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俊峰
(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大眾的生產生活與互聯網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在新科技和新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改革工作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就英語職業教育而言,筆者認為:可以引入“互聯網+教育”的模式,在促進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增強的同時有力推動人才培養水平的提升。
在互聯網視域下,我國高職英語教育模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且影響著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革,其轉變了教師的角色定位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對于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很有幫助。
在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中,通常是教師向學生講解英語知識,學生結合課本被動接受所學內容,沒有突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而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定位發生了明顯改變。例如,學生可以直接運用互聯網了解和收集學習文獻、資料等,進一步豐富自己的學習資源;教師從傳統的知識灌輸者的角色轉變為了知識的引導者,教學引導和組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在互聯網環境下,包含著各式各樣的信息資源,教師可以結合這些信息資源,為學生豐富英語學習內容,并通過引導學生做好信息資源篩選工作等,讓學生能夠挑選符合自身發展特征的學習資源,防止學生受到不良資源的影響,從而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的提升,這就有力地解決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的問題,能夠極大地推動英語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
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信息的獲取更加便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是其顯著特征,學生可以結合這種特點,轉變自身的學習方法和交流方式,與其他學生進行網絡化的信息溝通與交流。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構建信息化的英語教學環境,強化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轉變對于英語學習的得過且過的態度,讓他們更加積極地投身于英語課堂的學習。在“互聯網+”背景下,英語職業教育改革在極大程度上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明顯改變了高職傳統英語教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使英語課堂脫離了枯燥乏味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這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提升很有幫助。此外,信息化的英語職業教育改革,可以帶給學生符合時代發展特點和自身成長需求的學習體驗和感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在“互聯網+”背景下,翻轉課堂、微課等教學方式更加廣泛地應用于英語教育教學當中,其中包含有豐富多樣的網絡教學APP等線上教學平臺。對此,英語教師可以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利用線上教學平臺推進英語職業教育的改革,通過與學生進行實時的、信息化的溝通與交流,幫助學生認清英語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和社會需求,從而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有目的地投入到英語學習當中。
近幾年,在教育教學改革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人們也進一步提升了對于英語這門通用語言的教學工作的重視。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會上對于職業英語人才的需求顯著增多,這就要求學校的職業英語教育要加大改革力度,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強化英語水平和綜合應用能力。
目前,雖然很多高職高專院校都有意識地加強了對于信息技術應用于英語職業教育以及對于任課教師教學理念的創新等方面的研究,但在實際開展和推動“互聯網+教育”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缺乏對網絡教學方式有效運用的問題,且在實際教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尚未能充分發揮出強化教學的效果,存在著職業英語教育教學改革表面化的現象,顯然這不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和英語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職業英語教育尚缺乏完善的“互聯網+教育”平臺,市面上的一些在線教育平臺難以根據“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教學特點對教學平臺與教學環境進行針對性地完善,這就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知識潛能的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導致在線教學質量普遍不高。
首先,學校或相關教研室沒有制定相關的獎勵制度和要求來調動教師的創新精神,結果導致一些教師缺乏積極主動地嘗試動態化的教育內容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動力。就目前而言,英語職業教育在開展過程中大都忽略了對于英語課堂動態化教育內容的應用,也未能結合豐富多樣的信息化教學資源來拓展課堂知識,阻礙了英語職業教育改革的縱深化發展。
其次,教師在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推動課堂教學體驗式發展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大多數教師仍以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為主,照本宣科,就書本教書本,沒有“跳起來摘桃子”,更沒有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結合,舉一反三地與時俱進,仍然局限于單純地向學生灌輸和滲透復雜抽象的英語語法知識,課堂上布置作業,課堂下效果如何全靠學生的學習態度,只要不掛科、不出問題,就萬事大吉。
最后,學生得不到很好的自主學習、知識體驗和實踐機會,無法將從課堂和書本上所學到的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踐中,結果導致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普遍不高,影響了英語職業教育的改革效果。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進入“互聯網+”時代,仍有部分學生缺乏對于英語學習的正確認知,往往認為自己只是高職高專學生,進入社會后,真正能夠將在高職高專所學到的英語知識應用在職業與崗位上的機會“微乎其微”,在學校對英語學習的投入遠遠得不到“回報”,因此,往往不能主動地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和教學APP等參與到網絡化的知識互動、交流以及資源共享當中,而是抱著“不要掛科”影響畢業即可的態度,依然采用傳統的死記硬背的英語知識學習方式,沒有實現自我學習方式的有效優化,這也直接影響了英語職業教育的水平和質量。
