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濤
(江蘇省丹陽市環境監測站,江蘇 丹陽 212300)
京杭大運河是南水北調( 東線) 一期工程的主要 通道, 其水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南水北調工程的成敗。但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的 增長使該段污染較為嚴重, 水質狀況不容樂觀[1]。
2018年以來,京杭運河水質多次出現波動,丹陽市呂城國考斷面、王家橋省考斷面出現了氨氮、總磷異常超標的現象,且此次水質波動周期長、范圍廣、幅度大、近年少見。為有效解決斷面異常波動問題,全面排查問題,找準問題源頭,由市環保局組織,丹陽市環境監測站牽頭,開展了對京杭運河水質調查和污染源摸排工作。
采用移動式船載流動分析儀+GPS定位記錄儀,由諫壁閘引航道城區海事處開始進行拉網式監測,并在第一時間獲得相關監測數據,監測指標主要為氨氮、總磷,監測航程51 km,獲得實際有效監測數據93組(表1)。

表1 水質調查京杭運河流經各行政區監測點位對應
調查期間,京杭運河氨氮濃度全線超標,污染物氨氮峰值明顯的5個區域分別是:①云陽街道太陽城住宅小區附近處;②云陽街道生甲自然村附近處;③開發區丹陽紅葉石油公司附近處;④鎮江鼎盛鋁業公司附近處;⑤陵口鎮上柵口自然村附近處;污染物總磷峰值明顯的5個區域分別是:①呂城鎮河園里自然村附近處;②呂城鎮清水潭斷面附近處;③奔牛鎮鷺鷥溝自然村附近;④呂城集鎮附近處;⑤陵口鎮施家村附近(圖1、2)。

