上完成道路交叉口高程計算線劃分,通過計算確定道路交叉口位置處的路脊線以及高程計算線各點的設計高程。同時計算出交叉口不同點間的施工高度值。
云南省內某市的市政道路需要進行升級改造,將原有的四車道進行拓寬使其成為六車道道路,同時要在該道路上實現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道的分離設計,本工程中的道路和市區中的另外雙向城市支路相交形成了三岔路口,因此為了有效提高交叉路口的車輛通行效率,通過對周圍地形進行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決定采用下述設計方案。
在對本次所研究的市政道路交叉口進行調研中發現,道路主干道的設計車速為60 km/h,該主干道是城市中的重要交通要道,而與此交匯的雙向車道支路的設計車速為40 km/h,是該區域當中的重要支路,在調研中發現主干道上的直行車輛數量較之于左轉以及右轉方向的車流明顯較少,由主干道轉向支路的車輛大部分為附近小區中的住戶,所行駛的車輛類型基本以小型轎車為主。
在前期針對該道路交叉口位置處的調查結果可以了解到,由主干道轉入支路的車輛較少,因此在主干道的進口道路位置處設置了左轉以及右轉的車道。其中左轉車道為專用左轉車道,而右轉車道為承擔了直行以及右轉兩方面作用的車道。由于進口道區域位置處等待車道的數量明顯高于正常車道,因此在道路的交叉口位置尚且留設有三個直行的車輛等待區域。
由于本次研究中的主干道為城市中的主要交通道路,因此道路的兩側分布有較多的住宅小區和沿街商鋪,從而出現了數量較多的掉頭車輛,交叉口位置處的掉頭車道設置在人行道后面,與左轉方向的車道共同使用,同時由于交叉口位置處的非機動車輛和行人較少,并不會對正常通行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設計人行橫道時采用了平面行人過街的設計方式。
本次研究中主干道路的設計車速為60 km/h,在道路的中間采用寬度為3 m的綠化帶進行分隔,具有相對較大的寬度,為了確保車輛在進行轉彎和掉頭時可以正常行駛,防止后面車輛跟進發生交通事故,因此在進行轉彎半徑的設計時將其設計為35 m。
為了確保主干道路上的直行車輛可以正常通行,在設計過程中采用信號等進行控制時,可以對主干道上直行車輛的通行時間盡量延長,而由于主干道轉彎車輛相對較少,因此可以適當減小轉彎車道的通行時間。在進行現場測試過程中,將直行車道的通行時間確定為90 s,而轉彎車道進行通行的時間約為20 s左右。
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人均車輛的擁有率實現了逐年攀升,私家車數量的增多在方便了人們出現的同時也給城市交通造成了較大壓力。尤其是市政道路中的交叉口位置由于堵車等原因經常變為“停車場”。因此在進行道路交叉口設計時設計人員應該對該位置周圍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采用更為科學合理的設計方式,以便于在確保交叉口行人和車輛通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其通行效率,避免在該位置處出現交通擁堵現象,進一步推動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