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杰,鐘 玥
(安徽工業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徽 馬鞍山 243000 )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兒童病房的主體空間設計與標準成人病房并無大的區別,涉及兒童病房的總體空間設計方面的研究數量較少。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我國三四線城市兒童醫院。調查發現,兒童醫院的病房設計對于兒童的特殊性以及不同于成人的需求考慮甚少。在兒童病房中存在的問題很多都與不重視兒童的人體工程學有著一定的關系[1~3],本文將以6~14歲的兒童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從人因的角度著手設計符合該年齡段兒童心理、生理、行為等方面的病房。同時,患兒在住院期間,陪護的家屬也是病房頻繁使用者之一,對病房的環境、設施等也有著不盡相同的要求。另外,合理的病房設計可以為醫護人員提供良好的診斷環境,也能間接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文對兒童病房的設計也將考慮到家屬和醫護人員的需要。
該病房原型為室內長為8 m,寬為5 m,高為2.8 m,四角均為直角的無陽臺長方形病房(圖1)。病房內分割為兩個主要區域,即病房主體和衛生間。衛生間的位置位于內側墻邊,緊鄰病房大門。
病房主體空間為除衛生間之外的其他所有空間(無陽臺設計)。病房主體空間又可分為休息區、通道區兩區域。
休息區域的主要配置為兩張病床、兩個床頭柜,家屬陪護使用的陪護椅子和用于隔開病床空間的布簾。靠窗的病床距離外墻面為600 mm,在不至于過度浪費病房空間的前提下,消除患兒因病房空間狹小可能產生的局促不安之感,且600 mm的空間大小可容患兒從左側下床走動。兩病床間隔為1685 mm,分為外床使用的1285 mm及內床使用的400 mm。兩空間使用布簾實行軟性隔斷(圖2)。隔斷后的兩床空間數據基本相同,床頭柜一側占用1285 mm,另一側占用400 mm或600 mm。此設計,考慮到某一些行動障礙病人必須由病床的左側或右側下床坐上輪椅,滿足了輪椅的回轉直徑;其次,此空間可容下陪護椅展開,作為簡易躺椅使用;最后,醫護人員使用推車進入休息空間時,小車和病床之間留下了可供醫護人員使用的通道。

注:圖中數字單位為mm

圖2 病房中可用的分割布簾設計
通行區域是除了休息區和柜子以外的病房主體空間,病床區域對應的通行空間寬度為2835 mm,衛生間和儲藏柜區域對應的通行空間寬度為2085 mm,都可以保證通行區域日常通行及病床的轉運工作。
病房地板選用PVC塑料建材,有一定的彈性,硬度低于傳統地磚,更易保護患兒。墻面分上下兩部分,考慮14歲兒童的平均身高后,由地板標準線到1400 mm高度處鋪設內填泡沫等軟性材料的15 mm薄隔墻,以免兒童在跑動玩樂過程中撞到墻壁產生傷害;1400 mm高度直到房頂,使用乳膠漆噴涂,以節省成本。
為滿足不同年齡段患兒需要,設計一種以我國DYC系列病床為原型的改進型病床。該改進型病床的長度設置參考國標GB/T26158-2010《中國未成年人人體尺寸》中滿足95%人群身高的數據(表1)[4]。具體分為兩檔,短檔為1500 mm,適合4~10歲兒童使用,長檔為2150 mm,適合11歲以上兒童使用。

表1 GB/T26158-2010《中國未成年人人體尺寸》部分數據
高度也采用兩檔,低檔設為300 mm,適合患兒上下床。高檔設為500 mm,方便醫護人員進行日常的檢查等工作。病床的可傾斜角度與原型相同,為80°±5°(圖3)。安全性方面,除在邊角使用圓潤過渡外,病床的支柱均使用一層橡膠包裹,防止患兒磕到引起傷害。支撐腳部分設置帶鎖萬向輪,方便病床的轉運與固定[5~7]。
床頭柜選擇500 mm高度的成品,床頭柜的柜頂面積為450 mm×400 mm,上層抽屜下層開放式設計。投入使用前需要進行邊角等尖銳處的打磨修整,以避免產生意外傷害。在床頭柜左側附有200 mm寬,400 mm長,200 mm高的水瓶底座,可以放置兩個最大直徑不超過185 mm的熱水瓶(圖4)。陪護椅使用市面常見的可折疊長椅,寬度一般在600~650 mm之間,休息空間內完全滿足折疊椅拉伸時使用。
為排解患兒住院期間產生的不良情緒,病房內配置了一臺46吋(即長約1020 mm,寬約為570 mm)的壁掛電視。電視高度設計依據GB/T26158-2010《中國未成年人人體尺寸》中人體數據。以1400 mm為底邊進行安裝,在背后支架處設置可變角,方便電視調整高度及角度,讓患兒以舒服的姿勢觀看。電視的安裝中心線為兩床之間的中心線,保證兩邊病床的患兒觀看角度相同。電源線則在墻內布線,以防患兒因好奇拉扯引起危險。病房中常見的病床監測及緊急呼叫裝置設置在病床斜上方靠陪護區的墻壁處,在保證患兒不會誤觸的同時方便家長呼叫醫護人員[8]。此外,病房中使用帶保護蓋的排插,設置在病床監測與緊急呼叫裝置同一高度。

