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延安市實驗中學 吳 瓊
民間美術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精華。沒有民間美術這一部分,我們的美術教育就不完整。因此,中學美術教師應該重視、加強民間美術教育,促進青少年在輕松的氣氛中自覺地了解并熱愛民族文化,樹立民族自信,使民族文化能夠發揚光大。
中學美術教學引入民間美術資源是高頻詞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國做出的文化自信戰略,另一方面則是民間美術資源能夠豐富中學美術教案的資源,也有利于繼承和發展民間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民間美術進課堂是具備現實意義的。
其一,在中學引入民間美術資源,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本民族美術文化的認知,強化學生對民間傳統美術文化的保護意識,還有利于學生形成融合東西方美術文化的知識架構;對教學教研來講,也有利于構建弘揚民間美術文化的體系。其二,西方文化雖然帶來了文化創新,但也引發了一系列的文化沖擊。不管是市場上的培訓機構還是校園內的美術課堂,多以成果導向為主向學生傳遞著實用性知識,還在傳承和弘揚民間美術文化的路上扮演者攔路虎。面對諸如上述問題,將民間美術和文化引入美術教學,培養民間美術文化繼承者實在是十分必要的。其三,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所形成的美術文化不僅承載著歷史厚重感,還傳達著各地域的發展特色。如此豐富的民間美術資源,將之有效地引入中學美術教學中,對于加深學生對本地區、本民族的文化認同感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陜北美術是民間美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黃土高原的中心地帶,又是革命的老根據地的陜北,得天獨厚的地域條件和歷史文化孕育出一種不同尋常的邊塞文化。因此,將陜北民間美術文化融入美術課堂教學,能夠豐富美術文化。
在2011 年教育部出臺的美術課程標準曾明確指出,美術課堂教學一方面要受到規范,另一方面也要能夠適應不同經濟發展地區的實際情況。這就意味著,在各地區的美術教學在融合陜北民間美術文化中,可以根據自身的地域發展情況等因素綜合考量,因地制宜地施行適合的教學體制。
具體原則如下:從主體分類層面討論,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認識到陜北民間美術文化在中國傳統民間美術文化中的地位。美術研究者要對陜北民間美術文化的歷史和藝術進行系統化的解構。學生要立足于繼承者的角度,深入分析陜北民間美術文化在文化體系中的重要性,尤其要注意規避傳統民間美術文化等于老舊文化的意識思想。美術教育者則需要整合多方的信息和資源,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把陜北民間美術資源與中學美術課堂進行有效銜接。除了在室內研究陜北民間美術文化的圖樣和歷史,走出校園、走進民間也是制定中小學教案的重要舉措。這個民間就不僅僅是指圖書館、博物館等大眾文化展覽館。由于陜北地域面積廣,各村落間或形成不同的美術藝術,因此,校外考察需要教育工作者合理運用陜北的地方資源,走進田野進行實地走訪。這樣才能通過調研者的眼睛合理客觀地傳達給青少年,激發出學生對學習陜北民間美術文化的興趣。
陜北剪紙,是陜北人民經過祖祖輩輩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和信仰崇拜集合而成的民間文化財富,是承載著陜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的象征。在那個物質資源尤其不豐富的時代里,陜北人民通過形式多樣的剪紙圖案來表達內心的渴盼。換句話來說,正是由于這些剪紙都一一出自百姓勤勞的雙手,才使它們更加可愛和樸實。陜北剪紙的寄語豐富多樣。陜北人民在從事剪紙作業時擅于從大局入手,觀察事物的形態和微處特征,再用簡潔的手法剪出事物的大體輪廓。簡簡單單的大刀闊斧擺弄,竟然能夠形成形神兼具的剪紙,這不可謂是不神奇。同樣,我們也能夠從這些具備生動形象和藝術趣味的剪紙中看到陜北人民的勤勞智慧、樸實能干的形象。在陜北剪紙中,剪紙人也會刻意以夸張的手法突出展現事物形象。這就需要剪紙人仔細揣摩事物的方方面面,在心里對其有概括性的模樣,而后通過有意地改變事物形狀,將其夸張變形,體現出不同事物的特色作風。在完成上述主要部分以后,還需要把留白的部分通過各種花樣進行裝飾,以豐富整個作品。這一步最能體現出剪紙人的生活態度,以及他們對生活環境的情感展示。也因此,整個剪紙過程中似乎全是重點,都需要剪紙人細心對待。面對如此有意義卻又復雜的剪紙作業,如何將其融入中學美術課堂,是需要謹慎對待的任務。對此,筆者認為可以遵從前文的原則理論進行以下操作。
第一,準備充足的剪紙材料。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在課堂前準備好充足的所需物品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當前這個時代,隨著過往時代的疊加,剪紙的材料不再僅僅局限于紅紙和剪刀,越來越多的新材料也被用于剪紙過程中,比如樹葉、紡織布等。第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模仿是學習的第一步,教師應先讓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的剪紙手法進行學習。而后在臨摹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動態,及時給予學生引導建議。第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著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拓展。美術是集各大學科的精華,以形象的藝術手法展現出來的。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逆向思維,在面對直觀的圖樣時,回溯圖樣創作的歷史背景和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向著本質縱深探討,形成對圖樣、對陜北剪紙、對民間美術文化的獨一無二的認知。
如今保存下來的陜北民間美術,作為民間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藝術符號的豐富內涵有待研究。如何將陜北民間美術合理地應用于我國中小學民間美術教育中,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中學美術教育正可以發揮這一功能,在中學美術課程教學中應用陜北民間美術資源,是現代教育系統化的又一進步,也可以更好地研究和傳承陜北民間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