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神木市第一小學 折 磊
縱觀國內現狀,健身行業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而足球最為一項團隊運動,不僅能夠鍛煉身體,其競爭性的比賽機制還能使參與者感受到緊迫感,獲得最大的成就感,從而提升幸福感。正因為如此,足球已經成為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追捧的運動形式之一。健康的身體勝過一切的觀念,應該從小學就開始培養,但小學生在剛接觸足球運動時難免會力不從心,因此教師應將協調性的訓練放到第一位,幫助小學生掌控自己的肢體,訓練自己的技能,從而取得較好的運動效果。
足球的歷史源遠流長,據相關資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足球運動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歷經數千年發展,足球的規則雖然幾經變換,但換湯不換藥,足球的形式還是沒有改變,依然受到人們的追捧。就現如今而言,足球不再只停留于一種鍛煉身體的運動形式,已經上升到了國際,成為獲取殊榮的一種方式。因此,我國開始逐漸重視培養專業足球運動員,在教育中滲透足球教學,這在提倡全民運動增強體質的同時也為國家爭一份榮譽。但從社會現狀來看,兒童以及青少年對足球的喜愛絲毫不亞于成年人,因此,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足球課程,是符合其運動需求的,所產生的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
就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一方面,他們剛好處于人生的兒童時期,可塑性是非常強的,若在此階段對其進行專業性的訓練,使他們對足球產生積極性,那么筑建我國足球事業輝煌將指日可待。另一方面,社會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在意不能使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足球運動有助于補足學生運動素質的貧乏,因此足球訓練課程的開設也是順應時代要求的體現。讓學生徜徉于足球訓練的海洋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抵抗力,還能夠挖掘學生的足球潛力,給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同時,足球訓練除了能考驗體力外,還能考驗學生的意志力和精神力,能夠使學生在充分參與足球訓練的過程中磨煉自身的品性,培養團隊意識,這對學生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也是大有裨益的。
協調性是人們進行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換句話來說,如果人們不具備這種能力,那么就無法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控制,難以達到理想中的效果。個人的協調性是和身體發育的先天因素有關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后天的努力沒有效果。經相關調查研究顯示,有很多人都經過后天的練習改變了先天的缺陷,比如古雅典民主派政治家德摩斯梯尼,為了使自己講話的發音更準確,他每天都會把小石子含在嘴里,站在海邊進行朗讀,經過日復一日的堅持,最終成為古雅典最雄辯的演說家。反觀足球訓練,該項訓練的活動量很大,為了保證該項訓練的順利進行,學生不僅必須擁有協調自己肢體肌肉的能力,還必須將心理狀態跟隨運動狀態進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適時地感受自身的精力狀態,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從而提高足球訓練的效率。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凸顯出協調性練習在足球訓練中是不可或缺的。
足球運動一般都是在具有足球網的長方形場地進行,在實際的比賽中分屬成兩隊,進球則得分,看似簡單的運動規則,卻蘊含著足球運動深刻的內涵。作為團體作戰的運動,參與者首先要擁有強烈的集體意識,只有將自己融入隊伍中,才能和其他隊員打好配合,共同將球踢入對方的足球網,在分數上壓倒對立方,贏得最終的勝利。其次,足球運動是體力、技巧、反應力的多重體現,要實現取勝的目標,單有團隊意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掌握靈活的技巧,敏捷的反應力,以便從對方的腳下搶過足球,將自己變成優勢方。
足球這項運動對參與者自身的素質要求較高,參與者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靈敏的反應力,還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以免出現意外,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傷害。足球運動有自己獨特的規則,在這個規則下,根據雙方隊員的實際情況,策劃詳密的戰術,才是壓倒對方的關鍵。在具體的教學中,技巧、戰術等相關訓練內容都是課堂的重點,教師都給予了極高的關注度。也正因為內容如此之多,小學生很難使自己的注意力始終保持集中狀態,課堂的效果有限。從現狀出發,教師要認識到協調性練習的重要作用,將其應用于課堂,使課堂內容變得多姿多彩,進而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提升足球運動對學生的吸引力。
無論任何學科的學習,教師總是居于領導地位,在協調性練習中教師的引領地位也不可撼動。前文提到,協調性雖然與先天因素有關,但是可以通過后天練習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能力的培養都有一個黃金階段,而協調性練習也有一個最佳年齡階段。要想提升協調性練習的效率,教師就必須改變頭腦中舊式的理念,意識到協調性練習對足球運動的積極作用,從思想上重視協調性練習。在具體的實踐中,教師應把握住學生進行協調性練習的最佳時期,根據學生的階段特點設計練習方案,促使學生在練習中得到身心滿足,并以此為階梯提高學生其他運動項目的能力。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相對來說沒那么重,多了幾分喘息的機會。再加上小學生處于人生發展階段的少年階段,進行實踐的動力比較強。因此,小學階段的體育課基本上取決于該學科的教師,只有體育教師才能夠決定每節課的運動內容、訓練強度等,學生只能服從安排。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決定著協調性練習的與否。正因為如此,教師要極大地利用職權帶來的便利,從課程安排上加大協調練習的比例,促使學生養成協調性的理念,為足球鍛煉提供源動力。
協調性練習需要一定的條件,包括運動器械、場地等。但從小學體育教學現狀來看,體育運動往往是被忽略的。一方面,教師認為小學生年齡尚小,一些運動器材操作起來的確有難度,不適合小學生使用。另一方面,教師認為運動器械存在一定的風險,小學生獨自使用會造成安全事故,而自己的精力又有限,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同學。綜合以上原因考慮,學校根本就不設置運動設備,故而缺乏硬件支撐。殊不知,運動設備能夠豐富協調性練習的形式,給學生帶來新的體驗。基于此,教師要盡力向學校申請,為協調性練習提供設備支持,促使學生在運動器械的使用中提升運動技巧。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協調性練習,論述了小學階段設置足球訓練課程的意義、協調性練習在小學足球訓練中的作用,以及提升協調性練習效率的策略,希望引起小學院校、體育教師的重視,為其改進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