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黃永昌 余子義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武當山是我國久負盛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在明朝時期更是被尊稱為“皇室家廟”,而武當武術起源于武當山,是我國武術門派中的典型代表。元明時期武當山掌門人張三豐集畢生之所學,將武當武術進行整合,創立了與“少林派”南北呼應的“武當派”,成為我國武術文化發展中的重要瑰寶。
武當武術講究以道家哲學為指導,以養生為目的,以技擊為末學。首先,武當武術中蘊藏著道家的處事哲學,歷史淵源,結合現實的哲學思想解決了人生的生存困惑,并因此受到世人的廣泛認可。首先,武當武術遵循道家的防衛術利弊,注重保護自己的肉身和精神,并以此為思想孕育出了防衛術“武當拳法”,已被應用于道家教育中的每一個角落。其次,武當武術的發展,同中國養生學的形成密不可分,其不僅是中國道學思想的高度總結,更提出了“道論為本”的養生理念。在此基礎上,結合秦漢時代的“黃老之學”,徹底完善了將養生作為武當武術的修行目的。通過調節氣息、調節心性、調節身體,貫徹精、氣、神的和諧統一,從而達到完全合理的養生狀態。最后,武當武術中強調“以柔克剛、且柔且剛”的技術要點,認為“養生為本,技擊為末”,即斗武是武當武術中的末流意義。但隨著相關理念的不斷革新,這一思想逐漸改變為“養生與技擊合二為一”,即在養生的同時技擊,在技擊時又能夠進行養生[1]。
武當武術文化博大精深,作為幾千年歷史的載體,是無法僅憑語言講解清楚的。現代物質橫流的社會價值觀,導致人們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缺乏充分的認識,只是在憑空了解其在社會等方面的政治、經濟應用。人們在進行武當武術修行時,要感受武當武術中的肢體美感,人生精神,拒絕將金錢、權利作為衡量人生價值觀的唯一標準。可以通過訓誡等方式,如“三戒”“八戒”“十戒”等,幫助人們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思考,體會道門思想文化內涵。提倡“內修外行”的武當武術傳承規則,將養生與社會活動相結合,提升人們的人文情懷,構建創造性思維,對人生的發展有著啟迪意義。
繼張三豐后,武當武術有了新的突破,并根據不同朝代、掌門人,作出了不同的武術要領。簡單來說,就是從人體自身角度出發,將武當武術與身體養生融合,強調要點聯系生活,分析個人當前或未來可能在社會中遇到的問題及窘迫,采用實際感受的方法為人生發展方向提供思路。堅持深入訓誡中的諄諄教誨,對武當武術中的技術要領、道門思想、人生意義等核心理念進行深入研究,以求人們能夠體驗真實的和平社會環境,迸發更大的武術修身力量。正確領會道門理念,以修身為本,培養人們的創新精神和身體素質,引導人們學會創造,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
當下,許多人將“武當武術”與“格斗技術”混為一談,認為二者就是一種形式。其實,對于“武當武術”與“格斗技術”的定義介紹,早就有了明確規定。武當武術中,包含著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的精華,也是國家文化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武當武術能夠實現表演者的情緒表達,并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文化傳播,實現不同風格武術要點的對比鑒賞,強身健體,集使用、表演、觀賞于一身,武當武術的審美特征分析,能夠保證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更能夠將民族魅力展現出來。而格斗技術是人們在原始社會中,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及財產安全,久而久之訓練成的格斗技巧,它沒有花里胡哨的動作,講究短時間內給對手造成最高強度的物理性打擊。
然而,受到經濟社會的影響,現代武當武術往往與資本有關,常伴隨著商業性質,也就是所謂的商業化傳播。這導致武當武術在進行文化傳播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水平較低、缺乏民族意義的武當武術招式被創造出來。而普通人群不具備專業的武當武術認知能力,無法辨別不同武當武術招式的好壞層次,導致武當武術傳承應用效果不理想,偏離了武當武術的道家初衷。我國目前應用范圍最為廣泛的武當武術傳承方式,是通過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但在社會不但發展的作用下,武當武術傳承受到多方面的影響。相關人員要明白,武當武術傳承不是將武術招式原封不動地繼承下來,而是提煉招式中的內涵,分析其動作目的,結合民族武當武術中的審美性,豐富武術文化,傳承民族精神。
