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師范學院
田徑運動是人類長期勞動生產實踐發展起來的一項運動,是由走、跑、跳躍、投擲等運動項目以及部分項目構成的全能運動項目的總稱。自從1896年希臘雅典舉辦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后,走、跑、跳躍、投擲等12 個項目列為奧運會的主要項目,標志著現代田徑運動會體系的建立。田徑運動是其他運動的基礎,反映了各項體育運動的內在聯系,有助于發展人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由于田徑體育運動項目多,對鍛煉的場地、設備和運動器材要求比較簡單,訓練過程中不受時間、地點、場地和季節等限制。因此,成為各項體育運動發展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基礎訓練[1]。在實際訓練過程中,由于運動員準備不充分、訓練方法不科學、缺乏運動安全意識等因素,導致韌帶拉傷、肌肉損傷、扭傷等現象,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正常訓練和比賽。因此,在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必須重視運動損傷,做好充分的訓練準備,并及時處理運動損傷,降低運動損傷對自身的影響。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我國實現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方向轉變,預計2035年體育鍛煉人數超過45%。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越來越多,投身體育運動項目的人也越來越多。田徑運動項目比較多,不同的項目對運動員的要求不同,由于每一個訓練者的個體差異,在訓練過程中,可能存在超重負荷訓練的情況。為了在田徑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一些教練讓運動員超負荷訓練,每天訓練時間超過十幾個小時,從而導致運動員損傷[2]。同時,在訓練過程中,不同運動項目對動作規范化和標準不同,在訓練過程中,一些運動員由于長時間訓練,在訓練過程中,不注重正確的姿勢,從而增加了身體組織和人體器官的負擔,造成運動損傷。
熱身運動是田徑運動訓練的前提和基礎,在身體運動前,通過簡單的動作,讓身體循序漸漸接受鍛煉的強度,增強身體血流量,加快氧氣的擴散,讓身體更好的適應運動環境,從而讓身體各項機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水平,改善身體的柔軟度,為身心為高強度運動訓練做好相關準備,讓身體可以快速投入到訓練環節,減少身體運動過程中的損傷[3]。因此,在田徑運動訓練前,需要在運動前進行充分的熱身,調節訓練者的身心狀態,讓他們更好地投入到運動過程中。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在田徑運動前,一些訓練者沒有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就投入到訓練中,從而導致足底筋膜炎、肌肉撕裂,在身體肌群沒有適應訓練強度的時候,可能促使身體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同時,由于熱身運動可以提高身體肌肉問題,加快氧氣擴散,為肌肉提供更多的氧氣,提升運動效果,一些訓練者在運動過程中,存在過度熱身問題。一般來說熱身運動應該是整個運動時間的10-20%之間,如果進行1 小時的長跑訓練,則需要熱身時間為6-12 分鐘。如果熱身時間達到15 分鐘,則屬于過度熱身。在夏季如果過度熱身,可能導致直腸溫度過快升高,從而影響到運動能力[4]。根據實踐表明,直腸溫度升高2℃,則可以達到熱身效果。
運動安全關系到訓練者的身心健康,在田徑訓練過程中,運動員或者教練不重視運動損傷,覺得運動損傷是運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甚至一些教練將運動員帶傷訓練與頑強拼搏、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體育精神聯系在一起,在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不重視運動員的損傷,讓運動員帶傷訓練,從而進一步加重運動員的損傷。部分運動員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出現運動損傷后,沒有及時處理,依然堅持訓練,從而進一步加劇運動損傷[5]。在世界體育競技比賽過程中,因身體損傷無法參加比賽的情況比比皆是,甚至導致運動員提前結束運動生涯。亞洲飛人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110 米跨欄打破世界紀錄,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球兩次因為腳跟腱受傷退賽。
