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廣榮 哈爾濱師范大學
人本主義其核心為人本主義精神,本質是以人為本。在人本主義視角下,運動員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不再局限于運動成績,他更渴望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運動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但是現在有很多運動隊只注重了運動隊的成績,而沒有以人本主義為指導去綜合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最終導致運動員達不到理想的成績。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恰巧可以從心理學方面來解決這一問題。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要求底部需求要穩,要達到需求的最高層次其下層的需求是不能缺失的,這樣才能達到自我實現。在運動訓練中表現出來就是想讓運動員達到運動訓練的目標,其生理、安全、社交及尊重都必須得到滿足。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動機理論》一書中提到了人的層次需求理論,并在1954年對這個理論作了進一步的完善,成為今天我們所見到的金字塔式的馬斯洛需求理論[1]。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主要分為五個層次即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以及高層次的尊重需求和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因為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止境的。這五個層次的需求簡潔的概括了人由一開始需要食物和水的需求達到實現自我價值所需要經歷的幾個層次。人的需求是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后,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人們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2]。
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中,生理需求位于需求金字塔的最底端,是人們維系生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條件,主要包括呼吸、食物、水和睡眠。讓運動員取得理想成績,生理需求是必須得到滿足的。但是有些體育項目比如健美、跆拳道等以重量級區分的運動項目,為了達到某一重量級,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績,賽前需要對食物和水等方面進行嚴格的控制。有一些運動員在賽前一周左右,對糖的攝入達到極低水平導致運動員產生低血糖,有些運動員甚至直接暈倒在訓練場地。
當最低層次的生理需求滿足后,高一層的安全需求就會對運動員產生一個激勵和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在國際級賽事還是在一些基礎的比賽中,都會強調安全第一的競賽原則,運動員取得最佳成績也得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曾經在三從一大即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堅持大運動量的科學訓練原則指導下雖然出了很多的體育人才,但同時在一些的業余體校只注重了大的運動量根本沒有考慮到科學的訓練造成了很多的運動員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早早的退役。除此之外,興奮劑問題依舊是當今體育界的一大熱點話題,服用興奮劑不僅違背了體育道德,同時也對自身產生巨大的危害比如會使自己對藥物產生一種依賴,更為嚴重的是還會對自己的器官造成嚴重的危害。若運動員的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那就更不要談及自我實現。
社交需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愛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歸屬的需要。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愛和歸屬的需要,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感覺到自己不是在孤軍奮斗,而是背后有很多的支持自己的人,這樣他才有一個動機激勵著自己去完成下一階段的需求。在運動訓練中,運動員也是如此,不過他們需要經過系統訓練,這種訓練會占用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這就使得他們與普通人相比少了很多與他人溝通的機會,這樣有時會使他們感覺到自己缺少愛和歸屬感,導致訓練動機的下降。最主要的問題是出在歸屬層面的需求問題,這就涉及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即運動員退役歸屬的問題。現實中的很多例子都迫使他們去思考退役之后歸屬的問題,例如曾在舉重方面取得奧運金牌并在全國各大賽事中囊獲九塊金牌的運動員鄒春蘭,由于退役之后沒有了工作,過去自己一直參加運動訓練也沒有受到太多的文化知識而自己有的只是一身力氣,最后只能在澡堂做起了搓澡工;另一個就是在2001年北京大學生運動會體操項目的金牌得主張尚武,12 歲就入選了國家隊,他的體操水平在國內算是頂級水平,但是也由于退役之后的歸屬問題只能流落街頭靠賣藝為生。由于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非常的嚴峻,很多運動員的再就業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這就使得當前部分運動員考慮退役后的就業問題,導致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運動訓練中。
