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比亞迪安陽線束工廠內,一場由安陽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專班牽頭組織的校企合作對接會火熱舉行,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及全市17所中高職院校負責人、縣區教育局局長齊聚一堂,共同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機制、破解企業“用工荒”、培育技能人才的新路徑。
這場對接會,由一場調研延伸而來。
新春伊始,為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安陽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群鏈長侯合柱帶隊走訪安陽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時,比亞迪安陽線束工廠負責人坦言:“線束工廠的訂單量持續增長,但一線工人缺口達2700人,產能受限成了我們的心頭病。希望能與本地的中高職院校建立聯系,批量引進學生頂崗實習,緩解用工短缺壓力。”這一訴求立即引起了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專班的高度重視。
作為安陽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專班成員單位,安陽市政協經濟委員會迅速行動、精準破題,結合企業用工意向,帶領比亞迪安陽地區招聘負責人走訪多家本地中高職院校。走訪發現,安陽每年中高職畢業生超萬人,但因專業設置、實習實訓時間安排等與企業需求存在“錯位”、校企信息不暢,導致“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
▲ 2月26日,與會人員參觀比亞迪安陽線束工廠展廳,詳細了解工藝流程。


▲ 2月26日,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與安陽中高職院校負責人就校企合作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在充分組織動員的基礎上,一場政校企三方聯動的對接會在比亞迪安陽線束工廠拉開帷幕。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企業生產線、員工宿舍、餐廳等,詳細了解生產工藝、崗位技能要求及學生職業發展空間。
座談會上,比亞迪人力資源負責人現場發布用工需求清單,并詳細介紹了薪酬福利體系、后勤保障等學校關心的重點問題。
“以前跟很多安陽本土企業的校企合作渠道沒有打通,提供給學生頂崗實習、工學交替的選擇較少,不少學生不得不外出實習就業,致使職業教育資源不能有效轉化為促進產業發展的動力。”參會的一位中職院校校長表示,將與比亞迪深入接洽,就校企合作方式、產教融合機制等進行磋商,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提高人才供需匹配精度,促進畢業生本地就業率提升,助力全市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此次對接會僅是安陽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專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彰顯擔當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安陽市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謀“新”、求“質”、逐“綠”,深入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專班成員單位,安陽市政協經濟委員會著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充分發揮聯系廣泛、智力密集優勢,深入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走訪調研,建立“進企業一列清單一督落實”閉環工作機制,幫助多個企業協調解決了用工、融資、要素保障等問題。比亞迪安陽基地負責人由衷點贊:“從反映問題到對接落地僅用20天,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務實作風讓我們對扎根安陽充滿信心!”
眼下,首批330余名職校生已進入比亞迪跟崗實訓,一場“人才活水”滋養實體經濟的實踐,正在古都安陽悄然書寫。侯合柱表示:“我們將持續跟蹤比亞迪校企合作進展,搭建校企聯姻平臺、產學研對接平臺,為地方產業與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注入政協智慧。”
專班助力,貴在“橋梁”搭得實、“紐帶”系得緊。安陽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專班以問題為導向,聯動部門、整合資源,既解企業“燃眉之急”,更謀產教融合“長遠之計”,這樣的“雙向奔赴”,正是安陽市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