由于每一個人的身體體質、運動技能、心理素質等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訓練過程中,教練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訓練,而是根據每一個訓練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和方法。在訓練過程中,教練要做好田徑運動項目正確的動作示范,讓每一個訓練者掌握規范的動作,避免訓練過程中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以短跑為例,短跑作為田徑運動的其中一項,要求訓練者在規定速度,在田徑跑道上完成規定的距離,并以最先跑完全程者獲勝。短跑是一種極限運動,可以最大限度發揮人的速度潛力。在訓練過程中,必須讓訓練者掌握正確的起跑方式、加速跑方式和終點跑技術,讓訓練者在最快的速度完成跑步距離。以起跑技術為例,在起跑的時候,運動員雙手撐地,放在起跑線后沿位置,兩臂伸直,肩和起跑線保持平行,四指并攏,頸部自然放松,聽到起跑槍聲,雙手迅速離開地面,兩腳蹬地,讓身體向前方運動。途中跑的時候,要擺動腿的膝關節,迅速有力向前上方擺動,在腿的支撐下,伸展髖關節、膝關節,蹬離地面。只有掌握規范的動作和技術要領,才能避免運動損傷。在訓練初期,必須要求運動員掌握正確的跑、跳、投擲等動作要領[6]。初學者,首先必須在教練指導下進行訓練,直到他們完全掌握正確的動作。其次,在制定田徑運動訓練計劃時,教練必須采用勞逸結合、有氧/無氧結合的方式,不僅要加強力量核心訓練,也要提高耐力訓練。同時在訓練過程中,教練還要根據運動時間和運動負荷,調整運動時間,這樣才能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
由于每一個人的年齡、競技水平、身體體質、季節和溫度的差異,熱身運動時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熱身過程中,必須結合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制定熱身活動的時間。一般來說,只要熱身到身體微微出汗即可,或者用心跳次數作為熱身運動時間的標準,一旦熱身運動時的心率達到最大運動心率的60%即可以停止熱身活動。田徑運動準備活動必須與訓練內容密切相關,在訓練過程中,必須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田徑運動項目訓練前,必須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必須做好上肢、下肢、體側、體轉、跳躍等熱身動作,將身體各個關節打開。熱身活動必須結合到每一個訓練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熱身方式,按照循序漸漸的方式,逐漸提高熱身強度,避免熱身過度[7]。尤其在寒冷季節,由于外部環境的刺激,身體的肌肉和韌帶彈性降低,全身關節的靈活度比夏天低。必須循序漸漸的熱身,讓身體從靜止狀態逐漸進入到興奮狀態,為訓練做好相關準備。熱身活動可以選擇與田徑運動項目相關的活動,比如跨欄、投擲等運動項目,可以做壓腿、轉體、壓腰等活動,將身體的關節、韌帶、肌肉打開,在進行慢跑,打開身體機能,促進身體血流速度,滿足運動的供氧。
田徑運動安全意識對降低運動損傷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運動員養成健康訓練的理念,降低運動損傷。在田徑訓練過程中,教練必須將運動安全意識貫徹到訓練的各個環節和運動員的生活日常,提高全體運動員的安全保護意識。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出現關節損傷、肌肉損傷、跟腱受傷等情況,必須在現場處理,現場不能處理的,及時就醫,確保運動損傷得到有效的處理。其次,在訓練前,還要對訓練現場的場地和設施器材進行檢查,如果訓練器材出現問題,需要立即進行維修,無法維修的要及時報廢,以免因為器材問題導致運動員身體損傷[8]。同時,針對運動員膝蓋、腳踝、手肘等容易受傷的位置,可以佩戴安全防護工具,減少運動損傷。在訓練過程中,如果出現運動損傷,要立即停止訓練,避免進一步家中損傷。此外,做好田徑訓練的身體恢復,身體恢復是身體訓練重要組成部分,是決定訓練成效的基本因素之一。通過恢復訓練,可以讓身體機能得到恢復,讓運動員的身體得到放松,身體器官和關節從緊張的運動狀態恢復到靜止狀態,為下一階段的訓練做好充分的準備。
田徑運動作為現代體育主要的項目之一,在體育競技、休閑體育和體育鍛煉占有重要位置。在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首先必須充分熱身,并做好全身肌肉的拉伸,打開身體關節,為后續的訓練做好準備。教練選擇合適的訓練方式和訓練內容,避免運動員超負荷訓練,避免運動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