圖1 京杭運河排查氨氮濃度變化趨勢及峰值區域

圖2 京杭運河排查總磷濃度變化趨勢及峰值區域
從調查監測數據統計分析,結合京杭運河流經各個行政區水質變化的波動情況來看,京杭運河水質目前已屬于重度污染,特別是氨氮濃度居高不下,全線超標,整體上看,丹陽段境內氨氮、總磷的水質波動更為嚴重,各河段污染情況具體如下。
京口段(1-8號):從諫壁閘引航道城區海事處斷面到S308省道公路橋斷面附近,該河段氨氮濃度在5-8號出現峰值波動,且在6號點位氨氮濃度達到了該河段的峰值,氨氮濃度2.327 mg/L(超標1.33倍),總磷濃度在4號點位出現峰值,但未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從地圖上看,6號點位附近主要工業企業為鎮江鼎盛鋁業公司,需要進一步排查該公司排污情況。
新豐鎮(9-26號):從百瑞吉碼頭到王家橋斷面附近,在流經新豐鎮斷面后氨氮濃度有下降趨勢,在23號點位出現該河段的峰值,氨氮濃度1.573 mg/L(超標0.57倍);該河段總磷濃度考核標準(0.2 mg/L)以下小范圍內波動,在21、25、26號點位略有超標。
丹陽城區段(27-58號):王家橋斷面下游到青陽浦附近,該河段氨氮濃度出現了較大波動,在32、49、40號點位氨氮濃度較高,其中49號為本次調查監測值的最高值,點位位于云陽街道太陽城住宅小區附近處,氨氮濃度2.618 mg/L(超標1.62倍),40號點位位于開發區丹陽紅葉石油公司附近處,氨氮濃度2.524 mg/L(超標1.52倍),32號點位位于中心河入京杭運河河口附近,氨氮濃度2.146 mg/L(超標1.15倍)。總磷濃度在考核標準附近范圍波動,在44號點位濃度最高,為0.291 mg/L(超標0.46倍)。該河段為丹陽主城區,兩岸沿途工業企業外排廢水及少部分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的排放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該河段的水質,此外,該河段匯入支流的水體的水質情況也會影響京杭運河整體水質,需進一步排查上游來水情況,特別是中心河及周邊水系來水情況。
云陽、陵口交界段(59-75號):大錢甲斷面到清水潭斷面上游附近。在流經丹陽城區段后,該河段氨氮的濃度有所下降,經過陵口集鎮時,濃度升高,在64、72號點位出現峰值,其中64號氨氮濃度2.487 mg/L(超標1.48倍),72號氨氮濃度2.277 mg/L(超標1.28倍)。總磷濃度在考核標準以上波動,且有逐漸增高的趨勢,在71號點位濃度最高,為0.294 mg/L(超標0.47倍)。
呂城鎮(76-88號):清水潭斷面下游到東戰備河與大運河交界下游斷面,在流經呂城段后,該河段氨氮的濃度呈明顯下降趨勢,但該河段的氨氮濃度仍超標,在78號點位氨氮濃度出現該河段峰值,為2.206 mg/L(超標1.21倍)。總磷濃度在考核標準以上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在76、85、87號點位總磷濃度較高,其中87號為本次調查監測值的最高值,點位位于呂城鎮河園里自然村附近處,總磷濃度0.336 mg/L(超標0.68倍),76號點位位于呂城鎮清水潭斷面附近處,總磷濃度0.334 mg/L(超標0.67倍),85號點位位于呂城集鎮附近處,氨氮濃度0.263 mg/L(超標0.32倍)。
京杭運河鎮江段河道密布,河道間互通互聯,交織成網。鎮江段水環境功能定位以工業用水為主,部分流域功能以景觀為主。目前尚有很多企業污水處理排口直接設置在運河上,京港河有兩個斷面,王家橋是入境丹陽斷面,呂城是出境丹陽斷面,據調查,王家橋斷面上游沿岸直排的工業企業有10多家,氨氮排放量約為20 t/a[2];并且,沿岸城鎮較為集中,人口密集,生活污水也大量排入運河中,大運河沿岸有工業、生活、農業排水口100多個,同時還存在垃圾固廢堆放、碼頭等,這些都導致了運河水質波動,而且治理難度很大。
為確保京杭運河及主要支流水體水質穩定達標,建議如下。
(1)建立聯防共治機制。丹陽市政府與鎮江市丹徒區政府召開聯席會議,雙方進行溝通,形成聯動機制,兩市(區)共同治水的格局,確保河道水質達標。
(2)嚴格執法并重,注重長效。以京杭運河沿河周邊工業企業、畜禽養殖場為重點,對超標排放、不正常使用污染物處理設施和采取逃避監管方式違法排污等行為從嚴從重執法。對沿河涉水企業加強執法,特別是在休息日、夜間、雨天等特殊時段、關鍵節點,進一步強化查處力度、密度[3]。
(3)源頭控制,截污治污。鑒于丹陽城區段中心河上游來水、呂城及訪仙鎮境內永豐河、竇莊新河等周邊水系上游來水水質均屬于劣Ⅴ類,已存在嚴重環境隱患,給京杭運河斷面達標帶來巨大壓力,建議對匯入京杭運河的超標水體河道開展綜合整治及水質生態治理,確保上游來水的水質較好,從而不對京杭運河水質造成影響。
(4)加快污水管網工程建設。城鎮居民區沿運河兩岸密集分布,城區管網建設還未完善,存在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中河內的現象,最終匯入到運河,影響運河水質,需加快污水管網工程建設,確保京杭運河沿河區域所有污水納管處理。
(5)實施船舶污染治理。對全市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違規經營碼頭實施專項整治。加強通航管理,確保河道內合規碼頭、船舶規范作業。根據河道實際通航情況,采取水上移動收集或在沿岸碼頭集中收集的方式建設船舶、港口污染物的接收設施,并規范處置。
(6)控制農業面源污染。考慮到沿河區域農業面源化肥、農藥流失對水體的污染是一個重要因素,建議農委對沿河農田要強化測土配方工作,確實做好化肥農藥的減施工程,分析各類農作物的污染狀況,制定合理消減農田面源污染的方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入河量。
(7)加強水質監測。市環保局按照既定工作方案,認真開展水質例行監測及水質調查監測等工作,嚴密監控京杭運河及其周邊河道水質,真正發揮了環境監測引領環境管理的作用。
(8)加強法制建設和執法力度。 認真貫徹《水法》和《水污染治理法》, 對沿河企業實施單項污染物排放總量限制, 加強對主要污染源治理和主要污染物質的控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