當低層次的需求被充分滿足之后,高層次的尊重需求也就成了他們所渴望的,成為激勵他們的下一個動機。在運動訓練中,運動員在經歷了系統的訓練之后,他所渴望得到的有時僅僅是教練員的一個肯定,教練員的這個肯定首先是對運動員技術水平的認可,其次就是可以更好的激勵運動員往更進一步的方向發展。倘如運動員已經竭盡全力但未取得理想的成績,這時教練員要做的不是批評運動員而應該是有針對性地指出運動員在那一部分出現了錯誤,并給予糾正,促使運動員朝著正向發展。相反在測試或是在比賽中運動員沒有取得好的成績,有一些教練甚至打罵運動員更不要談及尊重,這就使得運動員在這一階段的需求沒有被打實,最終運動員的成績沒有得到突破,也會使運動員的心理受到一定的打擊,這樣的做法往往會背道而行。
較低層次的需求被滿足之后,就開始了最高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就是一個人努力的成為他能變成的樣子,即成為你自己[3]。自我實現,即發揮了自己的潛能,達到自己人生的新高度。在運動訓練中,當運動員到達這一層次,也是經歷了層層的篩選,刻苦的訓練,將自己所學的技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所激勵他的就是發揮自己的潛能來取得最佳成績,為運動隊和國家爭光。但是,在這個階段,有些運動員會對自己的技術水平盲目的自信,認為自己的技術已經到達頂峰,就過多的參加各種比賽來打破自己的記錄或者輕視別的參賽選手最終導致比賽失利。
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在實際運動訓練中的應用主要是使運動員產生一個動機激勵,鼓勵運動員努力的朝著下一個階段前進。在一些重量級的項目上,更多的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去達到某一重量級。比如,在距離比賽還有較長時間可以采取增加科學的體育鍛煉,利用運動的方法來減少身體中的體脂成分或者是體脂的消耗遠大于肌肉的消耗(過度的體育鍛煉,雖然可以減少體脂,但是由于供能物質的短缺,只能由消耗蛋白質來供能,所以肌肉也有所消耗)。運動員在臨賽前幾天體重仍未達到參賽體重級別要求時,采用適度限制飲食、飲水結合發汗失水可導致體內能量和水的快速負平衡從而能更快速減體重[4]。
在安全方面,首先在食品安全方面,根據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則》采取分段監督的方法來對運動員的食品安全進行監督。其次在運動安全這一方面,科學的訓練是保證安全的前提,只有按照科學的訓練方法才能使運動員減少運動損傷,進而使運動員的安全有所保證。另外在訓練或者比賽中要盡可能的安排一支醫療隊伍或者是隊醫,來保證運動員在運動訓練或者比賽中的安全。最后對運動員定期進行體檢,也能在較大程度上滿足運動員的安全需求。
在社交需求方面,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運動員進高校成為一大熱點比如蘇炳添兼職暨南大學副教授,鄧亞萍兼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等,更多的是繼續留在運動隊出任教練員一職。當前我國應加強解決對優秀運動員的再就業問題,尤其是那些在一些大賽中獲得名次的運動員。這樣的話一方面可以激勵一些運動員的奮斗意識往更高的水平發展,更好的推動我國競技運動的發展;另一方面就是可以促進高水平運動員不再考慮退役后的問題,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運動訓練中,更好的為運動隊為國家做貢獻。
尊重層次,這一層次所強調的并不是單方面的尊重,而是教練員與運動員二者之間的相互尊重。當運動員對教練員的信任和尊重每增加10%,教練員在實施訓練計劃并保證訓練水平提升方面就會增加2%[5]。針對如何滿足運動員的尊重需求,平時可以做一些集體活動,增進教練與運動員之間的感情,比如可以通過一些經常性的總結和座談會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進而實現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的意思也可理解為實現自我的價值或者是創造自我的價值,各個階層,各個階段的人自我實現的方式都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首先是實現了自我價值,然后有了一種超越自我的能力。在運動訓練中,運動員的自我實現不單單包括運動成績,更為關注的是運動員成長的需要,以及自我價值、目標的實現[6]。在自我實現的這個階段應該讓運動員適當參加一些比賽,不斷突破自我。在達到自己最好成績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
要想使運動員達到需求層次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其下屬的四個層次必須足夠的堅實和穩定,才能達到自我的最優水平。在運動訓練中,要達到訓練目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訓練思想,加之以科學的訓練方法,把人文主義思想貫穿在運動訓練中,解決好各個層次運動員所遇到的尖銳問題,使運動員逐級完成層次金字塔的各個階段,登上金字塔的頂端,實現自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