進入“互聯網+”時代,隨著多媒體和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大量的新知識、新技術進入我們的視野,形成全新的學科。正如《孟子·盡心上》所言,“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因此,唯有登高,才能望遠,只有將自己的“水桶”裝滿“水”,特別是補齊最短的“木板”,才能將自己的能量發揮至極致。一個人只有站得足夠高,格局足夠大,才能高屋建瓴,見識不凡,才能將“木桶”理論發揮至極致。因此,筆者認為作為一位高職高專英語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堅持英語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理念,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在今后走向社會以后的工作實踐,做細、做小、做實、做好每一個教學環節與教學課件。
在“互聯網+教育”教學平臺的構建過程中,首先,學校與教研室要積極組織相關教師認真學習英語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理念,學會利用高科技、大數據手段,了解和掌握國際上一流的英語職業教育理念、內容、方式與手段,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每一位教師。其次,每一位教師都要立足于互聯網信息技術,從自己的崗位與視角出發,全面優化英語職業教育網絡教學平臺,通過豐富網絡化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加強英語職業教育的改革力度。最后,要和輔導員老師一起積極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化的學習方式,強化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各種手段,搭建英語教育微信公眾號平臺,通過公眾號發布英語常識、英語知識介紹等相關內容,并為學生提供與跨文化交流、交際有關的知識內容,使教育教學更具針對性,讓學生都能夠登高遠望,充分認識到自己將來在工作崗位上能夠通過運用在學校所學到的英語知識適應社會的需求。有效感受到學校和教師所用心創設的英語學習的氛圍,提升學習效果。此外,教師還要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結合英語教學相關軟件等,開展針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教育教學工作,使學生立足社會需求展開學習,在提升其英語學習效率和水平的同時,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有力改善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促進英語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創新發展。
在英語職業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要引入動態化教育內容,教師不僅要借助不同學習模型、學習方法等進行授課,還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拓寬英語知識學習的范圍,增強英語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學生創建出英語學習情境,采用動態化英語教學內容、學習模型、真實環境投影等,讓學生在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中,提升英語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可以結合英語教學視頻、教學案例,以及德國、荷蘭、西班牙等高職高專教育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的實踐經驗,優化英語學科枯燥乏味的課程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科的多維性和多樣性,從而不斷發展學習思維,在提升思維開闊性的同時,積極主動地開展英語實踐,提高英語應用能力。此外,可以結合“互聯網+”平臺,實現對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監控,把握學生學習實際。利用線上教育教學平臺,教師還可以定期分享英語實訓資源等內容,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使學生能夠在動態化的英語課堂中,感受到英語學科的學習價值和魅力。另一方面,為進一步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注意力,教師可以采用將英語抽象知識制作成動態化教學課件、教學圖片的方式,結合教學視頻、圖片和教學課件等開展英語教學工作,也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既可以組織學生去一些英語職業教育搞得好的兄弟院校去聽課,學習人家的先進經驗,也可以請其他學校的同學前來為自己學校的學生進行示范,“人無我有,人有我新”,讓學生都能夠直觀地了解英語知識內容,進而喜歡上英語職業教育,并充分參與到英語知識的學習和交流中。
在英語職業教育方式不斷創新的過程中,除了要構建“互聯網+”教育平臺、采用動態化教育內容,還可以結合體驗式教學方式,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體驗式教育方式具有探究性,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期間更好地探索、發展和提升。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背景下,加強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獲得英語學習的體驗感,加強學生對英語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知。例如,在實際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英語電影、英語歌曲等,特別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名曲,如《友誼地久天長》《鴿子》《藍色多瑙河》《三套車》等,充分將學生帶入到動態化的學習情境中,讓學生結合英語電影進行地道的英語讀音練習,使學生在看和聽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的英語詞匯,帶給學生良好的視聽體驗,強化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在體驗式教學方式的應用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結合QQ群、微信群以及在線視頻等,加強對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學生能夠在在線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進行良好的英語口語對話與交際。
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從實踐起步。當今世界,知識信息快速更新,學習稍有懈怠,就會落伍。有人說,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一個圓,學習是半徑,半徑越大,擁有的世界就越廣闊。”
學習是托起夢想、成就夢想的“奠基石”。就英語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工作而言,要充分結合時代發展的特征,利用“互聯網+教育”的形式,構建完善的在線教育教學平臺,不斷拓寬英語職業教育的發展路徑。同時,要結合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大環境,提升教師對于信息技術、智能平臺等互聯網教學功能的應用,確保能夠為學生持續提供多樣的英語學習資源,轉變英語教學受地域限制的問題,有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縱深化發展,更好地助力學生的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