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儒

《紅樓夢》第一回寫跛足道人念完《好了歌》后,士隱聽了,便迎上來道:“你滿口說些什么?只聽見‘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聽見‘好’‘了’二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讀到此處,浮想聯翩!這“好”與“了”如同福禍,不是緊密相連嗎?
我有一個徒弟,很精明,從一臨時工爬到分場長,一次從小車下來,雙手緊緊握住我油膩的手,向大家介紹:“這是我師傅。”我有點感動:這小子沒忘本。可后來聽說,他出事了,因貪污入獄。這“好”成了“了”!
我常想,聰明人為啥辦糊涂事?貪官們的智商都很高,什么博士碩士學士,我等升斗小民望塵莫及!忽然想起一句話:高貴者最愚蠢,或許是。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道德經》第八章)這多像說我們農民!世上誰都得吃飯,誰也離不開農民,但在過去那些世俗的認知中,農民似“處眾人之所惡”,地位最低。原先我曾寫過一篇小文《當農民的好處》,說當農民也有好處:不怕精簡,古今中外,怎么精簡,沒聽說精簡農民的!您把心放在肚子里,老老實實鋤地吧。但老子說“故幾于道”(最接近道),偉大的哲人,最懂農民!
據說,人倒了霉才想當農民。有貪官出事后痛哭流涕:“我啥也不要了,去當農民行嗎?”一些大人物倒霉時也想務農。為啥這時才想起務農?像秦李斯臨刑前“憶牽黃犬定難追”,此時想和兒子牽黃狗打獵,悔之晚矣!
《紅樓夢》第二回寫“智通寺”的門聯“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言簡意賅,建議官員們掛在墻上,時時提醒自己,比掛什么“寧靜致遠”之類強。
重讀《好了歌》吧,世上萬般,“好”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