在現代化經濟的時代背景下,武當武術不僅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體育運動,更肩負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非常適合全民健身活動。武當武術的傳承是對全民健身的重要補充,應明白受眾的動機和需求,精心定位和策劃,在滿足人們身心健康的同時,推動武當山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在“強身健體”視角下的武當武術開發建設,應鼓勵將武當武術文化傳承與其它產業進行融合,實現多功能項目建設。在實際融合過程中,要推動武當武術走向國際市場,順應時代潮流發展,將武當武術與體育競賽相結合,幫助其融入世界體壇。
受制于交通環境條件,武當山景區道路崎嶇、狹窄,無法驅車直達,而合作的汽車公司大多定時定點進行游客接送,給游客出行時效性帶來極大的不便。此外,傳統武當武術經營模式,無法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武術傳承進行有效結合,阻礙了武當武術科學化傳承。所以,武當山當地政府應發揮指導作用,增加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出臺相應的減稅、減負政策,制定法律法規,成立武當武術專項補助基金、發展基金項目,保障武當武術的友好傳承。配套完備的交通運輸系統,與城鎮交通線路相結合,加大對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服務水平,例如,增設由城市直達武當山的公交線路,降低運輸成本。在不浪費土地資源且不破壞武當山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鼓勵以武當武術展覽為龍頭的經濟服務行業,在進行武當武術傳承的同時,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若想實現武當武術的長遠傳承,就必須挖掘其文化底蘊,打造特色化品牌項目。一直以來,閉塞的傳播條件是阻礙武當武術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托互聯網信息手段,通過網絡實行武當武術的積極傳播,制作以養生為主題的武當武術電視節目,打造一個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武術項目。要深入挖掘不同武術技巧的內涵,開發出人們喜聞樂見、以藝術表達形式出現的武當武術文化產品,將武術與歷史文化及個性化服務結合宣傳,強調武當武術的個人體驗。
良好的武當武術宣傳鋪墊不僅會提高人們的民族榮譽感,更會為城市帶來額外的經濟效益,利用武當武術自身傳播內容的多樣化,通過圖、文、影、音相結合的宣傳推廣模式,創建城市特色品牌武術節目。通過靈活多變的表現形式,進行武當武術傳承,主打競賽、民族體育等內容,避免陷人傳統文化傳播中的“盲從”模式,做好不同人群的武術愛好分析,制定相應的武術傳承項目。可以定期舉辦武術賽事,為武當人物制定個人訪談,通過身邊的典型案例,強化武當武術育人效果。也可以借助“抖音”等短視頻推廣平臺,通過這些強勢IP,幫助武當武術一夜爆紅,進而帶動武當武術文化傳承。
在武當武術表演項目中,以肢體為主題進行表演渲染是較為流行的一種包裝形式,主要是應用肢體對觀眾的視覺沖擊力。最開始是將肢體應用于武當武術的形體展示,利用不同肢體語言來表達不同的動作內涵。隨著武當武術文化的不斷發展,現代武當武術以肢體為主題,強調是對武當武術整體從表演的角度進行新的詮釋。以武當“太極拳”為例,該武術作品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強調強身健體、剛柔相濟、內外兼修。在表演環節,將表演者對于作品的理解,賦予相應的個性化太極拳內涵,完善整個武術表演的情感構成。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個武當武術表演項目,表演者的氣勢、技術要點、動作幅度等細節的不同,對于觀眾產生的效果及感受也不盡相同,如果不能實現表演者對于武當武術作品的情感宣泄,在其表演過程中,就不能表現出武當武術的實際內涵。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背景下,人們健身方式不斷變化,為傳統武術生存環境產生了巨大影響,對于“強身健體”這一理念有了新的定義。現代運動方式中,根據年齡階層的區別,主要包括健身房、球類運動、廣場舞等項目,若想實現武當武術傳承,就要吸引人們對其的愛好。不同藝術發展理念下的武當武術傳承,應突破人們傳統認知的表現動作,在從高層次的人體文化入手,構建出武術英雄色彩。創新是武當武術傳承的一種必然發展規律,也使其核心藝術魅力,在這個過程中,表演技巧和動作詮釋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系。只有在武當武術表演環節合理應用道家思想,提高觀眾的實際體驗,才能更好地展現武當武術藝術魅力。傳承者應做到全面把握武當武術的內涵,通過準確、細膩的表演技巧,靈活多變的肢體動作,切實提高武當武術的藝術境界。
在文化結構不斷變化的今天,武當武術不能只依靠傳統的方式去發展,應在滿足大眾審美的基礎上,強調彰顯武當武術的藝術魅力,真正發揮其強身健體的作用。武當武術傳承是個長期系統化項目,要結合與之相關的賽事活動,開發與武術相關的經濟效益發展模式,建立武當武術俱樂部,推動其普及推廣與經濟效益的多方面進步。積極探索武當武術中的養生、強身、健體理論基礎,融合競技武術模式,使其服務于人民,服務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