注:單位為mm

注:單位為mm
病房的門采用子母門。病床寬度為950 mm,一般情況下病床豎直通過房門時主門應有足夠寬度,不至于動用副門。由此,主門的寬度設計為1100 mm,副門的寬度設計為300 mm,滿足了病床的轉運的需求。
入口處的儲藏柜長度為3100 mm,深度為700 mm,柜子由地面向上延伸到2400 mm處。儲藏柜分為左右對稱的兩個柜子,分別由兩床患兒和家屬使用。柜子分為上中下三層,中層空間最大,下層抽屜次之,上層空間最小。柜子的中層使用推拉門,并在內部進行了二次分隔。以左右柜門為基礎分隔,右側為衣物懸掛處,無硬性隔斷。左側分為三個空間,右上800 mm,右下400 mm,最左200 mm寬的細長空間用于可折疊陪護椅的存放(圖5)。

注:單位為mm
藥品儲藏柜位于衛生間外墻拐角處,距地面800 mm,底面為400 mm×400 mm的扇形,共三層,每層高度300 mm。底層為應急藥品儲藏柜,使用單獨的柜門,醫護人員與家長共同保有鑰匙,方便應急藥品的及時使用。其他兩層分別存放病房中兩床患兒常用藥,共同使用另一扇柜門,鑰匙由醫護人員保管,防止患兒及家長誤用。
衛生間的內部布局方面,洗臉臺、坐便器可視作一個整體空間,淋浴間可視作另一個整體空間。衛生間的洗臉臺正對門,坐便器則在門左手處。衛生間內經常用水,濕度大,采用磨砂防水瓷磚,在防水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防滑作用。衛生間采用復合材料吊頂,內裝防霧燈、換氣扇、暖風機等常用設備,保證衛生間的正常使用功能[9]。
衛生間的門為推拉式設計,使用方便,且不會占用衛生間內部和主體病房的空間。推拉門的寬度為800 mm,可容輪椅等輔助設備進入。
洗手臺高度依據立姿肘高數據,由于未成年人人體尺寸中無立姿肘高數據,故使用計算式:肘高=肩高-上臂長,可得出肘高數據。由表2可知,最低肘高為576 mm。然而使用576 mm對于高年齡段患兒及陪護人員來說高度較矮,不宜使用,故適當提高至760 mm。此外,需要對洗手臺的邊角進行安全性改造,將尖角、直角磨平,或使用橡膠包裹,以減少患兒受傷幾率。坐便器使用700 mm×400 mm的標準坐便器。年齡小的患者如廁一般有家長陪同,過低的坐便器高度對高齡患兒及家長不友好,故坐便器高度使用最常見的400 mm坐高[10]。 在坐便器的一側可設置附加扶手,方便腿腳行動不便的患兒坐下及起身。
淋浴室采用塑料浴簾軟隔離,方便需要輔助工具行動的患兒使用。浴簾收起后的橫梁可用于晾曬衣物。淋浴室的寬度為1200 mm,長度與衛生間的寬度相同,為2150 mm(未考慮墻體厚度)。淋浴室內凹處可以設計多層置物架,方便放置隨身換洗衣物或肥皂盒等。

表2 GB/T26158-2010《中國未成年人人體尺寸》部分數據 mm
淋浴空間位于置物架的正對面,設置淋浴噴頭、地漏等設施。在鋪設地磚時,應向地漏方向輕微傾斜,方便洗浴時衛生間的正常下水。為防止淋浴時滑到,側墻設置高度為750 mm的長扶手供抓扶,同時,還可選擇性的使用防滑墊。淋浴裝置方面可選擇防燙組合淋浴器,即包括手持式花灑和大頂噴,既照顧到患兒又考慮到陪同的家長。
本文在對目前兒童病房現狀多方面調研的基礎上,以符合兒童特點為主體,兼顧了家長、醫護人員的需求,對病房進行了再設計,以期可以讓患兒得到更佳的住院體驗。本文還存在設計不夠全面的問題,除了空間利用、設施布局及家具的研究,此外還可以從照明、色彩、裝飾等多方面分析探討,從而為兒童病房設計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可行的建議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