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 王岐富 長沙師范學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的消費觀念逐漸發生轉變,不再只是滿足衣食住行,逐漸開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農民作為弱勢群體,而黨和國家十分關注弱勢群體的發展,為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國家和社會積極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為農民的各項權益提供了保障。同時,為切實提升農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質量,許多城市開展農民體育生活,進而提升農民身體素質,構建精神文明建設。長沙縣有著2200 多年歷史文化,隸屬于湖南省長沙市,是我國18 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多次榮獲我國全國百強縣稱號。經濟發展的同時,長沙市政府機關對于農民體育生活越來越關注,為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體質和健康水平,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做出來一系列的工作。
長沙縣作為我國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是第一產業,農民人口眾多,為全面提升中華民族體質和身體健康水平,需要農民積極參與體育健身活動,強健體魄,實現全民健身。一方面,農民長期從事體力勞動,身體難免會有一些傷患,通過參加體育活動可以提升農民身體素質,同時釋放內心的壓力,有助身心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農民的文化素養較低,通過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可以了解體育項目文化,提升文化素養。并且隨著城鎮化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農民可以借助體育健身活動融入到城市生活中,為此,農民群眾要積極參與到體育健身中,強身健體的同時,快速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尤其是在當前新農村建設大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有了很大的改善,農民健康意識開始不斷提升,農民的體育健身需要感開始增強,所以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長沙縣政府管理部門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加強農村體育的發展。如:可以通過對縣、鎮、村進行分級管理,相關的體育局、文體站等機構要充分發揮其作用。鄉鎮各級政府要充分地云發揮自身的特長,建立為農民建設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場地與項目,例如乒乓球室、足球場等。
農民一般受教育程度較低,在文化素養方面難免會有所欠缺,所以,大多數的長沙縣農民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表現為缺乏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忙完一天的農活后,便回到家中便開始躺在床上休息,極少會有人主動參與的體育運動中。而且農民對于體育健身認識不夠,不少人片面的認為體育健身活動是有錢人的享樂行為,缺乏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再者,農民多是從事重勞力的工作,導致農民對于體育健身不感興趣,希望好好休息,而不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體育健身活動中。另外,農民在參與到健身活動中時,尤其運動技術水平較差,且鍛煉方法不科學,對于終身體育認識不夠。一個人如果對體育運動有著正確的認識,就會在溫飽之余,參與到體育健身活動中來,即使經濟和健身條件較差。此外,一些地區體育教育資源短缺,導致農民教育不能夠得到保障,而且農民中存在著落后和封建的思想,同樣制約了農民參與健身獲得發展。
經濟發展是體育事業壯大的基礎,一方面,良好的經濟條件能夠為體育事業壯大,提供豐富的健身設施和寬闊的健身場地。另一方面,農民收入的增加,將會帶動其消費觀念的改變,進而促進消費。農民體育健身活動直接受到自身的收入影響,如果農民收入較高,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就會有所提升,進而促進其消費水平的增加,改善農民的運動體驗,健全農民身心健康。目前,我國鄉鎮政府在體育公共事業經費投入方面支持力度較小,因此建設的運動場地和運動效果就較差,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針對體育事業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規,旨在提升人們身體素養。長沙縣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案,但是提出的要求和規定缺乏量化指標約束,導致目標不清晰,基礎部門在實施和考核方面難以落實,導致全面健身事業實施難度較大。另外,長沙縣的一些公務員收入水平較低,政府辦公人員也難以投入足夠的精力為國家體育事業作出貢獻。此外,長沙縣政府機關對于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重視程度遠高于體育健身事業,導致長沙縣農村體育發展不佳。
長沙縣有著悠久歷史,也有著其自身的傳統文化特色。在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雖然,本地區的體育健身活動有著一定的地域特色,也形成了特有的體育健身特色,但是農民在開展一些比較創新式的體育健身活動時會有所顧慮,不愿意參與其中,可見民族傳統文化也影響著人們健身方式與習慣。
體育健身活動的發展需要政府和國家給予一定的支撐,一方面加強體育健身活動的宣傳,將全民健身思想滲透到人民群眾中。農民由于文化素養較低,需要潛移默化的引導,通過宣傳體育健身活動的好處,調動起農民的參與熱情。另外,農民對于體育健身可能會存在一些誤解,片面的認為體育健身就是跑步等劇烈的體育項目,加強體育健身宣傳能夠科普一些實用的健身技巧和健身項目,使農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取適合自己的健身項目,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體育健身知識講座或者下鄉宣傳活動提高農村體育意識,加強農民對健身活動的重視,培養健康樂觀的精神狀態,有助于城鎮化發展進程的推進。
農民作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國家應制定相應的農民體育健身活動的政策,一方面,國家應從農民工作強度和工作時間方面進行規范,確保農民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體育健身活動中。另一方面,建立體育健身運動協會,為農民體育健身做好服務工作。體育建設運動協會可以招募一些志愿者,幫助和指導農民了解健身活動的好處,并且提供一些科學性的建議。此外,各地區的農民體育健身運動協會要充分利用現有健身資源,確保行使體育運動的權利。同時積極組織集體健身活動,定期和不定期的開展社團活動,調動起農民的參與熱情,確保農民持續開展健身運動,實現全民健身。
農民體育健身運動離不開運動場所和配套的健身設施。長沙縣有著許多的廣場和公園,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的體育活動,例如:學校健身場在學生放學后,就得不到有效利用,學校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向農民開放運動場所。針對這一情況,還需要政府機關制定鼓勵政策,向人民群眾開放健身活動場所,以滿足人們對于體育活動的需求。另外,政府部門還應對農民進行培訓和指導,提升其勞動技能,提高農民收入,只有農民收入高了,才能拉動農民的消費水平,進而會將部分資金用于體育健身活動中。此外,長沙縣各政府部門要積極開展送體育器材下鄉的活動,給予農民購買健身器材補貼等優惠政策,降低農民的體育健身費用的支出,激發農民的參與熱情。同時,鼓勵農村開設運動場所,給予其政策支撐,提供健身運動指導服務。
為提升農民身體素質,全面貫徹和落實全民健身,需要農民提升體育健康意識。由于農民文化素養較低,對于體育運動健身不夠了解,同時農民對于身體健康認識不夠充分,僅僅認為生老病死是人的發展規律,而忽略了人可以通過體育鍛煉延緩衰老,進而更好的服務社會和國家。另外,提升農民體育健身意識,還可以通過加強人員培訓工作,定期和不定期開展體育培訓,促進人與人的交流,進一步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此外,積極引導農民參與到健身活動中來,只有實踐過后才能明白健身活動的意義。
農民的文化素養較低,需要從根本上轉變農民的思想,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開展教育活動,學校作為教育活動的實施主體,不僅要結合健康課程標準開展體育教育,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培養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能力,還要積極創新體育教學方式和方法,將娛樂與體育運動相結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實現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學校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與本地區和其它地區的學校開展溝通交流活動,組織競技活動比賽,一方面發揮地方農村特色,舉辦傳統體育活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另一方面,通過比賽活動,向農民群眾進行宣傳和推廣,吸引更多人都參與到體育健身活動中來。
總之,隨著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長沙縣地區的人們也越來越追求科學健康的生活。一方面,我國政局穩定,人們生活安逸,在工作之余可以將精力投入到體育健身中來,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政府和相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為農民體育健身提供豐富的健身器材和寬廣的健身場所。此外,不斷健全農民體育健身機制,為農民的體育健身活動提供一些政策保障,貫徹和落實全民健身。